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豆虫:高蛋白驱寒养胃的天然保健珍品

豆虫:高蛋白驱寒养胃的天然保健珍品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青虫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而且异亮氨酸、赖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中,占总氨基酸量的47.23%,与中华稻蝗的47.67%几乎持平。

豆虫:高蛋白驱寒养胃的天然保健珍品

豆虫(豆青虫)养殖

豆虫,学名豆天蛾,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它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七种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其中亚麻酸达36.53%,尤其是亚麻酸含量更高,灌云豆丹风味独特,是驱寒养胃的天然绿色保健珍品,被誉为“国内少有、河北仅有、苏北特有”的独特食品。主要作用有:⑴具有抗衰老及增长免疫作用。⑵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和降低高血压作用。⑶具有增强性功能及抑制前列腺炎作用。⑷具有驱寒养胃作用。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豆天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

一、生活习性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cm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危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www.zuozong.com)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7mm,翅展32mm,体灰褐色。前翅深褐色,具2条银色横纹,翅中有一显著的U形银纹和一个近三角形银斑;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卵半球形,长约0.5mm,白色至淡黄绿色,表面具网纹。

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淡绿色,虫体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绿色,两侧有黑斑;胸足及腹足皆绿色,第1、2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体背有纵行的白色细线6条位于背中线两侧,体侧具白色纵纹。蛹长约18mm,初期背面褐色,腹面绿色,末期整体黑褐色。茧薄。

三、营养成分

1.豆青虫与中华稻蝗的营养成分比较。豆青虫的组成除了水分之外,干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占干重的63.2%。而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钙、磷、镁、铁等含量非常高,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高。豆青虫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而且异亮氨酸、赖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中,占总氨基酸量的47.23%,与中华稻蝗的47.67%几乎持平。这说明,豆青虫与中华稻蝗一样,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资源。

2.虫蛋白质的评价。评价蛋白质的优劣,不仅要看蛋白质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要分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是否合理。根据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鸡蛋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48.77%;其次是中华稻蝗和豆青虫,然后是肉类和鱼类;大豆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低,为39.53%。在昆虫类中,豆天蛾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仅次于中华稻蝗,比其他昆虫都高。这说明,豆青虫与中华稻蝗一样,其蛋白质比肉类、鱼类、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们的身体需要,组成也更合理,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豆虫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抗癌能力,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豆虫入菜,形式多样,清焖、制汤、烧炒,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