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
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帝国认为是其在巴尔干扩张中的主要障碍。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帝国选定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以向塞尔维亚表示其侵略野心。这一消息已于1914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秘密民族主义组织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6月28日,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巡视。埋伏在人群中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向斐迪南投掷了一枚炸弹,可是炸弹落在了随后的汽车上,炸死了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斐迪南故作镇定,挥手示意“继续前行”,到市政厅稍作休息后又继续乘车,招摇过市,当汽车途径一拐角处时,17岁的青年学生普林西普冲上去,用枪打死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施利芬计划”是使其在一战初期获得短暂胜利的战略计划。因它由前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于1905年制定而得名。此计划所依据的原则是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所阐述的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思想。施利芬针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将面临与法、俄两线作战的情况,主张首先在西线迅速打垮法国,然后再全力打击俄国。“施利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东线用少量部队顶住俄国,集中兵力于西线;因瑞士地形复杂,不适宜大部队快速运动,德军右翼应穿越地势坦荡的比利时,以镰形攻势包抄到法军的正面防御阵地的后面,攻占巴黎后,将法军围歼在德、法、瑞边境,然后转向东线。1906年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后,对“施利芬计划”做了部分变动,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的兵力,削弱了西线进攻力量。后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失利,“施利芬计划”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同他的妻子在萨拉热窝事件中被刺杀,这给德、奥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吞并塞尔维亚的借口。1914年7月23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5天以后,奥塞正式开战。俄国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初,世界大战全面开始。德军执行施利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攻势,以主力越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境内。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先后加入同盟国,而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美国和中国则加入协约国。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超出了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国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毒气战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西线战场首次使用毒瓦斯。1915年4月22日,德军为了掩护战略重点东移,发动了第二次依普洱战役,这里地势平坦,常刮西北风。6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依普尔运河战线上顺着风向施放毒瓦斯。气借风威,顷刻间,身处最前列战壕中的法国士兵就看见浓烈的黄烟从德军的战场上升腾而起,并缓慢地向法军阵地飘移。烟雾在法军阵地上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许多士兵当场丧生,部分士兵虽然逃离雾区,但他们所吸入的毒气几分钟后也使他们面部呈黑色,咳血死亡。
哪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www.zuozong.com)
凡尔登是法国境内著名的战略要塞,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不但军事地位重要,而且其得失具有重要政治影响。1916年初,德军制定了一项旨在攻陷凡尔登的计划,目的是在那里吸引法国全部兵力,然后加以歼灭,“使法国把血流尽”,从而迫使其投降。德国皇太子亲率10个师27万兵力、1000门大炮,经过周密的准备于2月21日用炮战拉开了凡尔登战役的序幕。由于法军事先重视不够和准备不足,德军很快突破了法军的防线,几近完成对凡尔登的包围,凡尔登的法军与外界仅有一条狭窄的公路相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亨利·贝当被委任为总指挥,他向全军提出“决不让德军通过凡尔登”的口号,要求法军用一切手段顶住德军的进攻,并立即组建了一支9000人的运输队,调集了3900辆汽车,在一周内运来了19万援军和2.5吨军火,打退了德军的第一次进攻。此后。德、法军队多次展开拼死搏杀,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失败而告终,时间是1916年12月18日。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共投入了46个师,法军则有66个师先后参加了战斗,双方流血厮杀,伤亡人数多达70多万人,因此,此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人类在哪次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
1916年7月1日早晨,索姆河战役打响。英法联军向德军阵地发起猛攻,德军竭力死守,战斗十分激烈。英军在战斗第一天就损失6万多人;法军也因德军的顽强抵抗而进展不大。英法联军出师不利,只好暂停进攻。整个8月份,交战双方转入阵地消耗战,伤亡惨重。9月15日。英军在索姆河河北16公里的战线上,以12个师的兵力发起强大攻势。英军把新制的秘密武器——坦克投入战斗。德军发现这种“怪物”可以轻而易举地冲过铁丝网和战壕,无可阻挡,连机枪的子弹都不能发挥威力,被这些庞然大物吓坏了的德军纷纷临阵脱逃。英军在这一天攻占了纵深5公里的德军阵地。此后,英法联军虽然多次发动联合进攻,给德军以重大杀伤,但并未突破德军的整个防御体系。1916年11月,由于天气不佳和物资耗尽,索姆河战役停止,英法联军从德军手中夺回了180平方公里的土地。此次战役,英军损失42万人,法军损失20多万人,德军消耗更大,损失65万人,双方损失超过120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此战使德军元气大伤,无法恢复过去的战斗力和军队士气;英法则取得了西线战场的主动权。
你知道日德兰海战吗?
1916年4月下旬起,德国为了突破海上封锁,在新舰队司令薛尔指挥下,对英国舰队采取了主动进攻态势。5月下旬,德国决定摧毁停泊在斯堪的纳维亚海岸的协约国船只,粉碎英国的海上封锁,但这一计划事先被英国破获,英国海军于5月31日驶离锚地。当日下午,英、德两国舰队在日德兰海域附近相遇,当两国前锋舰队相距约5公里时,德国舰队首先发起进攻。英国仓猝应战,巡洋舰“无倦号”和“玛丽王后号”相继中弹沉没,英国舰队急忙向主力舰队呼救。英国舰队司令杰立克率主力舰队投入战斗后,英国的被动局面开始扭转。双方主力舰队从18时至20时,展开了两个回合的炮火激战,最后德国舰队撤出战斗。次日拂晓,英国舰队在潜艇的配合下,准备围歼撤退中的德国舰队,但由于大雾弥漫,视线不清,英军放弃追击计划,至此日德兰海战结束。这次海战,英国出动了各种舰只151艘,德国出动了101艘。结果德国的1艘大舰和10艘小舰被击沉,损失2500余人;英国被击沉3艘大舰,11艘小舰,损失6000余人。虽然英国舰队的损失比德国的大,但因英国海军仍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因而依然保持着海上的控制权。
“十四点”具体指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各国人民和许多和平团体不断呼吁尽快结束战争,并建立调解国际争端的世界性机构。以防战争再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于11月8日公布了和平法令。此法令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为了抵消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并为美国谋求权益,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致国会的演说中全面阐述了他实现和平的“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公开订立和平条约;建立贸易平等条件;各国军备裁减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公正调整”殖民地;外国军队撤出俄国,调整俄国问题;德军撤出法国,并归还阿尔萨斯、洛林;德军撤出比利时;重新调整意大利边界;奥匈各族自治;重新调整巴尔干国家领土:奥斯曼帝国境内非土耳其族自治,开放达达尼尔海峡;重建波兰;建立国际联盟。它的本质是在和平、正义和人道的旗帜的掩盖下削弱其他国家的利益,建立由美国操纵的国际联盟,确立美国的盟主地位。
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个分赃大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以制定同德国等战败国的和平条约。出席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团,他们带着各自的要求来到这里。会议中,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许多问题上相持不下。经过半年的讨价还价,三巨头终于就和约内容勉强达成了协议,即凡尔赛合约。凡尔赛和约于1919年6月28日下午3时签署,法国、英国及日本都获得了各自最希望获得的领土补偿、殖民地和大笔战争赔款。英国维持了海上霸主地位,法国重新雄霸欧洲大陆。和约表明了巴黎和会是一个十足的分赃会议,它不仅没有解决各大国之间原有的矛盾,反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它只不过是相隔20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国际联盟是一个怎样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国联盟约》经过26次修改之后,于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1920年1月10日,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其主要机构有: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理事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和国际劳工局等。盟约规定美、英、法、意、日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另有4个非常任理事国。发起国美国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因此1926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前只有4个常任理事国。由此可见,国际联盟实际上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幌子下,推行侵略政策和对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不断加深,国际联盟于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其财产和档案移交给联合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