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秘大便异味:脂泻、吸收障碍和胰腺疾病的表现

探秘大便异味:脂泻、吸收障碍和胰腺疾病的表现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脂泻是指大便中含有异常多的油脂。确实,持续性脂泻往往是吸收障碍综合征的信号。吸收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充分吸收的疾病。胆管堵塞可能会导致大便中油脂过多,因此,导致大便颜色苍白的疾病有时候也会导致脂泻:胆囊、肝脏或者胰腺的疾病或癌症。近年来,我国胰腺炎发病率上升,胆结石导致胰腺炎占发病人群50%以上。对乳糜泻病人应严格、长期地食用无麦胶饮食。

探秘大便异味:脂泻、吸收障碍和胰腺疾病的表现

油腻、难闻的大便

如果发现漂浮在水面的大便表面有一层油脂、多泡、有臭味,那么情况是典型的脂泻表现。

脂泻是指大便中含有异常多的油脂。这种油腻、恶臭的大便可能是炎症性肠病的表现,或者说明吃了太多脂肪丰富的食物,而且或者身体无法吸收脂肪。确实,持续性脂泻往往是吸收障碍综合征的信号。吸收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充分吸收的疾病。

胆管堵塞可能会导致大便中油脂过多,因此,导致大便颜色苍白的疾病有时候也会导致脂泻:胆囊、肝脏或者胰腺的疾病或癌症

谁都不想去闻大便的气味,但我们希望各位平常应该检查一下大便的气味。

如果捏着鼻子以为“大便臭是很自然的事”,就会漏掉来自肠内的重要信息。

就像大人的大便并非黑色或褐色的一样,大便臭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比方婴儿的大便就有甜酸的气味,绝对不是臭的。

大便气味的主要成分,是吲哚(indole)、粪臭素、硫化氢、胺、乙酸、丁酸等。其中会产生类似粪便恶臭的是吲哚、粪臭素。

这是蛋白质被肠内细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质。换句话说,如果在饮食方面偏向欧美式,而摄取大量的高蛋白质时,大便就会变得很臭。

总之,大便臭是肠内环境恶化的最佳证据。希望读者要牢记这一点。

威尔斯菌或大肠菌等坏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形成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

当大便看起来有些油腻的感觉的时候就要注意是不是胰脏有问题。因为胰脏是分泌消化脂肪的酵素的器官,当胰脏有疾病以致脂肪消化酵素分泌不够的时候,会引起脂肪的消化的不够完全,大便看起来就会有油腻的模样。

人体的胰脏担负着消化脂肪的重任,但是对于胰脏,人们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够。“五脏六腑”里没有胰脏,可见地位卑微,体检单里没有它,可见它的健康状况少有问津,胰脏不过像一只不能再质朴的小“葫芦”隐身于人体器官最靠后背的角落,分泌帮助人体消化的腺液,尽管它离胃最近,可是立功的永远不是它,小兄弟:胆,站在它的前面。

但是,这把小葫芦的使命可是特别艰巨。它的存在与生命息息相关。它的腺液中好几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起着主角的作用,尤其对脂肪的消化。如分泌高糖素、胰岛素、胃泌素、胃动素。除了参与消化吸收物质之外,还负责调节全身生理机能。

它默默无闻,饱经忧患,体积不大,却储藏人体平时过剩的脂肪,以防一旦脂肪供应不足。它吃苦耐劳,当脂肪大举进入超过它腺液供应的能量,它万分焦急,拼命工作。尽管如此,人类越来越不愿为它少吃一口脂肪。(www.zuozong.com)

它迅速分泌大量腺液,试图供给超负荷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可是,无论如何,胰管也一时支付不了这么多胰液,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原来胰管就不太畅通,胰液就会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如果再加上酒的刺激,腺液的泛滥就更是溃不能收。它终于患上了胰腺炎

造成腺液引流不畅、反流而使胰腺发炎的,胆结石是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胰腺炎发病率上升,胆结石导致胰腺炎占发病人群50%以上。

胰腺一旦被累垮,得了炎症,糖尿病就可能如入无人之境。

在临床上,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绝大多数有暴饮暴食的经历。因此,荤素搭配,饮食合理,不得不老调重弹,人们实在需要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因高脂血症引起胰腺炎的人,也应该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的饮食。

胰腺有病时常不声不响,会让人消瘦、脂肪泻、上腹部或轻或重,呈连续性地疼痛,吃完饭后疼痛加重,或者后背疼痛。

【察颜观色健康贴士】膳食调补吸收不良

消化吸收不良的病人,由于腹泻、腹痛、消瘦、贫血及全身性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饮食调养对改善上述症状,促进病人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供给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由于长期慢性病程,机体消耗大,应供给充足的热能,以防止体重继续下降。可供给高蛋白、高热能、低脂、半流质饮食或软饭,蛋白质100g/天以上,脂肪40g/天,总热能为10460千焦/天(2500千卡/天),选择支付含量少且易消化的食物,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或要素饮食及匀浆饮食,以保证热能及正氮平衡。

2.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除食物补充外,必要时补给维生素制剂。结合临床症状,重点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等。

3.注意电解质平衡。严重腹泻时电解质的补充极为重要,早期可静脉补充。饮食中给予鲜果汁,无油肉汤、蘑菇汤等。缺铁性贫血者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口服铁剂。

4.少量多餐。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既保证足够营养,又不致加重肠道负担。在烹调上尽量使食物细、碎、软烂、以煮、烩、烧、蒸等方法为宜,避免油煎、油炸、爆炒等,以减少脂肪供给量。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想方设法提高病人食欲。每日以6~7餐为宜。

5.为保证营养供给,对食欲不振的病人可用代替性治疗。口服要以素食,全营养制剂为主,以补充营养。

6.免麦胶饮食。对乳糜泻病人应严格、长期地食用无麦胶饮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