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种姓制度:阶级关系的缩影

印度种姓制度:阶级关系的缩影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建立种姓制度一提到印度自然会想到种姓制度,它存在于印度社会的漫漫长河中,延滞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它是印度阶级关系、阶级对立的一个缩影。可见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在氏族向国家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是统治阶级,吠舍、首陀罗、旃茶罗是被统治阶级。种族制度将复杂的阶级关系简单化,固定化、永恒化,严重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印度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印度种姓制度:阶级关系的缩影

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一提到印度自然会想到种姓制度,它存在于印度社会的漫漫长河中,延滞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它是印度阶级关系、阶级对立的一个缩影。

印度河曲折南流,每当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两岸土地肥沃,古老的居民“达罗毗荼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劳动着。约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可能来自里海地区的波斯族的旁系“雅利安人”逐渐征服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并逐步建立起一些奴隶制政权。

这些雅利安人具有强壮的体格,能吃能喝,残忍成性,好勇斗狠。在他们逐渐征服的过程中,内部进一步分化。贵族和平民的对立逐渐被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的对立所取代。“刹帝利”一词来源于“刹特拉”,意为权力、力量。“吠舍”一词来源于“维什”(氏族),原意为氏族成员。刹帝利是财产的再分配的主宰,控制着土地资源。吠舍家族成员和劳动力逐渐形成家庭经济单位,地位逐渐超过了氏族。

在刹帝利和吠舍形成对立的种姓时,婆罗门和首陀罗种姓也逐渐出现了。婆罗门是从早期修行的“仙人”和祭司演变而来的,以后逐渐包括了所有在祭司中司礼的人。“首陀罗”一词原来是一个非雅利安部落的名称,但是逐渐为脱离自己的部落,依附于刹帝利家族或吠舍家族的劳动者,包括手工业工匠和农业耕作者。

可见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在氏族向国家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不仅仅是阶级分化的结果,也是雅利安人在征服的过程中,对氏族制度作出的某些调整。

印度等级制度以其等级间界限森严,延续时间长而著称于世。主要内容是: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他们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报道农村季节,社会地位最高。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和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是吠舍,由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所组成。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www.zuozong.com)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们。他们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从事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具有两大特征,各个种姓之间职业世袭;各个种姓实行内婚。这一制度试图从职业、血统上保证婆罗门、刹帝利这两个种姓之间世世代代垄断其地位。

四个种姓之间的地位高低是通过宗教概念中的纯净污秽来标志的。最接近神,掌握着与神交流手段的婆罗门当然是最纯净的。其次是在宗教仪式中,被婆罗门净化的刹帝利。再次是通过宗教仪式得到轮回再生的吠舍。而首陀罗则没有再生的权力,被排斥在雅利安人的文化之外。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宣扬“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因此,就有了尊卑高低之分。

婆罗门僧侣还宣传: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就会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尊从神的旨意,以免加重来生的苦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法典确认婆罗门特殊的社会地位和首陀罗的悲惨地位;确认了用严刑峻法镇压吠舍、首陀罗的反抗的合理性;确认了四个种姓之间在法律上不平等的合理性。首陀罗不能有自己的私产,低种姓人如果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要斩掉那部分肢体,刹帝利辱骂婆罗门只要罚款就行了,而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被灌上滚烫的油。不同种姓之间不能待在一个房间,不能同桌吃饭,不能饮用同一口井里的水,更不要说互相通婚了。

在种姓制度下,首陀罗过着贫困的生活,然而,真正处于印度社会最底层的并不是首陀罗,而是旃荼罗。《摩奴法典》称他们是“人中最卑贱者”。旃荼罗又称贱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他们要佩戴特殊的标记,进城要敲打响声让人们回避。南印度曾经发生对旃荼罗的大规模迫害事件,施暴者说旃荼罗的影子污染了他们的水井,在印度杀死贱民不承担法律责任。

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是统治阶级,吠舍、首陀罗、旃茶罗是被统治阶级。种族制度将复杂的阶级关系简单化,固定化、永恒化,严重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印度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