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高效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梭子蟹养殖池塘以沙泥底质为好,池塘面积以10~25亩为宜,水深1.5~2.0m,在池塘四周挖宽4m、深0.5m的环沟,加高池埂1.2m,每只塘口设置进排水涵洞各一个,每两排塘口建进排水渠道各一条;池塘最好选择在潮差较大、潮流通畅、盐度较稳定、池塘进排水方便的位置。最为理想是位于潮间带,利用潮差纳水,无此条件场所则以水泵提水。
二、放养模式
1.放养前的准备。秋冬梭子蟹收获后,封闸晒池,晾干后,将池底坡形沟垄。3月中下旬,用60目进水网纳水10cm,每亩用生石灰75kg,加水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清池后蟹池的土质和水中的钙含量会增加,有利于梭子蟹的生长发育。在进水50cm后,施20~25mg/L的茶子饼清除害鱼。
2.放养数量。根据池塘换水条件、水质、水深及饲料供应状况和技术水平,一般每亩放养Ⅱ期幼蟹800~1000只,中国对虾苗5000尾,杂色蛤等贝类50kg。最好将池塘用20~30目雨花网在池正中间隔开,进行雌雄分养。
三、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投喂量与养殖密度、梭子蟹的大小及温度等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日投饵量为蟹重的5%~10%,日投2次。投饵量必须四定,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定时即早晨投喂日饵量的30%,晚上70%;定量,就是要定期测定梭子蟹的数量和重量,以确定合理的投饵量;定点,就是要固定地点投饵,一般将饵料撒在池塘四周固定的边坡上;定质,就是要确保饵料的鲜活,保证质量。注意,一般以投饵后3个小时的摄食情况来衡量投饵量的多少,并及时调整。天气沉闷或降大雨时,饵料应少投或不投。(www.zuozong.com)
2.水质、水温调控。加强水质管理,坚持换水。要掌握好水色、透明度与换水量的关系。7月以前,透明度可控制在30cm左右,日换水量10%~20%;7月以后,池水透明度可控制在40cm左右,日换水量20%~30%。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温要求在17℃~30℃。
四、养殖管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1.日常观测:要加强日常观测。每15天进行一次生物观察,测其壳长、壳宽和体重,检查其增长情况以衡量养殖效果。对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项,水化指标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
2.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投喂优质饵料,在高温期间定期拌投维生素。
3.雌雄蟹分开放养:有利于雌蟹生长,也免遭蜕壳时雄蟹交尾时伤亡,提高成活率,并提高饵料系数。12月份中旬以后雄蟹即可捕捞上市。
4.定期巡塘:做好防逃防盗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