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节草书的分类一、章草草书有章草书、今草书和狂草书等不同的类别。这种由隶书草写而形成的章草书的特点,在于解散隶体的同时,既保留了隶书原有的波磔,又字字独立,不相连属。如三国时期皇象创作的《急就章》,就是章草书的典型例子。图6-1《急就章》图6-2《书谱》三、狂草狂草书的出现,则是唐朝中期的事了。
第一节 草书的分类
一、章草
草书有章草书、今草书和狂草书等不同的类别。在各种体裁不同的草书中,章草书可谓是草书的鼻祖。还在汉朝初年,人们为了实用的需要,就把本来规整的隶书写得草率快捷一点,以便节省时间,于是便出现了初创的“草隶”;此后又继而进行摸索完善,更次演变而成为典雅且又急就的“章草书”。这种由隶书草写而形成的章草书的特点,在于解散隶体的同时,既保留了隶书原有的波磔,又字字独立,不相连属。如三国时期皇象创作的《急就章》(见图6-1),就是章草书的典型例子。
二、今草
今草书的出现要比章草书晚,大致在东汉末期。当时有大书法家张芝其人,经过多年探索,然后删掉章草书中原有的隶书波磔,并且在书写时还经常性地把上一个字和下一个字之间的笔势加以映带连贯,使之气脉不断,由此而创为“今草”,后人也称“小草”。在这方面,王羲之的《十七帖》(见图1-14)和孙过庭的《书谱》(见图6-2)可以作为代表。
图6-1 《急就章》
(www.zuozong.com)
图6-2 《书谱》
三、狂草
狂草书的出现,则是唐朝中期的事了。当时有张旭、怀素,擅长今草书体,然而嫌这样写还不过瘾,于是便索性甩开手来大干,把原来的今草书写得更加的省捷,写得更加放纵,并且还经常性地一笔数字,字形忽大忽小,变幻莫测,令人骇目惊心,人称“狂草”,“大草”。如张旭所写《古诗四帖》(见图1-22),怀素所作《自叙帖》(见图1-24),以及后来北宋黄庭坚创作的《李白忆旧游诗》(见图6-3)就是古今狂草书的名作。
图6-3 《李白忆旧游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