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大便可能的健康警示

红色大便可能的健康警示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看到自己红色的大便可能提示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而红褐色大便发炎性肠病变,小肠肿瘤。血便往往是结肠息肉的唯一健康警示,结肠息肉可能会恶变,或者息肉本身就是癌肿。血样大便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甚至是有寄生虫的信号。另外,红色的大便还可能是炎症性肠病的表现。此外红色大便也可能是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如钾片和某些抗生素。而在导致红色或茶色大便的消化道系统出血的病变中,痔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红色大便可能的健康警示

红色或茶色的大便

红色或茶色的大便可能意味着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不过也可能只是因为你吃了或喝了大量红色东西的无害表现。

我们偶尔会看到红色或茶色的大便。不过,看到自己红色的大便可能提示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幸运的是,这种红色警报有时候只不过是虚假警报。你所看到的可能确实是血液,是严重疾病的信号,也可能是你吃了或者喝了大量红色东西的无害表现。甜菜、西红柿汁、红色明胶以及红色水果刨冰都可能是导致红色大便的元凶。

鲜红色血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如直肠癌、痔疮、肛部肿瘤、肠结核、直肠息肉、肠伤寒、肛门裂伤及局部肠炎等。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红色大便,如利福平、肝素酚酞等则不必紧张。而红褐色大便发炎性肠病变,小肠肿瘤。

如果发现大便上、卫生纸上或便池中有鲜红色的线条或斑块,医学上称为便血,可能说明有出血性痔疮或肛裂,或者其他直肠或肛门损伤。这些损伤可能是由于分娩、便秘、肛交或者物体插入直肠中导致的。

红色大便除了可能是痔疮和肛裂的表现,还提示胃肠道的问题。如果大便颜色鲜红,说明下消化道有问题,特别可能是结肠的问题。例如,便血可能是憩室炎的表现,当结肠中的小憩室受到刺激或者感染后就会发炎。憩室炎还会导致疼痛和压痛,疼痛部位往往在左下腹部。如果大便呈深红色,问题可能出在上消化道。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小肠。

血便往往是结肠息肉的唯一健康警示,结肠息肉可能会恶变,或者息肉本身就是癌肿。

血样大便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甚至是有寄生虫的信号。另外,红色的大便还可能是炎症性肠病的表现。炎症性肠病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腹泻、痉挛、恶心、体重下降等。

此外红色大便也可能是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如钾片和某些抗生素。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溃疡,溃疡会继发出血。

总的来说,任何导致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都可能导致红色大便或者血便。

而在导致红色或茶色大便的消化道系统出血的病变中,痔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锻炼: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踢毽子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有运化瘀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的作用。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痔疮。为防止大便秘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也可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调配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顽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因长期服用泻药不仅可以使直肠血管充血扩张,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长期灌肠,会使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而有利于痔疮的发生。因此若患有顽固性便秘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正确治疗。

3、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疮疖、脓肿。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5、其它:腹压增高,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临床上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肿瘤压迫腹腔内血管,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肝硬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可致肛门直肠血管扩张,而引起痔疮,此时应首先治疗肝硬变。不应急于治疗痔疮,因为肝硬变缓解后痔疮症状是可以改善的。(www.zuozong.com)

预防痔疮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去做,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状减轻,减少和防止痔疮的发作。

【察颜观色健康贴士】 预防肛肠疾病的小窍门

防痔小窍门

1、收缩肛门:每天有意识地做3-5次肛门收缩,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按摩肛门:肛门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的发生。

3、便后坐浴:坐浴是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和消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须坐浴,坐浴时先用热气熏,待水温适中时,再将肛门会阴部放入盆内洗涤坐浴,每次20分钟左右。坐浴可用温热盐水、中药祛毒汤或1:5000高锰酸钾液等。4、痔疮术后活动:一般讲手术创面较大,而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间,应尽量少走路,这样可避免伤口边缘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肿,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3个月左右不要长时间骑自行车,以防愈合的创面因摩擦过多而引起出血。

防肛裂小窍门

1、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现大便燥结时,切忌努责排便,而要用温盐水灌肠或开塞露注入肛内润肠通便。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症,以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3、用肛门窥器作检查时,切忌使用窥器粗暴操作,损伤肛管。

4、及时治疗引起肛裂的各种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防止肛裂发生。

5、要少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过精,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6、凡有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病要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7、对有肛管皮肤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溃疡。

8、对患有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者,要尽早治愈,防止诱发肛裂。

9、作肛门直肠指诊时,忌粗暴用力,以免损伤肛管。

预防结肠息肉小窍门

经常运动,增加运动量可以使肠道更规则的蠕动和减少肠胃胀气,易反复发作,近年国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钙有助防治结肠息肉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