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歌唱与语言:紧密结合的艺术表现

歌唱与语言:紧密结合的艺术表现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歌唱是一种音乐与语言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活动。因为歌词的结构、歌词的韵律及感情变化、歌词的艺术风格、歌词的音节及句式结构、歌词语气的强弱变化和轻重缓急都会影响音乐作品的表现与发挥。语音就是由一定数量的母音和子音根据不同语音体系的规则组合而成的。

歌唱与语言:紧密结合的艺术表现

一、培养艺术表现能力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用优美嘹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和艺术表现的歌唱,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最终目的。因此,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首先从了解与熟悉、分析与理解歌曲作品做起:

1.要了解歌曲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特点,以及作品的时代与个人风格、民族与地区风格、体裁与形式风格。

2.要正确分析和理解歌曲作品的歌词内容,深入挖掘歌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特定意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感情。

3.要熟悉歌曲作品的曲调特点,熟读曲谱,准确掌握作品的音准、节拍、速度、力度、分句、换气,以及乐谱中标记的各种符号的含意。

4.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歌曲作品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及钢琴伴奏等音乐特点,去寻找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对作品的演唱要求。

5.要充分运用对歌曲作品艺术处理的各种手法,如整体构思、层次对比、艺术夸张、突出高潮等手法,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表现能力。

6.在全面了解和熟悉作品的创作意图与创作风格的前提下,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的歌词内容与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演唱基调、演唱风格、演唱身份、演唱意境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即可发挥歌唱技巧、歌唱语言、情感表现的综合表现能力,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正确地塑造歌曲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歌曲的意境和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培养艺术创造能力(www.zuozong.com)

声乐表演艺术贵在创新。歌唱者在演唱歌曲作品时,既是作品的忠实解释者,又要充分发挥歌唱者的创造个性,使歌曲作品通过不同的演唱创造,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艺术创造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尊重歌曲的原作。作者的原作给歌唱者对其作品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依据,在不违背原作的前提下,既要遵循作品的真实性,又要体现歌唱者的创造性,使歌唱者用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个性与演唱风格。

2.要有全面的文化素质。声乐艺术同其他学科一样,不可能脱离相关学科而孤立存在,它与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音响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要让学生从各门学科中获取知识,汲收营养,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质,为歌曲的艺术再创造奠定基础。

3.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学生除学习和研究声乐表演艺术及其他音乐表演艺术外,还要开阔视野、博览众艺,了解和熟悉各种姊妹艺术。如:戏剧舞蹈影视美术等艺术门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声乐表演的创造能力。

4.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与体验。歌唱者对作品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都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歌唱者要在生活经历中去体验和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情感,才能有艺术再创造的灵感。

5.要有精湛的演唱技巧与表现力。在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是为表现服务的,表现是为感情服务的,如果仅有对歌曲作品的歌词与曲调寓意的理解,却不能用歌声把歌曲的内容与感情表现出来,就很难对歌曲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演唱技巧与对歌曲的表现能力,才能对歌曲进行艺术再创造。

6.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在声乐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中外优秀歌唱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演唱经验与艺术成果,特别是在中外经典声乐作品的演唱规格和艺术处理上,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故要在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总之,在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在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生活体验、演唱技巧与演唱规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完美地表现作品的情感,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