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威尼斯画派
地处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斯,濒临亚得里亚海,不仅以其特有的水城风光著称于世,而且凭借舟楫之便,扼东西方之冲要,12世纪开始,就已成为海上强国之府。到了16世纪,威尼斯到处是一片天方夜谭式的气氛,到处是节日的乐曲,到处飘扬着彩旗,到处是远航帆船上的仪仗队,到处是码头上巨大的喧嚣声。这个无政府共和国的商业贵族们,利用庞大的远洋船队,把从世界各地聚敛到的黄金、象牙、珠宝、香料……运回到自己的别墅或官邸里。面对巨大的财富,他们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享受着人生的乐趣。艺术家则投其所好,尽情地将斑斓的色彩铺洒在画布上。神话和现实生活中快乐情节与绚烂色彩以及优美形式相结合,构成了威尼斯绘画的主要特征。把美妙的富有诗意的大自然风光与非凡的人体美结合起来,更使威尼斯艺术中非宗教特质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威尼斯画派是由维瓦里尼和贝里尼两个家族打下基础的,维瓦里尼家族中最有名的是阿尔维斯·维瓦里尼,贝里尼绘画世家共有父子三人,即雅可布·贝里尼以及他两个儿子:金提尔·贝里尼和乔凡尼·贝里尼。
雅可布·贝里尼(1400—1471)是威尼斯画派的开山,早年游学于佛罗伦萨,深受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并消化吸收,自成一体,由此创立了威尼斯画派。后定居威尼斯,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表现了他在佛罗伦萨画派的基础上加以大胆探索,力求完善的新风格。
金提尔·贝里尼是雅可布的长子,从小随父学画,以人物肖像和风景见长。曾以威尼斯共和国公职画家的身份被派往君士坦丁堡,为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画像。他的肖像画当时非同一般,在威尼斯有着广泛的影响,不过他最擅长表现具有宏大场面的大幅创作。如《圣马可在亚历山大广场之宣教》,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背景中的建筑,气势非凡,画面给人一种庄严、隆重、自然和谐的印象,表现了画家对复杂的构图与宏大场面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乔凡尼·贝里尼(1430—1516)是这个家族中的佼佼者,由于他在绘画实践中,注意观察自然,并虚心学习同辈大师们的表现技巧,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新风格。丢勒称他是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例如他在《忘形状态的圣弗朗西斯》、《神圣的寓言》等作品中,不仅人物形态自然优美,而且对美丽的威尼斯风光也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广阔的原野,起伏的山峦,蓝天白云,色彩极其丰富和谐。他的作品奠定了威尼斯画派情与景水乳交融的基调。
《忘形状态的圣弗朗西斯》描写圣弗朗西斯在荒郊结庐孤居,麻衣素食的生活情景。圣弗朗西斯旧译“圣方济”,他组织新修会,主张过一种清贫节欲的苦行生活。
贝里尼父子不仅承前启后,开一代画风,而且直接培养了乔尔乔尼、提香等一代大师。因此,贝里尼家族为威尼斯在世界绘画史上获得殊荣是贡献多多的。
图7-21 忘形状态的圣弗朗西斯 乔·贝里尼 意大利 132×139厘米 美国弗里克美术馆藏
图7-22 田园合奏 乔尔乔尼 意大利 110×138厘米 约1510年作 巴黎卢浮宫藏
乔尔乔尼(1477—1510),这位威尼斯画派中“神秘画家”,英俊潇洒,有着天使般的容貌。他精通音乐,会吹长笛,在当时威尼斯这样一个花花世界里,很自然成了姑娘们追逐的白马王子。不过乔尔乔尼的天才不完全用在寻花问柳上,他以画家特有的敏感,研究威尼斯落日的余晖、深褐色土坡和嶙峋岩石的优美阴影,从而发现了威尼斯大自然的美妙,并用他那熟练的技巧描绘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成了欧洲风景画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情景交融,完美统一,把威尼斯画派推向一个新阶段。只可惜这位天才画家,正当他处在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1510年10月25日,他被鼠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只活了33岁。而《沉睡的维纳斯》、《田园合奏》等未竟之作,是由另一位大师提香帮他完成的。《田园合奏》这幅画,在一片树木繁茂,僻静优雅的山坡上,两个衣着考究的青年贵族和两个裸体女子无拘无束地在一起,有的在弹琴,有的在吹长笛,他们在合奏一曲田园牧歌。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充满诗意。而另一件作品《暴风雨》描绘威尼斯那蔚蓝色的天空,一阵浓云正在翻滚,暗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降临。而近处的树荫下,一位丰裸的女郎安详地坐在草地上,正在给怀中婴儿喂奶。画的左角有一位英俊的青年骑士,手持长矛,躲在树丛中,偷看这位正在喂奶的女郎。画面上没有神的踪影,却有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气氛。也许这种神秘的诗意正是画家所要表达的主题。
《沉睡的维纳斯》将赤身裸体的美神维纳斯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画面上,美神玉肤冰肌,酣然入梦,俨然早已失去了神的超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位洋溢着青春活力、坦荡无邪的睡美人。
古希腊人根据神人同形同性的原理,认为神的静穆与崇高、仁慈与智慧可以从人的有机体中获得。因此,把肉体与精神完美地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威尼斯画家对古希腊美学理想的发展与创造。
这幅画描绘了北意大利特有的美丽风光,湛蓝的天,碧绿的树,开阔的草地和起伏的小丘。远处山冈上,耸立着城堡和农舍,近处的绿茵丛中侧卧着一位熟睡的女神,落日的余晖洒满她那淡金色的人体,呈现出如玛瑙般的透明,如象牙般的润泽,整个人体被宛转而又美妙的曲线所包围,圆浑、柔顺、浑然一体,好似一只天鹅浮在水面上。从女神那安详、温柔的神态中,似乎可以感觉到生命的脉搏,舒缓的气息和正常的体温。女神的丰姿呈倾斜线卧式,高枕无忧地静卧在这所避风港内。远景是一条广阔的地平线,地平线上还呈现出一条蔚蓝色的湖水,这种构图更增加了画面的宁静感。整个画面色彩变化极其微妙,夕阳的余晖与人体的淡金色交相辉映,抑扬流畅的色彩谱写成一曲梦幻般的抒情乐章。
这幅画把人们带进一个甜蜜的梦境,体现了威尼斯人浸沉在美的梦幻王国之中。在这里,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早已烟消云散了。
图7-23 沉睡的维纳斯 乔尔乔尼 意大利180.5×175厘米约 1510-1511年作 德国累斯顿博物馆藏
提香(1487—1576)和乔尔乔尼都是贝里尼的学生,但提香比乔尔乔尼要幸运得多。乔尔乔尼只活了33岁,一生留下的作品不过30来幅,而且有的作品还是提香帮助完成的。但提香一生送走了3个国王,14个教皇和14个威尼斯市长。在1576年的一次瘟疫中,城里一半人命归黄泉,死神才把他带离人世。但就在死前的几个星期,他在为纪念朋友的酒会上,还向美丽的威尼斯姑娘投去爱慕的眼神。这位强健的、寻欢作乐的、飘着银色胡须的老艺术家,80多岁的高龄,还像中年人那样精明地计算着每一分钱收入;像年轻人那样,躲在豪华的别墅里,津津有味地描绘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提香不仅长寿和富有,而且在上层社会中还拥有极高的威望,西班牙国王、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想结交他。相传有一次,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在随从们的簇拥下来到他的画室,见一支画笔掉在地上,皇帝弯下腰来亲自把它拾起来,并风趣地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帝给最伟大的画家捡起一支画笔。”不可一世的皇帝讨好一位画家,这在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维萨利奥·提香生于阿尔卑斯高原的托卡勒城的一个退职的将军家庭。12岁时父亲带他到威尼斯旅游。当时的威尼斯是一座奢华淫靡的人间伊甸园,艺术家们像魔术师一样,把空白的画布变成一个个温存的、优美的人体图画。这次旅游给提香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不久,提香即投入乔凡尼·贝里尼的门下。这位年轻人精力充沛,一心一意要把看到的、感觉到的一切涂满画布,老师却只叫他画圣母和圣徒,日复一日,真是单调乏味。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幻想者也在从事这样的劳动,他就是乔尔乔尼,这位威尼斯最漂亮的花花公子很快就和提香成了莫逆之交。提香在紧跟其学兄寻花问柳的同时,也向他模仿和学习艺术的本领。一天,在一夜放荡之后,两人被发怒的老师逐出了师门。二人无奈,只好租下一间房子,设法去找糊口的工作。不久,运气来了,他们接到一笔大生意,为一家烧毁而重建的栈房饰以壁画,作品主要的画面都是提香作的,但乔尔乔尼却吞下了大部分酬金,最后仅以优雅的挥手致谢就算完事。此后两人友谊日趋平淡,但这并非是经济上的原因,也不是提香对此事不满,而是乔尔乔尼的嫉妒,他认识到提香在色彩上将要超过他,对于不甘人后的乔尔乔尼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连几天他把自己锁在屋内,拒绝与提香见面,这使提香百思不解,最后提香只好离开威尼斯,另谋出路。乔尔乔尼为了遗忘他内心的沮丧,重新回到放荡的夜生活中,最后失意潦倒,33岁死去。
提香一路漂泊来到帕多瓦,经过奋斗,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接着他又走进了宫廷,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同时也在用他的哲学思考,把美过滤成活生生的艺术。他的一生共画了千幅以上的作品。
由于提香的作品很多,这里只能列举几幅,以窥这位大师那从容而幽雅的画风。(www.zuozong.com)
图7-24 花神 提香 意大利 23.5×19厘米 1515-1520年作 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藏
《花神》是提香于1515—1520年间完成的作品。花神是意大利远古时代所崇拜的司花女神佛罗拉,她不属于希腊神话,只是作为青春的象征。盛夏季节,万物繁茂生长,大自然充满青春活力,早在古罗马时代,她就被萨平人作为农业神来祭拜。后来意大利人把每年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节日期间人们开展各种竞技活动,到处鲜花盛开,充满欢笑,人们还常用玫瑰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以点缀节日的喜庆气氛。这幅画描绘了一位庄重妩媚的少女形象。上身那滑落的外套、露出丰满的肉体和低头沉思的表情,更增加了女神的娴静和典雅。从这幅画的情调可以看出提香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酒神的狂欢》描绘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故事。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卡得摩斯的女儿塞墨勒所生的儿子,18岁时,常和朋友们坐着豹子拉的车四出游猎。因为他发现了葡萄酿酒,所以成为酒神。每当酒神节时,他与贵族子弟萨提尔以及山林水泽女妖们狂欢作乐,喝得酩酊大醉。这幅画表现了狄俄尼索斯与众仙们狂欢的场面。有的正痛饮不止,有的已烂醉如泥,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幅画分明是作者通过神仙们寻欢作乐,表现了世俗中男女青年放荡纵欲的情景。16世纪的威尼斯,商业贵族们把中世纪禁锢人们思想的禁欲主义打开了一个缺口,人们如释重负,纷纷从这个缺口中逃了出来,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因此如醉如狂,尽情欢乐,无节制地放纵自己。这幅画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画面背景是美丽的威尼斯风光,构图动荡,人物远近交错穿插,色彩饱满热情,尽情地渲染了这种狂欢作乐的生动场面。
图7-25 酒神的狂欢 提香意大利 175×193厘米 1518-1520年作 马德里普拉美术馆藏
威尼斯城这个中世纪欧洲的暴发户,物欲大潮指挥着艺术家画笔的走向。在提香笔下,除表现纵情欢乐之外,还画有许多能给人带来感官愉悦的丰满人体,那健美的身躯或安放在树荫下,或躺在室内华丽的床榻上,袒露的胸脯在有节奏地跳动,目光中流露着情爱的满足或安详的醉意,例如《乌尔宾诺的维纳斯》、《镜前维纳斯和两个小天使》等作品就属于这一类,这些作品对于那些深感精神饥渴的富商们来说,真是最大的满足。
威尼斯画派画家还有丁托列托(1518—1594)和委罗内塞(1528—1588)等。丁托列托的作品,乍一看去酷似提香,就像所有的威尼斯画家犹如同出一辙。但如果仔细比较,这两位威尼斯画家,一个似乎像希腊人,另一个仿佛是印度人。提香总是把单纯与复杂统一在一种有秩序的节奏之中,用他的理智与热情来拥抱那眼花缭乱的现实。而丁托列托似乎总企图要把这种节奏撕成裂片,令人忐忑不安,像狂风卷起麦秸那样,始终在空中旋转不已。这在丁托列托的作品中可以寻觅到画家个性的影子。如在《圣马可的奇迹》这幅画中,圣马可从天而降,倒挂在半空中,造成一种骚动不安的气氛。这种出奇制胜的效果,也是威尼斯绘画中的一大“奇迹”。
圣马可是威尼斯城的守护神,相传在基督教还处于非法年代,一位基督教徒被异教徒抓获正准备虐杀时,被圣马可赶来拯救。画面打破了以往的平衡构图,飞天式的圣马可给画面带来旋风般的冲动。在表现急速运动中的人体透视方面,丁托列托有着超人的本领。这幅画与提香的作品,风格与情趣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丁托列托和提香,他们的绘画语言有时也出现极为相同的颜色。例如《苏珊娜出浴》这幅画,在表现女人体的优雅与魅力方面,是可以与他的老师相媲美的。
圣经上说,苏珊娜为巴比伦巨商约基姆的妻子,不仅年轻貌美,而且贤淑善良。一次,她在家中花园沐浴,被两个好色的老头窥见,他们想图谋不轨,遭到苏珊娜严词拒绝,于是他们决定恶人先告状,以免苏珊娜向丈夫告发而败露自己的丑行。他们诬告苏珊娜不贞,纠纷一直闹到埃及法老那里,苏珊娜被冤判为死刑。此事被先知获悉,苏珊娜冤情才得以伸张,两个坏老头最终被判以烙刑。苏珊娜从此成了希伯来神话中的贞女象征。
这幅画通过深色的背景衬托出苏珊娜那丰艳的肉体,柔和光滑,光彩奕奕。花园树木葱郁,宁静优雅,玫瑰花散发着阵阵幽香。这一切更映衬出苏珊娜那充满青春的气息和画面富有诗意的意境。
委罗内塞也是提香的学生。他的兴趣不在于表现牧歌式的景色或漂亮女人的香粉味,而是对世俗生活中豪华宴会的热烈色彩产生了热情。他的代表作《利末家的宴会》由于过分追求世俗化,把小丑、酗酒者、侏儒及其他村夫俗物搬上画布,而被人认为亵渎神灵,触犯教规,被宗教法庭传讯受审,吃了一场官司。此画原名为“西门家的宴会”,因为这幅画放置在圣保罗修道院的餐厅里,被认为是描绘“最后的晚餐”,为了平息这场风波,作者只好把画名改为“利末家的宴会”,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家的宴会,才算了事。
委罗内塞是威尼斯引以为荣的画家,他不但满怀激情地赞颂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享乐,而且对神圣的宗教权威表示了漫不经心的嘲弄和轻蔑。
与此同时还有北意派画家柯勒乔(约1489—1534),他的名声一度曾不在提香之下,实际上,他虽没有达到这样高度,但仍不失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画家。他的作品最大的魅力是自如地运用光线和色彩的效果,在画面上创造出优美柔和的意境来,因此被称为“光与色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朱庇特与伊娥》就具有这种效果。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中宙斯与人间美女伊娥尽情欢乐的故事。画面上那种男欢女爱柔情蜜意被描绘得极其抒情并带有肉感性的感官刺激,画面色彩极其柔和鲜丽,这种充满世俗情趣的表现在15世纪末的意大利绘画中是不多见的。
图7-26 苏珊娜出浴 丁托列托 意大利 147×194厘米 1557-1560年作 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藏
16世纪末,意大利美术流行样式主义风格。样式主义奠基者是庞托尔摩、罗素等人,主要艺术家有画家帕米贾尼诺、布隆齐诺和雕塑家詹博洛尼亚等。如帕米贾尼诺的《长脖圣母》、布隆齐诺的《奢侈的寓言》和詹博洛尼亚的雕塑《商神墨丘利》等就是样式主义的代表作品。
样式主义又被译为“矫饰主义”或“风格主义”。它的含义兼有“形式”与“风格”的意思。样式主义出现在文艺复兴后期,不仅很快影响意大利全国,其影响还遍及整个欧洲。样式主义注重装饰效果,不拘泥于形式的推敲和构图的公式,着重为某种风格而去探索。样式主义的出现应该说是一种解放性的变革,打破了文艺复兴的传统理念规范,为后来的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