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萨两大派”之经济学家总统选举:干预党VS自由党

“弗萨两大派”之经济学家总统选举:干预党VS自由党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说清楚这个奇怪的现象,我们下面虚拟了一个经济学家总统选举的场景。如果说经济学家们也要选出一位总统的话,在20世纪后半叶,他们也要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两派。现任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白宫经济委员会前主席萨默斯等人,无疑是萨缪尔森的选举团成员。总之,政府干预是在帮倒忙。萨缪尔森很可能宣布弗里德曼背叛老师,是个极端主义者,所以所有的结论无效。

“弗萨两大派”之经济学家总统选举:干预党VS自由党

保罗·萨缪尔森去世前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现在,每个人都明白了相反的观点,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得不到解决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凯恩斯的观点,财政政策以及赤字性支出,在引导市场经济时担任了重要的引导性角色,再一次得到了认同。我希望弗里德曼依然活着,这样他就能够见证他自己观念中的极端主义是如何导致自身失败的。”

经济学界总是有太多争吵,不过这类争吵总诞生一些马克思所谓的辩证观点的组合。李嘉图和马尔萨斯既是朋友,又是言辞激烈的论敌,凯恩斯和熊彼特在观点上的互相拆台几乎是历史上少见的,不过也正是凯恩斯将熊彼特弄进美国的主流大学的。在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中,很难找到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这样彼此针锋相对却又高度相像的经济代表人物。

“如果魔鬼用一个精彩的理论来交换你的灵魂,这笔交易你做不做?”弗里德曼说,“我不会做,如果换的是非均衡理论,我倒可以考虑”。

这是萨缪尔森讲的一个笑话,萨缪尔森承认几乎在每一个问题上,弗里德曼和他的观点总是相左。在20世纪30年代,出生于芝加哥大学的两人因为大萧条的不同机遇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萨缪尔森去了哈佛大学,一直辗转于学术界的各主要大学,成为凯恩斯主义的顶梁柱;弗里德曼则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一度在罗斯福的新政中担任小职员,反对凯恩斯主义,并和哈耶克自由主义结盟。为了说清楚这个奇怪的现象,我们下面虚拟了一个经济学家总统选举的场景。

如果说经济学家们也要选出一位总统的话,在20世纪后半叶,他们也要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两派。其中的一派上书“干预党”,信奉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的有效性,认为财政政策要比货币政策有利,总统候选人的最大热门就是保罗·萨缪尔森;另一派上书“自由党”,信奉自由主义,认为国家除了国防和法律之外,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货币政策要比财政政策好些,总统候选人就是弗里德曼。

在金融危机的话题下,假设这两位已经仙逝的人物还在世,他们的竞选班子也必然是阵容强大、相当给力的。

现任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白宫经济委员会前主席萨默斯等人,无疑是萨缪尔森的选举团成员。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几乎完全可以并入弗里德曼的选举团,并且在人数上,选举团的顾问里活着的后辈们基本上也是弗里德曼一团占优势。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情况看,弗里德曼的亲传弟子多达5~15人,私淑弟子可能更多,而萨缪尔森就没有这么多。因此就人数上的较量说,无须竞选演说,毫无疑问,选民数量的优势应该在弗里德曼一边。

但问题有时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不过这时候可能下面的选民已经等不及要对对手的观点进行批驳了。比如经济学家巴罗会说:“凯恩斯主义者们的刺激计划是垃圾。”“这或许是最差的提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约翰·泰勒和吉格可能干脆指责说:“萨缪尔森是在胡说八道,包括他去世前的那一段话。”总之,政府干预是在帮倒忙。泰勒还认为,“应该重新思考这一观点:经常性而且大规模的政府行动及干预,是应对我们当下这些经济问题的唯一答案”。(www.zuozong.com)

萨缪尔森应该为此道歉,这大概是所有弗里德曼的支持者的心声——因为弗里德曼现在无法发声了。但一切还只是个开始,萨缪尔森并非表面上的处于劣势,在我们虚拟的这个场景里,有这么多的反对派——指责萨缪尔森的观点本身竟然需要如此多的人。美国人的意识往往是:被所有人反对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

看来萨缪尔森是后者。即使我们不是百分之百的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也至少有一部分是他的实际选民。所以,我们很难说就可以驳倒看上去不断“撒谎”的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的某一版教材里甚至断言:“苏联的模式至少也是可以取得经济上的繁荣的,这至少说明这种经济形势很有效。”后来苏联和东欧都出现了各种问题,于是在20年前的某一天,弗里德曼很高兴地沿着“有效性经济国家”游走了一圈——这是他第一回合的胜利。不久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弗里德曼无缘见识,显然他高兴得有点早,干预主义的经济模式如今居然在自由主义的崩溃时刻没有丝毫影响。从印度到中国,甚至几年前还被称为失败国家的拉美国家,现在都在看着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冷笑。巴西总统卢拉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居然开始揶揄美国和英国。

萨缪尔森在理论上的解释力肯定不会因为他的预测而失败,因为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只关注短期经济现象,一旦长期的后果不支持弗里德曼的长期宏观理论,弗里德曼的选举团尽管人数众多,还是免不了心虚。选民们现在是在为短期的任期考虑选出总统,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利于弗里德曼,他们的利益动向,不管嘴里说什么,实际倒可能都倒向梅纳德·凯恩斯的口号一边。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方面弗里德曼的软肋太多了。首先,弗里德曼自己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实际选民,尽管他的竞选演说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但是在罗斯福新政期间,他却是凯恩斯主义的忠实执行者,不但参与了数据统计,还对此提出大量的建议。如果这个底子被揭出来,似乎就是一场政坛丑闻。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全部证据,也是来自他的凯恩斯主义实践,这听上去很滑稽,作为客观性的论辩,这可能有损弗里德曼研究的公正性。如果案子到了最高法院,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之类的老迈大法官估计会因此判定弗里德曼败诉。其次,弗里德曼并不是百分之百和凯恩斯主义没关系。“凯恩斯主义党”,像美国的联邦党一样,本来是通过老一辈的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的一封介绍信引入美国的。凯恩斯是个文字有些不通的英国老头儿,所以,汉森的介绍信多少有点语焉不详。哈佛教授们只看懂了财政政策那部分,其他的不太想知道,并且从此自奉为凯恩斯主义的正宗。而芝加哥却对语焉不详的货币政策看得很细,因为芝加哥人的文法比较好。

弗里德曼的成功在于,他重新发现了货币政策的功效,只不过他因为这一贡献反对偏执的哈佛派而已。弗里德曼认为,萨缪尔森单单根据财政政策就支持财政政策是不正确的。根据自己的货币研究,自由主义才是正确的。但不管怎么说,凯恩斯是正反两方面意见的祖师。萨缪尔森很可能宣布弗里德曼背叛老师,是个极端主义者,所以所有的结论无效。这就是开头他那段话的真正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