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蓝孔雀:经济学特性与高效饲养模式

蓝孔雀:经济学特性与高效饲养模式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蓝孔雀的经济学特性及高效饲养模式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民间认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丽和华贵的象征。种用孔雀场地宜小群饲养,便于管理。应定期检测体重,如作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7个月后能达3.5~4kg,便可上市。

蓝孔雀:经济学特性与高效饲养模式

孔雀经济学特性及高效饲养模式

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民间认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丽和华贵的象征。孔雀不仅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开发前途的食用与药用特禽。孔雀品种之一的蓝孔雀,属于非保护动物范畴,可供食用。

一、经济学特性

1.营养丰富。蓝孔雀肉蛋白质28%左右,远高于一般禽类、蛙类、鳖、龙虾和石斑鱼,含多种氨基酸,配比极佳,属优质蛋白质。含脂肪仅1%,维生素A、E和B含量均超过鸡肝。蓝孔雀肉热量4兆焦/100g,胆固醇少于50mg/100g,远低于一般禽肉和鸡蛋,与蛇相当。骨钙含量接近20%,磷为9%,钙、磷比约2∶1,优于牛奶,与人奶接近,也是优质钙源。孔雀蛋含水分65.6%,蛋白质12.1%,脂类10.5%,糖类0.9%,矿物质10.9%。

2.高档野味。全净膛屠宰率70%~80%。肉质细腻,风味独特,用来炒片、炒丝、煲汤,香甜浓郁可口,色香味俱佳,是野味中之上品。

3.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有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的记载。可见孔雀的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其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前途,孔雀浑身是宝。

4.经济效益高。孔雀肉现市售40~50元/500g,雏孔雀100元/只,种蛋30元/个,年龄在1年左右的300元/只,2年龄的500元/只,3年龄孔雀800~1000元/只;每只孔雀羽毛值180元,孔雀羽翎除供装饰外,还可制作羽毛画、羽毛花等。

二、高效饲养模式

1.孔雀舍要求。种用孔雀场地宜小群饲养,便于管理。商品用孔雀场应视规模而定场舍大小,据实践,每2m2养一只成年孔雀。一般孵化室、育雏室要求冬暖夏凉。种孔雀则可粗放些,场地应干燥,排水良好。周围围网,网高2m左右,其他设备与家鸡相同。

2.孵化期的管理

⑴自然孵化。最好利用抱性强的乌骨鸡或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一般体形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二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在第7天和21天时分别验蛋。

⑵人工孵化。用孵禽的电孵机,一般采用一次性可孵500个种蛋的孵化机,容量为5m3。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

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5℃~39.5℃,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5℃~38℃。孵化室内温度维持24℃~27℃。出雏期温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温孵化(分期入孵)或变温孵化(一次入孵)则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

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

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0.5~1小时翻蛋1次,第二周1~2小时翻蛋一次,以后每隔3小时翻一次蛋。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www.zuozong.com)

晾蛋:一般前期不超温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钟,晾至30℃(眼皮感觉不热)为止。由于孔雀蛋蛋壳较厚,开头几天温度与湿度不能偏低,后期通风与湿度也应高些,才能正常出雏。

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为2个月。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cm,宽200cm,底网高60cm,室内外均设栖架(供雏孔雀栖息)。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⑴笼育雏温度与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可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60%~70%。

饲料与饲喂次数。蓝孔雀1~10日龄,日喂次数4次,饲料为熟鸡蛋、肉鸡饲料、青虫、补充饲料;11~30日龄,日喂次数3次,饲料为熟鸡蛋、青绿饲料、肉鸡饲料、青虫、补充饲料;31~60日龄,日喂次数2次,饲料同11~30日龄,再加玉米渣、稻谷等。

⑶管理。每群饲养量以30~35只为宜,每只雏孔雀占用栏舍0.6m2左右,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取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4.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指61日龄至成年(2年)前生长阶段。育成舍约占1/3面积,运动场网高2m,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50只/100m2。饲料以颗粒料最好,一般采用稻谷、麦粒作为育成期的主要饲料以及青绿饲料,每天喂两次。应定期检测体重,如作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7个月后能达3.5~4kg,便可上市。

5.成年期的饲养管理。孔雀成年期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3~5,每组孔雀占用栏15m2,栏舍面积为5×10m,室内外各半,网高5m。网孔为1.5×2.5cm,运动场上应种植遮阴植物。饲喂定时定量,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1)春季管理。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该季节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要减少或停止油性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有效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要获得优质价高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目的。也可在不限制饲喂条件下,酌情喂氧化锌添加剂。另外饲粮中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

(4)冬季管理。此时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还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其他管理工作照常。

三、常见疾病防治

蓝孔雀有较强的适应性与抗病力,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病、球虫病、蛲虫病。育雏阶段一般用青霉素、痢特灵、球虫粉、蛔虫片、氟派酸等药剂进行防治,育成期常用青霉素、痢特灵等进行防治。平时要定期搞好清洁卫生,投喂驱虫药物,有条件的应测定孔雀体内抗体再进行免疫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