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番泻叶(fanxieye)
SENNAE FOLIUM
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
【性状】狭叶番泻 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 cm,宽0.4~2 cm,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全缘。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尖叶番泻 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突,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化学成分】狭叶番泻 叶子含番泻苷A、B、C、D,大黄酸,大黄酚,并有痕量芦荟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
尖叶番泻 叶和豆荚均含葸类成分,从中分出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少量大黄酚及番泻苷A、番泻苷B、番泻苷C等番泻苷。这些蒽类成分都呈糖苷存在。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稀乙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离心,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石油醚液,取水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番泻叶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乙酸乙酯-正丙醇-水(4∶4∶3)为展开剂,展开缸预平衡15 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加热约10 min,放冷,再喷以5%氢氧化钾的稀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翻白草(fanbaicao)
POTENTILLAE DISCOLORISHERBA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开花前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块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4~8 cm,直径0.4~1 cm;表面黄棕色或暗褐色,有不规则扭曲沟纹;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多皱缩弯曲,展平后长4~13 cm;小叶5~9片,柄短或无,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小叶片较大,上表面暗绿色或灰绿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边缘有粗锯齿。气微,味甘、微涩。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用于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化学成分】根含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并含黄酮类成分。全草含延胡索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间苯二酸。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翻白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30 min,取出,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加盐酸2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加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翻白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纳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痢特敏颗粒,国药准字Z20025973)
防风(fangfeng)
SAPOSHNIKOVIAE RADIX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 cm,直径0.5~2 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化学成分】防风根含色酮类成分:防风色酮醇,4'-O-葡萄糖基-5-O-甲基齿阿密醇,3'-O-当归酰基亥酚,亥茅酚,3'-O-乙酰基亥茅酚,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升麻素,升麻素苷。含香豆精类成分:香柑内酯,补骨脂素,欧前胡内酯,珊瑚菜素,德尔妥因,花椒毒素,川白芷内酯,东莨菪素,印度榅桲素。含聚乙炔类成分:人参炔醇又称镰叶芹醇,镰叶芹二醇;防风酸性多糖A、C。防风含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有辛醛,β-甜没药烯,壬醛,7-辛烯-4-醇,己醛,侧柏烯和β-桉叶醇等。还含β-谷甾醇,β-谷醇-β-D-葡萄糖苷,甘露醇,香草酸等。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丙酮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粉末1 g,加丙酮20 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防己(fangji)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10 cm,直径1~5 cm。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膀胱、肺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轮环藤季铵碱。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防己碱对照品、防己诺林碱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6∶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飞扬草(feiyangcao)
EUPHORBIAE HIRTAE HERBA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近圆柱形,长15~50 cm,直径1~3mm。表面黄褐色或浅棕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地上部分被长粗毛。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叶片椭圆状卵形或略近菱形,长1~4 cm,宽0.5~1.3 cm;绿褐色,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有3条较明显的叶脉。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蒴果卵状三棱形。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与归经】辛、酸,凉;有小毒。归肺、膀胱、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通乳。用于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牙疳,痢疾,泄泻,热淋,血尿,湿疹,脚癣,皮肤瘙痒,产后少乳。
【化学成分】全草含无羁萜,β-香树脂醇,三十一烷,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赛酮,菠菜甾醇,豆甾醇,蒲桃醇,槲皮素。叶含没食子酸,槲皮苷,杨梅苷。
【鉴别】取本品粗粉1 g,加水50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40 mL,3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飞扬草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槲皮苷对照品、没食子酸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榧子(feizi)
TORREYAE SEMEN
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 cm,直径1.3~2 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厚约1 mm。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主要化学成分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又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3 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30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榧子对照药材3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粉萆薢(fenbixie)
DIOSCOREAE HYPOGLAUCAE RHIZOMA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 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肾、胃经。
【功能与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化学成分】根茎主含薯蓣皂苷,尚含纤细薯蓣苷,薯蓣皂素毒苷A,山萆薢皂苷,约诺皂苷,托克皂苷元-1-葡萄糖苷等皂苷。薯蓣皂素毒苷是杀虫成分。从根茎中分离得到的苷元有:薯蓣皂苷元,托克皂苷元,雅姆皂苷元,约诺皂苷元,考盖皂苷元和衣盖皂苷元。
【鉴别】(1)取本品粉末0.5 g,加甲醇25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萆薢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2 g,加2mol/L盐酸50mL,加热回流4 h,放冷,滤过,残渣用水洗至中性,80℃烘干,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3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萆薢对照药材1.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铁帚清浊丸,国药准字Z20025209)
粉葛(fenge)
PUERARIAE THOMSONIIRADIX(www.zuozong.com)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长12~15 cm,直径4~8 cm;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体重,质硬,富粉性,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
【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化学成分】根含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元-4',7-二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6-O-丙二酰基)-葡萄糖苷,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葛根素木糖苷,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4'-O-葡萄糖基葛根素,葛根酚,葛根苷A、葛根苷B,羽扇烯酮,β-谷甾醇,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尿囊素,广东相思子三醇,大豆皂醇A、大豆皂醇B,葛根皂醇C、葛根皂醇A和葛根皂醇B。
【鉴别】取本品粉末0.8 g,加甲醇10 mL,放置2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二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枫香脂(fengxiangzhi)
LIQUIDAMBARISRESINA
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树脂。7、8月间割裂树干,使树脂流出,10月至次年4月采收,阴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断面具光泽。气香,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平。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止血。用于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化学成分】枫香树脂含阿姆布酮酸,阿姆布醇酸,阿姆布二醇酸,路路通二醇酸,枫香脂熊果酸,枫香脂诺维酸。
【鉴别】取本品粉末0.2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20 min,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枫香脂对照药材0.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6∶2∶3∶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蜂胶(fengjiao)
PROPOLIS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 L.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季从蜂箱中收集,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团块状或不规则碎块,多数呈棕黄色、棕褐色或灰褐色,具光泽。20℃以下质脆,30℃以上逐渐变软,发黏性。气芳香,味苦,有辛辣感。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收敛生肌。用于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肤皲裂,烧烫伤。
【化学成分】蜂胶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芦丁,白杨素,高良姜素等。含烯、萜类化合物有α-蒎烯,α-诂钯烯,α-雪松烯,α-依兰油烯,杜松烯,鲨烯,异长叶烯,石竹烯,荇草烯等。蜂胶中所含的酸类化合物有咖啡酸,茴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异阿魏酸,桂皮酸,3,4-二甲氧基桂皮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等。
【鉴别】取本品粉末0.5 g,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杨素对照品、高良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丁酮(9.4∶0.3∶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佛手(foshou)
CITRISARCODACTYLIS FRUCTUS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 cm,宽3~7 cm,厚0.2~0.4 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和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化学成分】成熟佛手果实中含柠檬油素,6,7-二甲氧基香豆精,3,5,8-三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柠檬苦素,胡萝卜苷,β-谷甾醇,对-羟基苯丙烯酸,棕榈酸,琥珀酸,还含痕量的香叶木苷和橙皮苷。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无水乙醇1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三氯甲烷-乙醇(49∶4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胃得康片,国药准字Z20026630)
茯苓(fuling)
PORIA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性状】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片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化学成分】菌核含β-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茯苓新酸,茯苓酸甲酯。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鉴别】(1)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醚5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4∶1)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2)取本品粉末2 g,加乙醚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铁帚清浊丸,国药准字Z20025209)
浮萍(fuping)
SPIRODELAE HERBA
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L.) Schleid.的干燥全草。6~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为扁平叶状体,呈卵形或卵圆形,长径2~5 mm。上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偏侧有1小凹陷,边缘整齐或微卷曲。下表面紫绿色至紫棕色,着生数条须根。体轻,手捻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
【化学成分】从浮萍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芹菜素,木犀草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水犀草素-7-O-葡萄苷,这4种化合物是紫萍的主要化学成分。
【鉴别】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放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浮萍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6∶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附子(fuzi)
ACONITI LATERALISRADIX PRAEPARATA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 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 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性状】盐附子 呈圆锥形,长4~7 cm,直径3~5 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 cm,宽0.9~3 cm。厚0.2~0.5 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 cm。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化学成分】附子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海帕乌头碱(次乌头碱),其次为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乌头碱,川乌头碱甲,川乌头碱乙,尼奥灵,宋果灵,附子灵,北乌头碱,单乙酰塔拉胺,乌头生布碱A,乌头生布碱B,去甲猪毛菜碱,棍掌碱,惰碱,禾布碱A,禾布碱B,杰沙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氨试液3 mL润湿,加乙醚25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二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单酯型生物碱)。再取新乌头碱对照品、次乌头碱对照品、乌头碱对照品,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双酯型生物碱)。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20 min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盐附子在与新乌头碱对照品、次乌头碱对照品和乌头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黑顺片或白附片在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