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弗洛伊德学派:批判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社会影响

新弗洛伊德学派:批判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社会影响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那些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理论的自我心理学与对象关系论,新弗洛伊德学派是一种对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进行了批判的学派。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轻视了社会对人类内心所产生的影响。新弗洛伊德派受到阿德勒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人类关系当中,人类更加倾向于权力斗争而不是欲望。H. 弗洛姆弗洛伊德老师的理论所重视的是本能的本能,他应该同样地去重视患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扣交化影响。

新弗洛伊德学派:批判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社会影响

相对那些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理论的自我心理学与对象关系论,新弗洛伊德学派是一种对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进行了批判的学派。

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轻视了社会对人类内心所产生的影响。那些人就是被称为“新弗洛伊德派”(neo froidia)的人。新弗洛伊德派受到阿德勒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人类关系当中,人类更加倾向于权力斗争而不是欲望。

比如说,在世界上非常畅销的一本书《爱的艺术》,它的作者E. 弗洛姆并没有否定弗洛伊德所提倡的俄狄浦斯情结,但是他认为那是儿子对父亲具体化表现出来的一家之长的、权威主义的秩序的反抗。

K. 卡丁纳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批判,他强调对人际关系文化上的原因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发现男性有阴茎后产生了对阴茎的羡慕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阴茎显得很自卑。卡丁纳认为女性之所以会羡慕男性的阴茎,那是因为女性受到了男权主义社会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影响。

按照新弗洛伊德派的观点,人类的内心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巨大影响,于是为了去研究人类的内心就必须要去研究社会,要想改变人类的内心就必须去改变社会。

W. 赖希认为社会对人类性欲的压抑是产生所有心理疾病的病因。他认为弗洛伊德的所谓的升华的概念是一种欺诈行为,他认为性欲就必须而且只能通过性活动来满足。于是他将精神分析法与马克思主义整合,提倡建立一个不需要压抑性欲的理想社会。(www.zuozong.com)

H. 弗洛姆(1900—1980年)

弗洛伊德老师的理论所重视的是本能的本能,他应该同样地去重视患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扣交化影响。

W. 赖希(1885—1952年)

神经症的原因就是弗洛伊德老师所说的性欲的压抑。所以说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一个让性欲得到解故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