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攻弱避坚”的范例鄢陵之战,是晋楚最后一次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五月,晋厉公与齐鲁卫等国相约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时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连夜撤退了。
“攻弱避坚”的范例
鄢陵之战,是晋楚最后一次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
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五月,晋厉公与齐鲁卫等国相约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营前有大片泥沼。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分别为郑军和蛮兵,队列不整。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www.zuozong.com)
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共王眼睛受伤,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追击中晋下军将军韩厥数次几乎生擒楚王。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时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连夜撤退了。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