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养殖技术
蝼蛄俗名土狗仔,是一种十分普通的害虫。随着农业害虫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蝼蛄的自然虫口密度显著下降,药源渐显匮乏。由此牵动了价格的飙升,从20世纪80年代的每千克15元上涨到现时的150元,翻了10番。如此扶摇直上的价格引起了药商的密切关注,也给农友们暗示了一个机遇。在掌握药材市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人工饲养还是必要的。蝼蛄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具有药用、食用、饲用的多种用途。以干燥虫体入药,具有利尿、消肿、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胞衣不下,手术后尿潴留及肠和膀胱麻痹引起的二便不通,敷退入肉的铁钉、木竹和异物等。蝼蛄体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睾丸中有十多种氨基酸、血淋巴中有13种氨基酸,去除内脏的蝼蛄虫体可制作美味可口的滋补佳肴。
蝼蛄有华北、东方蝼蛄之分,均可入药,但饲养时必须分开。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地区。东方蝼蛄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四川等地。华北蝼蛄雄成虫体成39~45mm,头宽5.5mm,雌成虫体长42~45mm。东方蝼蛄成虫体长29~33mm,其后足腿节膨大,胫节背侧内缘有大刺3~4个,是区别于华北蝼蛄的最大特征。华北蝼蛄生活周期长,在京、豫、皖等地需三年完成一代,若虫有13龄之多。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一年一1代,北方地区两年一代,若虫6~7龄。
两种蝼蛄均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越冬。越冬深度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地下水位以上,深可达1~1.6m。华北蝼蛄多生活在轻碱地的高燥向阳,近地埂处,6-7月为产卵盛期。于地下15~20cm深处作卵室产卵,一雌可产卵80~100余粒。东方蝼蛄多集中在沿河、池塘、沟渠附近地块产卵,一雌产卵60~80粒,卵期15~28天。成虫寿命8~12个月。蝼蛄趋光性较强,东方蝼蛄更强。其食性较杂,取食多种幼苗、嫩根及某些作物地下块根和块茎。
一、建池
规模饲养先建砖灰结构饲养池,长3~4m,宽2m,深2m。下部填1m厚壤土,稍加压实。再填20cm厚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含腐殖质土,表面撒一层发酵的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作为蝼蛄活动和保护层,再松散放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遮阴和保温,池口用铁纱笼罩盖。
二、投种(www.zuozong.com)
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每年的4-5月及9-10月,用电灯、黑光灯,在天黑后,于村舍附近的野外诱捕成虫。诱捕到的成虫剔除肢体残缺、瘦小、有病、严重磨损的个体加工成商品,选留优质个体留种。将两种蝼蛄分于不同池内饲养,每池投放虫量每平方米10对。
三、喂养管理
蝼蛄的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粱、嫩叶、瓜果皮或其他菜叶等,精饲料有煮熟晒干的谷粒、炒香的豆饼、花生饼渣、麦麸等。在傍晚投喂,以投的料能吃完为好。青饲料每天投喂,精饲料1~2天投一次,勤投、少投,防止霉烂。精料加工成块状可避免和减少霉烂,制作方法及配方如下:禾本科青苗干粉5000g、麦麸(炒香)500g、干酵母50g、豆饼粉(炒香)1000g、清水1500ml。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压成薄饼切成小块,晒干保存。喂时压碎成米粒大小,投入池中,同时配喂青饲料。蝼蛄饲养池中如气温太高可遮阴或在池周围泼水降温,过于干旱则可在池中泼一些水,增加湿度。冬季在池边搭风障,池内放秸秆保温。
四、采收加工
人工饲养的蝼蛄,东方蝼蛄每年采收一次,华北蝼蛄隔年采收一次成虫。每年春季将池内20cm深腐殖土内用大孔筛拣出成虫并除去杂物,留一部分优质虫作种虫,发现土里虫粪较多,结块或有寄生虫螨等,应更换层土。将收到的成虫去头、翅及足,清除内脏,洗净,在开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食用的可直接用鲜虫炸、煎、煮、蒸,加工成风味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