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的饲养管理
珍珠鸡又叫珍珠鸟,属珍禽,原产于非洲几内亚。珍珠鸡形似雌孔雀,全身羽毛蓝褐色,上面均匀密布的白色斑点,酷似披着美丽的珍珠衫,故称珍珠鸡或珠鸟。珍珠鸡的胸肌发达,瘦肉多,肉质鲜嫩,具有野鸡风味,故有“肉禽之王”的美誉。据测定,其肉含蛋白质23.3%(家鸡为19.7%),含脂肪为7.5%(家鸡为8.22%),氨基酸种类齐全,总含量比家鸡高5%,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特殊的滋补功能。
一、珍珠鸡的生物学特性
珍珠鸡食性广、适应性强,患病少,易饲养,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适于人工饲养,且有耐高温的特点,在40℃高温下能正常生长。17周龄时体重可达1.75~2kg。26周龄时开始产蛋,每年4-11月份为产蛋期,年产蛋150枚以上,蛋平均重45g左右。珍珠鸡一般不抱窝,种蛋由人工或家鸡孵化。珍珠鸡耐粗饲,喜食各种小昆虫、野果、草籽、嫩草叶和蔬菜等。在人工饲养下,喂配合饲料效果最佳。鸡舍地面要垫6cm厚的谷糠或木屑。舍内设置水槽、料槽,饮水应保持清洁卫生。为了饲养管理方便,最好分群饲养,每群以50~100只为宜。
二、珍珠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从出壳到6周龄为育雏期。
温度:刚出壳的幼雏个体娇嫩,对温度很敏感。一周龄内室温要保持在34℃~36℃,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每周降低2℃~3℃,至21℃为止。一般6周后,可适应自然温度。在保温期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新鲜,但又不能让冷风直接吹袭雏鸡。
湿度:1周龄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以后55%~60%为宜。
饮喂: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先饮5%糖水,待过2~3小时后再喂经浸泡摊晾的软体米或干玉米粉。2~3日后即可开始喂配合饲料。10日龄内每日喂6~7次,10~30日龄每日喂5~6次。在饮水中加入0.02%的土霉素粉或0.1%的高锰酸钾,以防白痢病。(www.zuozong.com)
2.7周龄后的饲养管理。此期羽毛开始丰满,食欲旺盛,生长快速。有条件的山区可采取放养,让其自行觅食,晚间回栏栖息。如栏养,每天饲喂3~4次,为使鸡长好骨架,可适量减少配合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至12%,而其他成分如钙、磷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以保证需要。此时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
饲料配方:玉米53%、麸皮9%、花生饼11%、鱼粉8%、蚕蛹粉7%、矿物质2%、骨粉1.2%、食盐0.25%、蛋氨酸和赖氨酸各占0.2%、土霉素0.025%、微量元素0.26%、多维素0.015%、青饲料7.5%。除青饲料,其余干粉料喂给。珍珠鸡活动频繁,容易浪费饲料,在喂给饲料时少给勤添,减少浪费。
商品肉用鸡饲养管理:要满足各方面营养需要,特别上市前一个月育肥期,喂全价配合饲料,粗蛋白提高到20%。其中动物性蛋白要占日粮5%甚至7%以上。晚间增喂一次。为使其长得快,适当限制活动。
蛋用鸡的饲养管理:产蛋鸡的饲料营养要丰富全面,种类要多样化,代谢能不低于11.3兆焦/kg,粗蛋白16%,同时还要补充矿物质、多维素等,如贝壳粉、骨粉等可占日粮1%~5%。注意光照措施,开产前当处于自然光照渐减时,可采用自然光照;当处于自然光照渐增时,则应控制为恒定光照。待有5%的鸡开始产蛋(约28~30周龄)后两个月内,光照逐渐增加到17小时,以后保持恒定。鸡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平养笼养均可。平养1m25~6只,笼养1m212~14只。母鸡在第一年产蛋量最高,第二年将下降20%~30%。一般产蛋2~3年的母鸡应淘汰。
砂浴和栖息:珍珠鸡有砂浴的习惯,因此必须在栏舍内放一个装有沙砾的容器,让其自由砂浴和啄食。每100只种鸡设置一个2m2的砂池。栖息架可用竹、木制作,架高60~80cm,架长以每只鸡占用15~20cm即可。
3.公鸡的选择与使用。公鸡的选择:选择活泼健壮、两眼有神、肌肉发达、骨骼粗实、羽毛丰满富有光泽、精力充沛、性欲旺盛、个体重在1.75kg以上的留种。公鸡的使用:雌雄配比应掌握在4∶1。公鸡配种一年以后,精力会有所下降,母鸡也有类似状况,因此,种鸡的世代间隔为一年。一般采用老公鸡配新母鸡,或新公鸡配老母鸡,或新公鸡配新母鸡的办法相配,以利于提高配种率与受精率。为防止珍珠鸡种退化及其优势减弱,最好不要近亲相配,更不能与其他种类的鸡混养,以保持鸡种的纯度和优势。
三、疫病防治
大群饲养的珍珠鸡易感染鸡新城疫、鸡白痢、鸡痘、球虫等,为此,应在注意栏舍清洁卫生和消毒等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做好疫苗接种。3~10日龄时在饲料中加入0.01%的痢特灵,1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点眼;同时,在鸡翅内则皮下刺种鸡痘疫苗的10倍稀释液。在20~60日龄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氨苯胍50mg,2月龄时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皮下注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