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干姜(ganjiang)
ZINGIBERISRHIZOMA
本品为姜科植物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性状】干姜 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 cm,厚1~2 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片 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 cm,宽1~2 cm,厚0.2~0.4 cm。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化学成分】干姜含挥发油1.2%~2.8%。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α-姜黄烯(即芳姜黄烯),α-金合欢烯和β-金合欢烯,芳樟醇,桉油素,壬醛,α-龙脑以及β-倍半菲兰烯等。姜中的辛辣成分是姜辣素(即姜酚)以及分解产物姜酮,姜烯酚。此外,还含有二氢姜酚,六氢姜黄素,γ-氨基丁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以及六氢吡啶-α-羧酸。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酸乙酯2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醚3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乌梅丸,国药准字Z20027404)
甘草(gancao)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100 cm,直径0.6~3.5 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化学成分】甘草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苷,其中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系甘草酸的钾盐、钙盐,是甘草的甜味成分。光果甘草的根和根茎除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之外,尚含去氧甘草次酸Ⅰ,去氧甘草次酸Ⅱ,18-α-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萜醇,甘草内酯,等。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醚4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 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胃散,国药准字Z20025781)
(3)取本品粉末1 g,加二氯甲烷3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弃去滤液,残渣挥干溶剂,加盐酸1 mL、三氯甲烷3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嗨诺惰秋齐胶囊,国药准字Z20025689)
甘松(gangsong)
NARDOSTACHYOS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
【性状】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 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 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和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缬草萜酮,甘松新酮,甘松酮,甘松醇,青木香酮,广藿香醇,β-广藿香烯,甘松香醇A,β-橄榄烯,甘松环氧化物,甘松香酮A,甘松香酮B,异甘松新酮,甘松新酮二醇,甘松呋喃,去氧甘松香醇A,甘松根酮,甘松根醇,等。此外尚含齐墩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
【鉴别】取本品粉末0.5 g,加石油醚(60~90℃)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松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松新酮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0.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斑点。
甘遂(gansui)
KANSUIRADIX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T.P.Wang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 cm,直径0.5~2.5 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
【化学成分】甘遂根含γ-大戟醇(又名大戟二烯醇),大戟醇,甘遂酸,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去氧巨大戟萜醇-3-苯甲酸酯,20-去氧巨大戟萜醇-5-苯甲酸酯,巨大戟萜醇,巨大戟萜醇-20-乙酸酯,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十二酸酯-20-乙酸酯,甘遂萜酯,甘遂大戟萜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此外,尚含棕榈酸,枸橼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遂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戟二烯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杠板归(gangbangui)
POLYGONIPERFOLIATIHERBA
本品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时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有棱角,多分枝,直径可达0.2 cm;表面紫红色或紫棕色,棱角上有倒生钩刺,节略膨大,节间长2~6 cm,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叶互生,有长柄,盾状着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近等边三角形,灰绿色至红棕色,下表面叶脉和叶柄均有倒生钩刺;托叶鞘包于茎节上或脱落。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圆形,花小,多萎缩或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酸。
【性味与归经】酸,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蛇虫咬伤。
【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靛苷,水蓼素,香豆酸,阿魏酸,香草酸,原儿茶酸,咖啡酸。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石油醚(60~90℃)5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热水25 mL,置80℃水浴上热浸30 min,不时振摇,取出,趁热滤过,滤液加稀盐酸1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高良姜(gaoliangjiang)
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 cm,直径1~1.5 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 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化学成分】根茎含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八氢姜黄素等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还含黄酮类化合物高良姜素,槲皮素,山柰酚,山柰素,异鼠李素,槲皮素-5-甲醚,高良姜素-3-甲醚,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另外还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桉叶素,丁香油酚,荜澄茄烯,桂皮酸甲酯。
【鉴别】(1)取本品粉末5 g,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00 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加正己烷3 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微沸,并保持2 h,放冷,取正己烷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高良姜对照药材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30 mL,密塞,浸渍2 h,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高良姜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酸(10∶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10 min,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良姜胃疡胶囊,国药准字Z20025642)
藁本(gaoben)
LIGUSTICIRHIZOMA ET RADIX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1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et Kitag.的干燥根茎和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性状】藁本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 cm,直径1~2 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和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 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长1~3 cm,直径0.6~2 cm。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
【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醚10 mL,冷浸1 h,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 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葛根(gegen)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性状】本品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 cm,厚0.5~1 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化学成分】葛根含异黄酮成分,主要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β-谷甾醇,花生酸。
【鉴别】(1)取本品粉末0.8 g,加甲醇10mL,放置2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对照药材0.8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2)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mL,加聚酰胺粉(30~60目)2 g吸附,水浴加热除尽溶剂,干法装柱(12 mm×400 mm,柱中先装好约1 g聚酰胺粉),加水30 mL冲洗至流出液无色,弃去水洗液,再加9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60mL,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蛤蚧(gejie)
GECKO
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 cm,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 cm,尾长6~12 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 ~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性味与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化学成分】蛤蚧含肌肽,胆碱,肉毒碱,鸟嘌呤,蛋白质,胆甾醇,以及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等14种氨基酸。还含磷脂酰乙醇胺,神经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花生酸等9种脂肪酸。
【鉴别】取本品粉末0.4 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蛤蚧对照药材0.4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15 cm,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功劳木(gonglaomu)
MAHONIAE CAULIS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或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切块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和横向细裂纹,有的外皮较光滑,有光泽,或有叶柄残基。质硬,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黄色,可见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色较深。气微,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目赤肿痛,胃火牙痛,疮疖痈肿。
【化学成分】功劳木中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另外还含6-二甲氧基香豆素、7-二甲氧基香豆素,三萜烯,咖啡因,皂苷,鞣质,苦味质。
【鉴别】取本品粉末0.3 g,加甲醇5 mL,超声处理15 min,滤过,滤液补加甲醇至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盐酸巴马汀对照品、盐酸药根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6∶3∶1.5∶1.5∶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钩藤(gouteng)
UNCARIAE RAMULUSCUM UNCIS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Miq.ex Havil.、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 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 cm,直径0.2~0.5 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突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化学成分】钩藤 茎、叶含异去氢钩藤碱,异钩藤酸甲酯,去氢钩藤碱,钩藤酸甲酯,吲哚类生的碱,去氢硬毛钩藤碱,硬毛钩藤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及痕量阿枯米京碱。叶还含吲哚类生物碱葡萄糖苷:6'-阿魏酰基长春花苷内酰胺,长春花苷内酰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此外,还含有左旋-表儿茶酚,金丝桃苷,三叶豆苷,地榆素,脂肪酸和草酸钙。
华钩藤 茎含异翅柄钩藤酸,翅柄钩藤酸,帽柱木酸,四氢鸭脚木碱,异钩藤碱,翅柄钩藤碱(翅柄钩藤酸甲酯),异翅柄钩藤碱(异翅柄钩藤酸甲酯),钩藤碱A,帽柱木碱。
大叶钩藤 叶含异钩藤碱,钩藤碱,柯诺辛碱,柯诺辛碱B。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入浓氨试液2mL,浸泡30min,加入三氯甲烷50mL,加热回流2 h,放冷,滤过,取滤液10 mL,挥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钩藤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6∶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狗脊(gouji)
CIBOTIIRHIZOMA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 cm,直径2~10 cm。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无臭,味淡、微涩。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长5~20 cm,直径2~10 cm,厚1.5~5 mm;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 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
【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蕨素R,金粉蕨素,欧蕨伊鲁苷,蕨素Z及绵马酚。狗脊蕨根茎还含淀粉、鞣质。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狗脊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6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3∶5∶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1∶1)(临用配制),放置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www.zuozong.com)
枸骨叶(gouguye)
ILICISCORNUTAE FOLIUM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长方形或矩圆状长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 cm,宽1.5~4 cm。先端具3枚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
【化学成分】枸骨叶中主要化学成分有羽扇豆醇,3,28-乌苏酸二醇,熊果酸,异鼠李黄素,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地榆苷Ⅰ,槲皮苷-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冬青苷Ⅱ等化合物。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70%乙醇4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 mL使溶解,加三氯甲烷40 mL振摇提取,弃去三氯甲烷液,水层加浓氨试液2 mL,摇匀,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40 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骨叶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3∶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枸杞子(gouqizi)
LYCIIFRUCTUS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性状】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 mm,直径3~10 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 mm,宽1~1.7 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化学成分】枸杞子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玉蜀黍黄素,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β-谷甾醇,亚油酸,以及14种氨基酸。
【鉴别】(1)取本品0.5 g,加水35 mL,加热煮沸15 min,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15 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2 g,加水煎煮20 min,滤过,滤液加三氯甲烷20 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1.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参杞颗粒,国药准字Z20026627)
(3)取本品1 g,加水100 mL,回流30 min,放冷,静置。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30 mL萃取,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谷精草(gujingcao)
ERIOCAULI FLOS
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
【性状】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 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和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 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明日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化学成分】谷精草含有生物碱、酚性成分、有机酸、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植物甾醇、鞣质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为谷精草素。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谷精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10∶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骨碎补(gusuibu)
DRYNARIAE RHIZOMA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 J.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 cm,宽1~1.5 cm,厚0.2~0.5 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和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与归经】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化学成分】槲蕨根茎含柚皮苷,21-何帕烯,9(11)羊齿烯,7-羊齿烯,3-雁齿烯,β-谷甾醇,豆甾醇,采油甾醇。另外,还含环木菠萝甾醇-乙酸酯,环水龙骨甾醇乙酸酯,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9,10-环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
【鉴别】取本品粉末0.5 g,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1∶12∶2.5∶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瓜蒌(gualou)
TRICHOSANTHIS FRUCTUS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 cm,直径6~10 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大便秘结。
【化学成分】栝楼主要含油脂和有机酸,以栝楼酸为主,此外还含三萜皂苷、氨基酸、糖类。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水5 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5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蒌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2∶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瓜子金(guazijin)
POLYGALAE JAPONICAE HERBA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的干燥全草。春末花开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根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可达4 mm;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质硬,断面黄白色。茎少分枝,长10~30 cm,淡棕色,被细柔毛。叶互生,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 cm,宽0.5~1 cm;侧脉明显,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灰绿色;叶柄短,有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低于茎的顶端;花蝶形。蒴果圆而扁,直径约5 mm,边缘具膜质宽翅,无毛,萼片宿存。种子扁卵形,褐色,密被柔毛。气微,味微辛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祛痰止咳,活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外治跌打损伤,疔疮疖肿,蛇虫咬伤。
【化学成分】瓜子金地上部分含瓜子金皂苷。根含三萜皂苷,远志醇,四乙酰远志醇。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70%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子金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瓜子金皂苷己对照品,加70%甲醇制成每1 mL含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关黄柏(guanhuangbo)
PHELLODENDRIAMURENSISCORTEX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2~4 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关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化学成分】主含小檗碱,并含巴马亭,药根碱,黄柏碱,蝙蝠葛任碱,白桥楼碱,黄柏桐,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0.2 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关黄柏对照药材0.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柏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贯叶金丝桃(guanyejinsitao)
HYPERICIPERFORATIHERBA
本品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开花时采割,阴干或低温烘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长10~100 cm,多分枝,茎和分枝两侧各具一条纵棱,小枝细瘦,对生于叶腋。单叶对生,无柄抱茎,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2 cm,宽0.3~0.7 cm,散布透明或黑色的腺点,黑色腺点大多分布于叶片边缘或近顶端。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花萼、花瓣各5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合生为3束,花柱3。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辛,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用于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心胸郁闷,关节肿痛,乳痈,乳少。
【化学成分】贯叶金丝桃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有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异金丝桃素和它们的前体原金丝桃素。花含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阿曼托黄素,芦丁,等。另外还含有间苯三酚类,包括贯叶金丝桃素,加贯叶金丝桃素和百矢车菊素。贯叶金丝桃还含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有α-蒎烯,β-蒎烯,丁子香烯,草烯,2-甲基丁烯醇,2-甲基癸烷。此外还含伞形酮,莨菪亭。
【鉴别】(1)取本品粉末0.1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贯叶金丝桃对照药材0.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立即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0.2 g,加60%乙醇25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金丝桃苷对照品、芦丁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广东紫珠(guangdongzizhu)
CALLICARPAE CAULIS ET FOLIUM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的干燥茎枝和叶。夏、秋二季采收,切成10~20 cm的段,干燥。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分枝少,长10~20 cm,直径0.2~1.5 cm;表面灰绿色或灰褐色,有的具灰白色花斑,有细纵皱纹及多数长椭圆形稍突起的黄白色皮孔;嫩枝可见对生的类三角形叶柄痕,腋芽明显。质硬,切面皮部呈纤维状,中部具较大类白色髓。叶片多已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呈狭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下表面有黄色腺点;叶柄长0.5~1.2 cm。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涩,凉。归肝、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散瘀,清热解毒。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1,3-二咖啡酰基奎尼酸,1,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3-咖啡酰基奎尼酸,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乙醇,香草酸,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加热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 mL,弃去三氯甲烷液,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东紫珠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5%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广藿香(guanghuoxiang)
POGOSTEMONISHERBA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 cm,直径0.2~0.7 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 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 cm,宽3~7 cm;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 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化学成分】茎叶挥发油含广藿香醇,西车烯,α-愈创木烯,α-布藜烯,α-广藿香烯,β-广藿香烯,广藿香酮,还含β-愈创木烯,β-榄香烯,β-丁香烯,荜澄茄烯及广藿香二醇。地上部分含乙酸甲酯,3-甲基丁酮,3-甲基丁烯酮,藿香黄酮醇,商陆黄素,芹菜素,鼠李素。
【鉴别】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D)提取挥发油,分取挥发油0.5mL,加乙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 mL含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广金钱草(guangjinqiancao)
DESMODIISTYRACIFOLIIHERBA
本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长可达1 m;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小叶1或3,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 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 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 cm。气微香,味微甘。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化学成分】广金钱草含广金钱草碱,广金钱草内酯,小犀草素,羽扇豆酮,羽扇豆醇等化学成分。全草含槲皮素,异槲皮苷,山柰酚,三叶豆苷,山柰酚-3-O-珍珠菜三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鼠李柠檬素-3,4-二葡萄糖,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0.2 g,加80%甲醇25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50%甲醇10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金钱草对照药材0.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夏佛塔苷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 mL含7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龟甲(guijia)
TESTUDINISCARAPAX ET PLASTRUM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性状】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 cm,宽6~18 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 cm,宽5.5~17 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性味与归经】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化学成分】含蛋白质、骨胶原、氨基酸、碳酸钙、氨基酸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龟甲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胆固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20μL、对照品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5∶2∶1∶0.6)为展开剂,展开16 cm,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无水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桂枝(guizhi)
CINNAMOM IRAMULUS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 cm,粗端直径0.3~1 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 mm,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化学成分】桂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还有苯甲酸苄酯,乙酸肉桂酯,β-荜澄茄烯,菖蒲烯,香豆精等。
【鉴别】(1)取本品粉末0.5 g,加乙醇10mL,密塞,浸泡20min,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 ~1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2)取本品粉末2 g,加乙醚10mL,浸泡30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枝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