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构成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概念划分
从广义上来说,因为金融工具是资金缺乏者向资金剩余者借入资金时出具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票据或者证券。所以在金融市场可以买卖,作为交易对象,又称为“金融商品”。对于持有者而言可作为金融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决定其“价格”。
从狭义上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定义如下:“一项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
接下来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定义,我们对其中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和“权益工具”作如下说明:
1.金融负债泛指如下任何一项负债:
①合约规定的不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企业交换金融工作的义务;
②合约规定的转移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另一企业的义务。
2.金融资产泛指:
①现金;
②另一个企业的权益工具;
③合约规定的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另一企业金融工具的权利;
④合约规定的从另一企业收到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3.权益工具是金融工具中形成股权的一类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二、金融工具按其流动性的划分(www.zuozong.com)
1.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是指现代的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两种形式。可看作银行的负债,已经在公众之中取得普遍接受的资格,转让是不会发生任何麻烦的。这种完全的流动性可看作金融工具的一个极端。
2.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指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它们也具备流通、转让的特性;它们也被人们接受,但被接受的程度还要取决于这种金融工具本身的性质。
三、金融工具的特点:
1.风险性。具有风险性是各类金融工具的共同特征,但风险大小则与每类金融工具的设计有关。
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现金流风险和信用风险。
②流动风险:企业在筹资或偿付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不能履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承诺的风险;
③现金流量风险指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波动的风险;
④信用风险指金融工具一方不能履行责任而导致另一方发生融资损失的风险。
2.流通性。金融工具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是以其高度的市场流通性为基本前提,层出不穷的金融工具创新也将流通性作为设计的关键。流通性指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的可转让性。相对说来,基础金融工具有很强的市场流动性和随时变现性,期货合同、期权合同等衍生金融工具也具有较强的可转让性。
3.类型多样化。
金融工具类型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和手段设计的灵活性。近几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大金融机构几乎能够根据特定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衍生金融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几乎每个月都有一种新型合约产生,新的交易所也不断开张营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