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步 整合材料,凝聚思路,着手时多创新
窍门1 素材创新——多角度组合素材
多角度组合素材就是围绕主题选择多个素材,把这些与中心有着不同侧重关系的素材组合到一起来共同表现主题。这样选择素材颇有创意,也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在同学们常练和常考的作文中,素材的组合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有三种: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当然,很多文章也会有几种素材组合方式交叉并用。
一、并列式
并列式是作文素材组合方式中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的。并列展示素材,既能清晰有条理地展开作文思路,又能丰富作文内容,使文章层次清楚、内容饱满、阐述有力度。并列式主要分为时间并列、空间并列、人物并列和概念并列。
范例引入
沉默的父爱
考生
6岁
一个小男孩在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爸爸的拥抱,但是,没有。终于,孩子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
16岁
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紧拥着奖杯。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一顾。父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他紧拥着的奖杯,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了后台的老师。
昨天
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儿子一直注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色。父亲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又转过身去,缓缓离开。儿子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里含着泪花。
今天
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精彩评点
文章通过时间的推移,体现着同一个主题——沉默的父爱,使文章丰富、饱满、层次清楚,让父亲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一步步明晰、高大起来,这也是并列式素材组合的优势所在。
二、对比式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或物的对比分析,证明自己对某事或某个观点的看法,能使文章中心更鲜明、突出。这种素材组合方式的运用也比较广泛。
范例引入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
考生
火红的年代,艰苦的环境能够使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而安逸的、寂寞的环境,则使人变得死气沉沉,软弱悲观。不同的环境往往决定不同的人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一切反动派作斗争,他的生命闪烁着革命家改革开拓的雄浑气魄。
硬汉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汹涌狂放的大海面前,并没有退却止步,他顽强地与大海搏斗,劈波斩浪,最终向大海证明了“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是永远不能被打倒”的坚强和不屈。
他们如同搏击海浪的海燕,如同临寒独放的腊梅,在艰苦的环境中显现雄姿,绽放美丽。
倘若一个人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之中,胸无大志,日子平淡无奇,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环境所改变。
汪精卫,曾经的热血青年,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的封建统治,也有“宁付少年头”的志向,但由于他不跟随时代的步伐,后来反对革命,投降卖国,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民贼。
再如,清朝的八旗子弟在祖宗荣耀荫庇下,终日游手好闲,到了晚清,变得病态无能,不堪一击。不能适应环境的人,心智就会生锈,生命就会变得颓废残缺。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把握自己的航向,前进……
精彩评点
本文采用对比式的素材组合方式,先用毛泽东和《老人与海》的事例来写艰苦环境里所激发出的斗志,然后用汪精卫和八旗子弟的事例来说明过分舒适的环境会给人带来的毁灭。
三、递进式
递进的素材组合方式,即通过素材的展示,层次鲜明地讲述文章内容,能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作文中运用这种组合方式,不仅同学们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更有利于考场作文快速构思。
范例引入
门,其实开着
考生
考试受挫,心中抑郁。某个星期六,妈妈说去拜灵山大佛,求佛保佑我学习天天向上。本无去意,但一想到考试,我就难受,想着也去拜拜,希望佛可以显灵。
阴雨,长途颠簸,终于到站了。低矮的房子古朴素雅。寺内游人络绎不绝。环顾四周,有一尊笑得极开怀的佛像,人们不停地去摸它的身子,希望得到保佑。
我一直走着,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小门,镶嵌在墙里面。门很矮,红色的漆已开始剥落,估计有些年头了。门闩上锈迹斑斑,门链看上去却显得比较显眼,锃亮的,错杂地来回缠绕着,千丝万缕,恨不得把整扇门都封锁起来。我抽出裤袋里的两只手,想去推,但又在半空中停住了,是锁了的。我这样想,又将两只手放回口袋之中。站在门前,我注视着这门,正欲转身离开,一个尼姑出现在我眼前。
“为什么不试一试?”她微笑着问。
“没什么好试的。”我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谁说它一定是锁住的呢?”于是我转身,往回走,木讷地盯着她,她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我动手。我慢慢抽出手,用力推了一下粗糙的门面,门链利索地滑落到另一旁,光透了进来,眼前是一片碧绿的菜畦。“跨过这道槛,前面就是平原。”她拍了拍我的肩走开了。
……
精彩评点
本文递进安排素材,记叙去寺庙的一次经历,从而带给人生的启发和感受。作者由悲观、抑郁到自豪、欢愉的情绪的转变,也是作者心门由锁到打开的过程。
窍门2 素材创新——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法,即在话题作文中,根据古典名著、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新编法。比如编一则《坐井观天》的故事,告诉人们改变的好处。
范例引入
《坐井观天》完整版
考生
如果始终保守,你最终只会平庸地死去;相反,如果你打开了封闭的心扉,你的生活就会快乐、幸福、充实。
井里
我是一只生活在井里的老蛙,从来没想过到外面看一看,因为我认为反正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我整天无所事事,唯一的理想就是在这口井里慢慢地老死。
一天,一只乌鸦停在了井口上方,它劝我到外面去看一看,它说天空不仅仅只有井口那么大,外面的世界很美丽,也很精彩。
我被它的话震住了!
出井
乌鸦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耳边回响,我 产生了疑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外 面的天真的比井口还大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丽、很精彩吗?强烈的好奇心使我迫切地想离开这口井,到外边去看一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终 于皇 天不负有心蛙,我 出井了。
井外
我看见了天空,妈呀!它是那么蓝,那么阔!我充满了惊讶与羞愧,这时我才明白自己原来的世界是多么狭小!
我看见了太阳,它正照耀人间。
我看见了大地,它正在哺育万物。
我闻到了各种花芬芳的香味。
我闻到了各种草清新的气息。
我听见,蜜蜂嗡嗡地闹着。
我听见,虫子幸福地歌唱。
…………
有它们相伴,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饿了,捉几只小虫。
渴了,喝几滴露水。
热了,到水里游几圈。
困了,就在阳光下“呼呼”大睡。
有一天,正当我在田里捉虫子时,听到农民伯伯说:“青蛙可是益虫啊!它们每年要吃掉大量的害虫,拯救大片的庄稼。它们的功劳真不小呢!”
听了这番话,我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激动,这是我在井里永远都不会听到的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勤劳地捕捉害虫,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
再见乌鸦
我又看见了那只乌鸦,我俩兴致勃勃地聊起来。
“怎么样?外面的天空很大吧?”
“幸亏你当时劝我,要不然,我恐怕这辈子都是一只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谢谢你,是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只要你打开封闭的心扉,你就会生活得快乐、幸福、充实。改变你一生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冲破保守、打开封闭的心扉的结果啊!”乌鸦兴奋地说。
…………
精彩评点
“坐井观天”的寓言被考生演绎得趣味横生,形象深刻;短句的大量使用和段落的精美布局,加上散文诗化的语言,对阅卷老师又是一次记忆强烈的视觉美感和阅读美感的冲击;加上文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内容详略得当,小标题短小精悍,文末深化主题,获得高分自然不在话下。
窍门3 思路创新——巧设悬念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读者普遍的审美心理。如果有一个个悬念往复百折,给人以“山重水复”后“柳暗花明”的感觉,就能逐步满足读者的期待心理,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
以话题作文“亲情”为例,我们可以写一则故事,首先巧设悬念让大家都误以为哥哥是父母收养的,因为他在家里是主要劳力,而我却备受疼爱,最后揭开谜底:原来我是收养的,这世界上有比血缘之情更深的东西。
范例引入
哥是捡来的吗
考生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头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主要的劳力。
风轻轻地滑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唉!想起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娘捡来的,她就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又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索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来了……接走的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精彩评点
文章标题巧设悬念,引起读者对“哥”命运的关注。最后揭开谜底,汽车接走的不是哥,而是“我”,不但“全村人都愕然”,读者也为之震惊;突出娘博大仁爱的人格魅力,升华主题。
窍门4 思路创新——巧设伏笔
巧设伏笔就是指预先对出现的情节进行暗示,然后照应,使读者体会构思之妙。
以话题作文“感情与认知”为例,我们可以编写一篇小说,利用巧设伏笔法,在文章中间埋下一些读者难以察觉的伏笔,最后揭示谜底,让读者感受到伏笔,深感构思之妙。
范例引入
保姆与家教(www.zuozong.com)
考生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因为是教授,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哪!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忖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二十出头的做家教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的那种洋气,自己都三四十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画着……“哎哟!”毫无预警地,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是谁干的,好好的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是她!”好像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再等等,等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尔等生气时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精彩评点点评
这是一篇带有“欧·亨利式”的微型小说。文章巧设伏笔,比如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为故事发展提供合理的情节依据。
窍门5 结构创新——采用片段式结构
在作文中可以把各自独立的几个片段拼接成文,片段之间的连缀用小标题,或用序号等。这样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自由,形式新颖。
以话题“生命”为例,我们可以选取几个不同的人所展现出的不同的生命历程,组成一篇文章。
范例引入
让生命的火光照亮生活
考生
走好人生之路的第一步,便是为自己找到一盏合适的航标灯。
——题记
闲暇之时,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细细地吟诵每一篇小诗,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安静闲适的天地。
与李白对饮
李白又在品味令他爱不释手的美酒,尽管喝得正尽兴,但我还是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压抑,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嘛。作为知己,怎会看不出来呢?他边饮酒边诉苦“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鼻子一酸,深深地感悟到此时他心里的痛楚,泪珠儿直在眼眶里打转儿。我真的很担心我的朋友,他究竟该怎样解脱自己呢?“来,干杯,别太沮丧了。”他喝了一小口,便又摇头晃脑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说,我怎能不为朋友的大气所震撼呢?从他的身上,我读懂了君子之气,与他对饮之中,找到了前进的不竭动力。
与龚自珍共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很喜欢吟诵这样的诗句,诗人有博大的胸怀,他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之志,他的奉献精神使我感动,可以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不知他有没有想到,百年之后,有一位中学生会十分欣赏他的志向,与他共舞,时时激励自己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呢?
与普希金同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句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每当情绪低落或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我总会想起它,仿佛在大海的对岸,有一双大手在召唤着我勇敢地渡过去,又像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为失落的我指明前进的路。读它,让我更加勇敢;诵它,让我更加自信;品它,让我更加聪慧。我的“心儿也永远向往着未来”,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丁点儿的可能。我知道,普希金将与我同行,他会告诉我许多人生哲理,我的前行之路尽管崎岖,但终究会走得平安。
无论是在青草含露的清晨,还是在残阳似血的黄昏;无论是在艳阳高照的晴日,还是在阴雨绵绵的雨季,诗篇都是我最亲密的伴侣。它教会我坚强,告诉我大义,让我徜徉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世界,让我流连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人间仙境,让我感动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绵绵情意,让我忘情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感慨。是诗充实了我的大脑,照亮了我的人生旅途。
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进取之心,要有奉献之心,要有永不言弃的追求之心……在有光的日子里,我非常愉快,因为有它在,我的希望便在……
精彩评点
文章取材别具一格,用动人的诗篇打造出有光的日子,让人在耳目一新之中,受到鼓舞与感召,立意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让人佩服。较好地运用象征的手法,用生命的火光象征人生的自信,以自信的诗篇为线串联起自我的感悟,以三个新颖巧妙的小标题自然连缀李白、龚自珍、普希金的事例,可谓构思精巧;并以此拓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使文章厚实而凝重,启人深思。文章如行云流水,婉转自如,以诗一般的语言,把自我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来。
窍门6 文体创新——运用日记、书信等文体
利用日记、书信等文体写考场作文,既可以记叙事件,又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更好地抒发感情,同时也使文章形式更新颖。
以“参观 ”为例,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将参观的事件过程写下来,这样可以让读者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参观,有身临其境之感。
范例引入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考生
月
日 晴
清明节这天,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实验东路,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背着腰,弓着背,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把国民党的旗帜换成五星红旗;有的吹着号,仿佛是在吹奏胜利的凯歌。浮雕左右还有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欣慰吧!
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它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顶上有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
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遗像和照片,但大部分是遗像,小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根据印象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我看到这儿,好像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想: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幸福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精彩评点
观察顺序、写作顺序明确。“革命烈士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这一句点明了主题,深化了中心思想。
窍门7 文体创新——运用调查报告、新闻采访等“另类”文体
如果同学们对某些特殊文体比较熟悉的话,也可以发挥这一专长,选择另类文体写考场作文,如调查报告、新闻采访、广告文案、诊断书等,这样的文体有利于拓展写作的空间,使文章与众不同。
以考题“信任”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新闻采访的形式组合材料,揭示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值得珍惜。也可以采用剧本形式,演绎一个由不信任导致的风波,最后通过信任解决问题的故事。
范例引入
信任告诉我
考生
信任,信任无处不在:自行车存在车库里,靠的是信任;银行向人民贷款,靠的是信任。
有了信任,社会才能发展;有了信任,社会才能进步;有了信任,企业才能成功。下面请欣赏几个关于信任的小采访录。
采访一:老板的信任
背景:M国的一大饭店中,有一位L老板,他为人开朗、幽默、大方。
人物:我(记者)、L老板。
我:L 老板,您好!我是一名记者,我想问您几个问题,可以吗?
L 老板:当然可以!
我:我路过了您还未修好的仓库,我看见里面已经放了一些十分珍贵的货物,如鱼翅、燕窝、海参等,难道你就不怕被人偷走吗?
L 老板:被偷走,这不可能,怎能发生这种事情?我们这是一个十分守信用的国度,如果你在路上丢了东西,只要你回去找,就一定能找到,不会有人拿,所以我对每个人都十分信任,怎能丢东西呢?
上面这个例子表明,L老板不怕贵重物品丢失,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采访二:客户 的信任
背景:某市的一家托运公司,生意十分火爆。
人物:我(记者)、H老板。
我:H老板,您好!为何您的托运公司生意如此火爆?
H老板:客户信任我们,他们把货给我们,让我们送到他们想送到的地方去,我们以诚实、守信回报客户,所以生意十分红火。
上面这个例子表明,在商业社会的今天,诚实、守信是一个公司生存的根本。
信任告诉我,在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值得珍惜!信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尊重、友好,它就对你甜蜜微笑;你对它玩小聪明,它会对你严厉惩罚,不给你应有的回报!
精彩评点
作者视角独特,采用新闻采访录形式巧妙地组合材料;文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引人入胜,主题深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值得珍惜”,给人以警醒。
窍门8 文体创新——小说剧本体
善于编故事的同学不妨采用小说、剧本等文学体裁来写考场作文,运用这些体裁不仅能发挥写作上更大的潜能,也能让你的作文更有创意和吸引力。
以考题“善良”为例,我们可以将善良拟人化,将抽象的“善良”具体化,构成小说剧本体。
范例引入
善良归家
考生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疾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一阵烟似的跑了。)
(善良叹了一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
(远处有一辆宝马轿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
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 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
(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
(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的身边疾驰而来。权力上,善良似乎重新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说着慢慢地摇下了车窗。)
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待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
(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良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们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
精彩评点
本文以剧本的形式展开全文,做到了比较抽象的事物人格化和具体的事物抽象化的统一。剧本中的金钱、地位、权力虽是抽象的,但作者一联系生活实际就具体化了,形象鲜明突出。金钱、地位、权力抛弃善良的结局、时光老人的言行,再加上场外音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具有庞大的回味思索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