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

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查髋关节局部压痛,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把有计划的运动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有可能使膝,髋关节骨关节炎静止不发展,甚至发生逆转。目前尚无依据证明应用NSAID,即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对骨关节炎有长期疗效。关节内注射激素对关节有炎症表现的病人有效,而且应间断注射。如所有保守治疗均无效,必须考虑外科治疗,如椎板切除术,切骨术,全关节置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

“吱吱响”的膝盖

膝盖有没有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如果没有疼痛的话,吱吱响的膝盖可能是某些良性的暂时性的机械失调,不过也有可能是骨关节炎的信号。

暂时的机械性失调常见关节的软组织(髌骨)有些轻微的方向不正,摩擦临近的组织;或者可能是那些像橡皮一样的软组织,比如肌腱和韧带,暂时的脱位之后又迅速弹回;或者和指关节爆响类似,在润滑关节的滑液中正常存在的小气泡爆开了。

不过,发出噪声的膝盖也可能是骨关节炎的信号。膝盖的骨关节炎以及其他问题更常见于女性,往往在更年期前后出现,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骨关节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原发性骨关节炎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受累关节一般为负重关节和活动频繁的关节,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常于晨间发生,稍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因关节磨擦而疼痛加重。另一症状是受累关节活动不灵便,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感觉关节僵硬,要经过一定时间活动才感到自如。气候变化常促使症状发生。数个关节可同时受累,但不象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全身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检查受累关节可有轻度肿胀,活动关节时有磨擦声或喀喇声,病情发展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本病症状和X线征象不成正比,按受累部位不同,症状亦有所不同。

1、手指关节的退行性变表现在远端指间关节的结节好发于中指和示指,近端指间关节的结节较少发生,常被误认为类风湿小结,第一掌指关节的退行性变可引起腕关节桡侧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的掌指关节很少累及。结节的发生与遗传及性别有关,女性多见,大多无明显疼痛,但可有活动不便和轻度麻木刺痛,并可引起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及偏斜畸形,部分发展较快的病人(常发生在过度用力者),可有急性红肿疼痛表现。

2、膝原发性骨关节炎影响膝关节最为常见。患者常诉关节有喀喇音,走路时感疼痛,休息后好转,久坐久站时觉关节僵硬,走动及放松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症状时轻时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别。关节肿大常由骨质增生,亦可由少量渗液所致,急性肿胀提示关节腔内出血。病情进展时膝关节活动受限,可引起废用性肌萎缩,甚至发生膝外翻或内翻畸形。

3、脊柱脊柱有两套关节装置,即椎间盘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在颈椎2~7尚有钩椎关节。原发性者多由于中年后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脱水、致椎间隙狭窄,骨质磨损有骨赘增生,大多无临床表现,如有症状亦轻重不一,多数为慢性病程,但有时因损伤、举重、突然活动脊柱等外因而导致急性发作。在颈椎,钩椎关节边缘的骨赘可使颈神经根穿离椎间孔时受挤压而出现反复发作的颈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动欠灵等。椎体后缘的骨赘可突向椎管而挤压脊髓,引起下肢继而上肢麻木、无力,甚而有四肢瘫痪。椎动脉受压时可出现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胸椎的退行性变较少发生。在腰椎,腰4~5,腰5~骶1是最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之处,主要症状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常于扭伤、抬重物、弯腰用力后发生,体检局部压痛,直腿高举试验阳性,可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脊柱的继发性骨关节炎多由于脊柱先天性畸形、侧凸、骨折和骨结核等引起。

4、髋关节的原发性骨关节炎在我国较为少见,往往是全身退行性关节病的一部分,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多于女。继发性者常由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后缺血性坏死,或先天性髋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髋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甚至膝部上方,开始于活动及负重时发生,进而疼痛转为持续性,走路跛行,当病情发展严重时,髋关节屈曲内收,代偿性腰椎前凸,此时可有严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检查髋关节局部压痛,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

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有多数关节累及,常影响指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阶段,有时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急性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保持。

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大症多见于老年男性,骨赘大量增生,有时融合一起,临床症状不若X线表现严重,病人诉述轻度疼痛和关节强硬感,但能保持较好活动。X线诊断有三项标准:连续四个椎体前侧部位钙化或骨化;无严重的椎间盘病变;椎体边缘硬化;有时可见脊柱外钙化,尤其是鹰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见大的骨刺。骨关节炎大多发病缓慢,关节软骨退形性变为主,大多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极小数形成功能障碍。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最主要的治疗是休息,特别强调受累关节充分休息。一旦关节炎症状消除,应尽快恢复受累关节锻炼。 (www.zuozong.com)

锻炼有助于保持软骨组织健康和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并能增加肌腱和肌肉的应力吸收。每天进行伸展运动非常重要。制动一段不长的时间就可加重骨关节炎的进展,并使之恶化。把有计划的运动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有可能使膝,髋关节骨关节炎静止不发展,甚至发生逆转。应保持休息和锻炼之间的平衡,日间每4~6小时要休息一下,以便软骨能吸收关节液中的水分和营养。

目前尚无依据证明应用NSAID,即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对骨关节炎有长期疗效。醋氨酚最大剂量为1g,每日4次,能有效镇痛,且比NSAID更安全。在疼痛反复发作或炎症体征明显时,可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能有效地缓解症状。COX-2抑制剂能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副作用较小,处于最后的研究阶段。当支持患病关节的肌肉受牵拉而引起疼痛时,肌肉松弛剂通常可提供暂时的疗效(一般均给予小剂量)。一般不要给病人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激素对关节有炎症表现的病人有效,而且应间断注射。药物治疗在最佳的治疗计划中占次要地位,其比重约占整个计划的15%。透明质酸,滑膜液中一种正常的生理成分,已被证实治疗膝关节炎有效,在临床,放射学及实验室指标中均获得明显改善。

如所有保守治疗均无效,必须考虑外科治疗,如椎板切除术,切骨术,全关节置换术等。在脊柱,膝,第一掌指骨关节炎,不同的支持器可使其减少负重,但必须继以特殊训练。其他辅助治疗有经皮神经刺激和局部摩擦(如用辣椒素)。而用于保护软骨或软骨移植的实验性治疗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多种原因都可能造成骨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远离骨关节炎的困扰,就要从多个方面做好预防保健

1、患者教育:自我行为疗法(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适量活动,避免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肥,有氧锻炼(如游泳自行车等),关节功能训练(如膝关节在非负重位下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肌力训练(如髋关节OA应注意外展肌群的训练)等。

2、物理治疗: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

3.、行动支持:主要减少受累关节负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变负重力线:根据OA所伴发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以平衡各关节面的负荷。

【察颜观色健康贴士】 骨关节炎患者适合做的运动

1.游泳是一项比较适合的全身性健身运动。这项运动对全身关节基本没有压力,却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肌肉发达有力,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在对关节没有损害的前提下,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非常适合骨关节炎患者。这项活动可每天进行,每次游程不要过长,不要使身体过度劳累。

2.散步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活动。最好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的环境。平时出行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则以步当车,也是锻炼的好时机。步行要达到健身的目的,需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l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没有心悸、气促之感。

3.腿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对膝关节炎和髋关节炎病人很有帮助。平时在家中看电视时可以这样做运动:坐在椅子上,腿伸直和地面成30度角,脚尖绷直保持10秒,然后脚尖翘起,也保持10秒,使小腿肌肉有紧张感,然后放下腿,放松。这样脚尖交替绷直、翘起、放松,就会锻炼腿部肌肉。每天上下午各做15分钟,坚持锻炼,改善关节的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