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原产非洲东部,后经亚洲传入美洲,再传到欧洲。中国蓖麻由印度传入,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唐本草》(公元639)就有记载。长期以来都为零星种植,多栽培于大田、低山坡、宅旁或路旁隙地。采收蓖麻种子可榨油,油黏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在-8℃~-10℃不冰冻,在500℃~600℃不凝固和变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为化工、轻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油粕可作肥料、饲料以及活性炭和胶卷的原料。进入20世纪后,由于近代工业需要大量高级润滑油,蓖麻生产才迅速发展。
蓖麻油不能食用。经济价值高,它是药用泻剂;纺织、化工及轻工等部门用蓖麻油作助染剂、润滑剂、增塑剂、乳化剂和制造涂料、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
蓖麻油经浓硫酸处理使得到表面活性很好的硫酸酯(俗称土耳其红油)。蓖麻油脱水则可得到具有共轭双键的干性油脂。以不同的氢化条件处理蓖麻油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因此蓖麻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蓖麻油最接近纯化合物单酸甘三酯,在常见油脂中只有橄榄油(含80%左右的油酸)、红花油(70%以上亚油酸)和桐油(约含85%的桐酸)有此特点。
蓖麻油中不皂化物含量小于1%。维生素含量较低(0.05左右)。(www.zuozong.com)
蓖麻籽含油量高,由于用途不同,取油方法也不同。药用蓖麻油用水压机冷榨,温度不超过50℃,否则部分杂质会溶入油中而不能作药用。用冷榨所得的油,其饼粉碎后进行再次压榨或浸出制取的蓖麻油,供工业用。用螺旋榨油机直接压榨,或采用预榨-浸出所得到的蓖麻油只能作工业用油。
中国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地区都有分布。以华北、东北生产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其他各地多为零星种植。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状态的多年生蓖麻。
蓖麻是深根作物。北方大面积种植地区多在冬前深耕,风化土壤,以增加蓄水保肥性能。南方利用隙地播种。喜温,但种子发芽不需很高温度。种壳较坚硬,吸水较慢,春播宜早,当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也可育苗移栽。幼苗可耐零度左右的低温。北方蓖麻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并提高产量。多年生蓖麻也可宿根留种,越冬前砍去地上部,用土或农家肥覆盖,也可用稻草或薄膜防冻保暖。株行距以65~100cm为宜。1~6片真叶时摘去主茎顶芽,以促进侧枝生长发育。当大部分蒴果呈深褐色或黄褐色并开始出现裂纹时收获,也可分次采收。多年生蓖麻可连续收获10年左右。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叶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主要害虫有地老虎、棉铃虫、刺蛾和蓖麻夜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