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
1.选用良种。品种最好是脱毒薯种,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
2.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谷类、豆类、棉花、萝卜、大白菜等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为前茬,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3.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30cm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早春解冻后应及早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种。
4.施足底肥。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结合早春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一般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30~40kg。(www.zuozong.com)
5.切块催芽。春播每亩需种薯120kg左右,播前一个月将种薯放在温度15℃~20℃的黑暗环境中春化处理。播前20~25天将种薯切块,每块有1~2个芽眼,重量25~30g。种薯切块后用600倍多菌灵悬浮液冲洗切口表面淀粉,晾干后放在温度为15℃~18℃的室内用沙土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2cm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6.适时播种。春播马铃薯适宜播期2月下旬—3月上旬,若播种过早,幼苗易受冻害。播种过晚,薯块膨大时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地上部茎叶易徒长,影响块茎养分积累,导致严重减产,且薯块易感染病害烂薯,不耐贮藏。
7.合理密植。采用起垄宽窄行栽培,垄距1m、垄顶宽60cm、垄高15cm,一垄双行,宽行70cm、窄行30cm、株距25~30cm。开沟播种,薯块在沟内芽朝上摆好后,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3kg,对细土15~20kg顺沟均匀撒施,以防地下害虫。然后覆满沟土,镇压平整,每亩用72%都尔100ml或50%乙草胺120ml,兑水40~50kg均匀喷雾防治杂草,随后立即覆膜。
8.田间管理。⑴及时破膜。播种后20~25天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⑵中耕培土。结合追肥、浇水,分别在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块茎露出地面。⑶肥水管理。结合墒情,在齐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薯块迅速膨大期各浇水一次。结合浇水视苗情,在开花初期亩追施尿素10~15kg,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防田间烂薯和影响薯块贮藏。此外,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两次,每亩每次40~50kg,以防早衰。⑷化控。在现蕾开花期,对徒长趋势的田块,亩用15%多效唑20~25g,兑水40~50kg喷雾,控制徒长。⑸病虫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晚疫病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3次。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适时收获春播马铃薯不一定等到成熟后再收获,应视市场需求,掌握在高温和雨季到来前进行,收获应选晴天土壤干爽时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