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传播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可是在印度,最有影响的宗教并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印度教徒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5%。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没有一个具体的创始人。婆罗门教是印度创立最早的宗教,印度教又称为新婆罗门教,因为它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同时又吸收了其他宗教的内容,因此,它是印度传统的各种宗教体系和精神文化现象的复杂混和物。
印度教信仰多神,很多自然现象、动植物、山河湖泊大地、英雄祖先等都被印度教幻化为神。这些神和世间人一样被分成三六九等,其中最受崇拜的是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称作“三相神”。
梵天是世间万物的始祖。他有4个头,面向四方,4只手分别拿着《吠陀》、莲花、勺子、念珠或钵。他常坐在莲花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7只鹅拉的一辆车。他不仅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同时也创造了魔鬼和灾难,因此他在三大神中地位并不高,崇拜者也不多。
毗湿奴,亦称偏入天。他的4只手分别拿着法螺、轮宝、仙仗和莲花,躺在大海里的一条巨蛇身上,肚脐上长着一朵莲花,上面坐着梵天。毗湿奴是梵天之父,所以毗湿奴产生万物。他虽然是护持神,但也能创造和降魔,为了救世,他曾10次下凡,化为鱼、龟、野猪、人狮、侏儒、持斧罗摩以及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黑天、佛陀、白马。在婆罗门教看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只不过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而已。婆罗门教用这种方法抬高自己,贬低佛教。
黑天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他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却是一个降魔英雄,曾把凶恶国王派来的恶魔杀死。他乐于助人,曾把牛增山举起七天七夜,使难陀的牛群躲避因陀罗下的大雨。他的崇拜者很多,实际上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神。
第三位大神是湿婆。他在印度的崇拜者很多,他有5个头、3只眼和4只手。他的3只眼睛是智慧的象征,他额上第三只眼的怒火烧掉了梵天的第五个脑袋,还把妖魔的三座城市和爱神烧成灰烬。湿婆的4只手分别拿着三股叉、神螺、水罐和鼓。他善于跳舞,表演的舞蹈有108种,称为“舞王”。他为了拯救世界,曾把天神搅出的毒药喝掉,把颈项烧青,故有“青颈”之名。他的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他的头辫盘在头上,上面有一个恒河的象征物。相传恒河下凡时,先落到他头上,再流到大地。他的脖子和手臂缠着很多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
湿婆虽然是毁灭神,但也有再生能力。传说他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与宇宙合一。湿婆通过他的苦行创造众生:“下品苦行生腹行虫,中品苦行生飞鸟,上品苦行生人天。”
印度教的教义主要是种姓分立、业报轮回和灵魂解脱等理论。
印度教把人分为4个等级,称为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阶层,执掌祭神权;刹帝利是武士阶层;吠舍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是雇佣劳动者。印度教说生主从嘴里生出婆罗门,从两臂生出刹帝利,从两腿生出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为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www.zuozong.com)
印度教认为,灵魂可以从一躯体转生到另一躯体,躯体有生灭变化,而灵魂却是永恒不变的。由于人们的行为不同,所以灵魂转生的形态不同。如果严格按印度教的规定去修行,来世可以转生为婆罗门,乃至于升天。如果违背规定,灵魂可以转世为“贱民”,乃至下地狱。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论称为业报轮回。
印度教用业报轮回理论解释众生的痛苦根源。要想摆脱痛苦,必须使灵魂得到解脱。如何解脱自己的痛苦呢?只有修行。常见的修行方式有苦行、瑜伽、拜神、祭祀等。印度教把修行历程分为四个时期:(一)梵行期,学习《吠陀》,熟悉祭祀仪式;(二)家住期,结婚过世俗生活;(三)林居期,老年时弃家隐居于森林,修苦行;(四)遁世期,舍弃一切财物,去游乞食,严守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盗、忍耐、离欲。
印度教主要有三大教派: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
毗湿奴派把毗湿奴神及其化身看作最高神,认为它是“世界之父”、“万物之友”。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区,主张苦行、素食和禁欲,认为默念神名和坐禅可以获得解脱。
湿婆派主要崇拜湿婆神。其教义理论由三个要领组成:主(湿婆)、家畜(自我)、绳索(物质和业的束缚)。认为自我脱离了业和物质的束缚以后,才能达到类似于主湿婆的状态。该派认为获得解脱的方法有坐禅、念咒、唱歌、跳舞、哄笑、涂灰和模仿牛的叫声,以修练瑜伽和苦行著称。
性力派主要崇拜湿婆之妻难近母、毗湿奴之妻吉祥天女、梵天之妻婆罗室伐底等女神。认为这些女神的性力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根源。性力派除搞宗教活动外,还注重社会改革,反对歧视妇女和寡妇殉葬。
印度教视恒河为“圣河”,相传其水从毗湿奴的脚尖流出,自天而降。湿婆为了拯救大地截断河水,让它流入自己的眉梢,再分10条溪流淌下。印度教认为,在恒河中沐浴,可以消除秽语、谎言、诽谤、骚语、盗窃、暗害、盲从、贪欲、恶意、愚妄等10种罪恶,故得“除十”之名。所以印度教徒每年公历五、六月间举行除十节。
印度教节日很多,比较大的有每年2月的湿婆节,3月的好利节和罗摩节,5月的恒河女神节,6月的札格纳特乘车节,7月的黑天旋转节,8月的黑天诞辰节和难近母节,10月的吉祥天女节和迦利节,11月的灯明节等。
近现代以来,印度教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阿富汗、乌干达、美国、阿根廷等,尼泊尔还奉印度教为国教。印度教徒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