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率及利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利率及利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率及利息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的货币金额的比率。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利率及利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利率利息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的货币金额的比率。表明了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货币的利息水平。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多年来,经济学界一直对利率一概念存有争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则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则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利率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很多种类,在这里我们只简单列举几种:

1.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2.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日利率、月利率与年利率;

3.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4.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

5.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虽然划分界限很明显但实际运用中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其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例如:5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4.14%,这一利率就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也是长期利率。

影响利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

利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

一、利息的概念(www.zuozong.com)

利息即资金所有者借给国家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的来源是得到本金的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其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1-利息税)。通常的利息是年息、月息、日息三种,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

二、影响利息的因素

利息本身有数量上的限制。但它不能为零更不能是负数,因为它是贷款人放弃了能够增殖的货币资金将其借给放款人去盈利,而放款人又不能将其收入的全部以利息的形式交给贷款人,所以限制了利息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资本的平均利润﹥利息﹥零。所以,利息的收入受平均利润率、市场竞争、借贷资金供求情况、借贷时间长短、国家利率水平、国家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三、利息出现的三点原因

1.代替性投资,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2.预期的通胀。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金钱会大幅的缩水。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延迟消费,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利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的减少资金的占压量,而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

2.所有企业若节约利息支出,将其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将提高经济成长的效率

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

4.政府可将利息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例如:中央银行的调息和国家发行国债的行为。都是为了调节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