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

  • 齐鲁传统文化之军事著作《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相传是吴起所著,今存六篇,分上、下两卷。它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有关军事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后人将两者并称为“孙吴兵法”。《吴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吴起在强调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更重视政治教化。...

    理论教育 2024-09-20 0
  • 传统服饰结构与礼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在督脉、任脉的位置,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中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孙膑兵法:齐鲁传统文化探秘

    现存的《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各十五篇,共一万一千余字。孙膑主张用战争方式夺取胜利,但绝不是“乐兵好战”。孙膑强调赏罚治军。孙膑认为用兵最紧要的是“必攻不守”。这一战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孙膑兵法·擒庞涓》和《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高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隆中对策”,其“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理论教育 2024-09-20 0
  •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与审美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山水画中的“意境”说,可视《林泉高致》为其发端。在意境的构成上,涉及了“意”与“境”或“情”与“景”两个方面。物在山水画中这种境界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所代表的最高境界。...

    理论教育 2024-04-28 0
  • 《红楼梦》中华传统文化优秀

    晴雯服了药,至晚间又服了二和,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小说结构严密精巧,“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常常用“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写法,新鲜别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儒家对乐的基本认识-齐鲁传统文化

    首先,“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意为“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孔子爱“乐”、重“乐”。其次,“乐”注重有秩序的协调。再次,“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乐教化的重视和身体力行。...

    理论教育 2024-09-20 0
  • 传统文化与历史规律的分析介绍

    (四)传统文化与历史规律审美感受是一种和复杂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生理心理感受,带有普遍性、社会性品格的心理感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独有的一种愉悦性的情感体验。美感中的情感愉悦和精神享受使人们受到感染,从而教育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审美也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受历史规律的制约。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文化传统、历史...

    理论教育 2024-05-17 0
  • 全球共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遗产,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4]总的来说,保护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各民族的普遍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

    理论教育 2024-07-02 0
  • 中国传统文化:人格意义之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主要围绕人的道德品质、气质、能力、性格等而展开,志在塑造个人远离兽性,走向人的完善、至善,乃至达到圣人的层次。这句话指出了君夫人“慈爱而又温顺,为人善良谨慎”的美德,是其完美人格的体现。其次,他认为,“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传统文化中的和,不是表征事物性状的简单一致,而是在同与不同的辩证中把握人的...

    理论教育 2024-07-31 0
  • 传统文化与空间设计:设计读心

    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化所积累的博大而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也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佛教的宗派之一禅宗,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交融中形成的一种美学思想。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年轻设计师,需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了解,扎根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做出秉承传统,又有时代感的作品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在空间设计领域多...

    理论教育 2024-09-26 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仁爱精神

    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精神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齐鲁传统文化:山东快书的起源与发展

    1949年,在他录制《鲁达除霸》唱片时,正式将其定名为“山东快书”。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于是以《武松传》起家的山东快书应运而生。成熟后的山东快书逐渐形成省内和省外两支,省内一支由鲁西地区扩及全省,省外一支沿长江向东南发展。杨派被认为是山东快书正宗中的正宗,地方味十足,特色是俏皮和细腻。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

    理论教育 2024-09-20 0
  • 洛阳的优秀传统文化亮点,

    洛阳先后颁布7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规、编制6个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二是实施河洛文化资源保护工程。三是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二是加快建设文化地标。坚持“形神兼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彩制品、青铜器、牡丹瓷等“洛阳礼物”深受市场青睐。二是数字化恢复。...

    理论教育 2024-06-07 0
  • 清明节起源:中华传统文化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节气在时间和...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赏析《侠客行》

    侠客行唐·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末二句以...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孙子兵法》著作的军事齐鲁传统文化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全书十三篇,五千九百余字。《孙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孙武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自然条件在战争中的作用,并将“天”“地”和“道”“将”“法”等一起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在孙武看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军事上的虚实影响着作战的胜负。...

    理论教育 2024-09-20 0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发展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的这一人文传统还培养了中华民族重德性的人生价值观。在古人那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仁爱之习,有道德伦理的观念。而人的一生所应追求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能够坚持和践履以“仁义”为核心的君子之道。由此出发,在古人看来甚至自然物也有了“比德”的意义,如孔子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说。...

    理论教育 2024-04-28 0
  • 泉港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概况

    泉港民间传统文化分为民间音乐与戏剧两种。其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批泉港人因生活所迫赴台经商,或逃避国民党抽壮丁,或参加地下革命遭通缉追捕逃台避难,此间不乏泉港民间北管艺人带去北管文化。此处,还有泉港北管艺人以艺为生赴台传教北管。泉港北管不仅传到台湾,还风行日本琉球群岛。现泉港北管主要流行在山腰、峰尾和后龙部分地区。...

    理论教育 2024-05-31 0
  • 《墨子:公输防卫飞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墨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墨子·公输》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墨子在山东听说湖北人要攻打河南人,立即连夜起程,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的首都,制止了一场国际冲突。非攻是墨子的主张。但墨子的武器通常只卖给防守一方,而绝不卖给侵略者。墨子为此花了三年时间才做...

    理论教育 2024-08-23 0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存

    不少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及其物质文明是世界性的,是“发明”出来的;而人的价值、信仰、伦理、道德、制度、礼俗、艺术等是民族性的,是“创造”出来的。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与建设现代民族文化并不矛盾。传统文化不会消亡,现代化也不会终止。因此,离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文化创新和建设现代民族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理论教育 2024-07-02 0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