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背与驼背
背部弯曲可能是脊柱侧凸的表现,脊柱侧凸也就是脊柱向旁边弯曲。而驼背则是背后出现隆起。虽然二者有所不同,但都是脊柱不健康的表现。
背部弯曲可能是脊柱侧凸的表现,脊柱侧凸也就是脊柱向旁边弯曲。通常,这种弯曲总是首先由他人发现的,在弯腰的时候脊柱的弯曲最为明显。有时候,患有脊柱侧凸的人会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如照镜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一侧的肩膀或者一侧臀部比另一侧高。很多人的脊柱侧凸是在儿童期首先出现的,这种脊柱的畸形也可能在成年后才出现,或者在成年后会恶化或更加明显。成年后出现的脊柱侧凸主要是支持脊柱的结构磨损和脓裂而导致的,是衰老的另一个信号;或者,也可能是退化性关节病导致的。不论原因何在,脊柱侧凸都有可能导致走路困难和疼痛。
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的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病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体操疗法、电刺激疗法、牵引疗法、石膏矫形治疗及支具治疗等。而侧弯在青春期发展较快,cobb角在40°以上的特发性侧凸,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僵硬型先天性侧凸,均应给以早期手术治疗。现重点将非手术治疗介绍如下:
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疗效尚有争议。但根据作者对20°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矫正体操治疗结果,治疗组侧凸消退率为29.6%,比没有治疗,单纯观察组的消退率明显高。矫正体操的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牵引凹侧的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目的。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儿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无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结合应用。因此,体操疗法仍为一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其他因制动引起的废用性改变。下面介绍作者编制的一套矫形体操。按患者不同情况可选择其中几节重点练习。
全套体操共九节:
1、前、后爬行 患者肘膝卧位,用肘膝向前及向后爬行。
2、左、右偏坐 患者跪位,双手上举,先臀部向右侧偏坐(a),然后再向左侧偏坐(b、c),反复交替练习。
3、头顶触壁 患者俯卧,鼻朝地,双肩外展,双肘屈曲,双手向前,使头尽力前伸,用头顶触墙壁,然后头缩回,再以头顶触壁,反复练习。
4、双臂平伸 患者俯卧,双手枕于额前,双手臂渐渐抬起离开地面,向前伸直,然后双手再回额前,如此反复练习。
5、仰卧起坐 患者仰卧,双臂上伸平放垫上,然后仰卧起坐,躯体屈曲,双臂前伸,双手触及趾尖,然后再慢慢双臂上举回至仰卧位。
6、下肢后伸 患者俯卧,双肩外展,双肘半屈曲,双手掌平放垫上,双下肢后伸,从垫上抬起,左、右腿上、下交叉呈剪式运动。
7、双腿上举 患者仰卧,双手枕于头下,双下肢半屈曲,双足平放垫上,然后双下肢上举,两腿前后交替作剪式运动。
8、深吸慢呼 患者仰卧,双上肢平放身体两侧,手掌向上,双下肢半屈曲,双足掌平放垫上,用鼻孔深吸气,使胸廓扩展,然后作轻呼呼声,将气慢慢由口吐出。(www.zuozong.com)
9、挺拔站立 患者双足平行靠墙站立,使双肩及髋部紧贴墙壁,使头颈及脊柱尽力向上挺拔。
你可曾注意到有些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走路时驼着背,背部有一个又大又圆的隆起?这种畸形通常叫做“老年人贵妇人驼背”或者“寡妇驼背”,医学上称为驼背(脊柱后凸)。脊柱侧凸的脊柱看起来是向侧方弯曲,而脊柱后凸则不同,患者的身体看起来是往前弯。脊柱后凸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因久站久坐,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致的骨骼畸形。
驼背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表现。遗憾的是,骨质疏松症没有早期健康警示,它的第一个特征可能就是驼背、或者骨折或髋部骨折。驼背也可能是结核病、脊柱肿瘤、脊柱损伤或者退行性关节炎的表现。
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是死亡风险增大的健康警示。50岁以上发生髋部骨折的人中,近四分之一的人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很多存活下来的人也由于不能走路而需要长期的护理。
【察颜观色健康贴士】预防和治疗青少年驼背
青少年驼背的原因,多是由于伏案时间过长,坐姿不端,久坐伤骨所致,目前我国学生学习负担重,作业多,压力大,伏案时间长,脊椎骨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学生骨骼带有很强可塑形性,日久极易造成“驼背”。
青年人发生驼背不仅影响体形美,而且还会影响心肺发育,容易疲劳,不能耐受长时间的站立劳动。下面介绍几种矫正驼背的方法:
1.睡硬板床。上床后仰卧,在脊背下垫枕头,使头向后仰。坚持15~20分钟。早晨起床前再重复一遍。
2.俯卧床上,双手后伸,躯干向后伸直至胸壁离开床面,然后放松回位。重复20~3O下,每天2~3次。
3.坐在椅子上,使整个背、腰和臀部紧贴椅背。两手在椅背后互握,手心向后。然后尽力将双肩后挺,头部略向后仰。保持这种姿势10分钟。每天6~10次。
4.并腿站立。两手持体操棒放在背后肩胛骨水平处,做挺胸与松弛交替动作。也可做腹背运动和左右转体动作。
5.分腿站立,两手在身后握体操棒。用力向后上方振臂,同时抬头。
因不良姿势形成的轻症圆背,只要按上述方法坚持不懈地锻炼,一般能达到矫正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