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爱琴美术
在19世纪以前,希腊的“太古时代”对人们来说只是一种神话传说。
希腊神话里有这样的传说,古代克里特国王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名为米诺陶洛斯,国王不愿外扬家丑,又不忍心加害自己的亲生骨肉,于是就请建筑师建造了一座宫殿,把米诺陶洛斯关在里面,每年要强迫附藩雅典献出童男童女各7人,供怪物吞食。雅典国王非常苦恼,就将此事告诉了儿子忒修斯。忒修斯自告奋勇去克里特,准备杀死这头怪物。但这座宫殿构造十分复杂,被称为“迷宫”,即使能进去杀死怪物,自己也走不出来。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见此情景,决定帮助忒修斯,她给了他一个线团,一头系在宫外,忒修斯进去终于找到了怪物,并把它杀死。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在希腊克里特岛进行发掘时,发现这座米诺斯“迷宫”的遗址,证明了希腊神话里所讲的故事并非虚构。当然这并非是半人半牛的怪物宫殿,而是一座王宫,这座王宫占地约2公顷,以中央的南北广场为中心,四周布以各种房屋,有柱廊、国王大厅、卧室、浴室、贮藏室和剧场。整个建筑群由于高低迂回、宽窄不等、大小不同,错综复杂,给人以一种迷惑的感觉,神话中的“迷宫”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从王宫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工艺品、精美的彩陶、黄金和宝石指环,以及雕刻和壁画,不仅可以看出当时王者生活的豪华,而且也证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间,在爱琴海区域,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确实存在过一段相当发达的经济与文化时期。这就是希腊“太古时代”的“爱琴文化”。(www.zuozong.com)
希腊“太古时代”,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经历了西克拉底斯时代、克里特时代、迈锡尼时代三个时期。西克拉底斯文化属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阶段,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特洛依发现的一个众多黄金制品的宝藏和一些手制的粗糙陶器证明了这一点。在建筑方面,已有巨大的堡垒和长方形大厅出现,这种建筑是以后希腊建筑的雏形。
克里特文化属于早期奴隶制阶段,主要发掘物就是这座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以及遗址中挖出来的壁画、泥塑和金、象牙雕刻。其中壁画上的女子,从衣着和发髻上看,堪与现代巴黎时髦女子相媲美,故有“巴黎女子”之称。陶制《持蛇女神像》,女子身着长裙,胸乳裸露,头梳高髻,展现了当时宫廷妇女讲究穿着和崇拜巫术的习俗。此外在王宫出土的壁画中还有戏牛的场面,戏牛的女艺人穿着紧身的外衣,其矫健的姿态十分生动。
迈锡尼文化是亚细人征服克里特岛以后创造的早期奴隶制文化,主要遗址有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出来的所谓“阿特鲁斯宝库”。阿特鲁斯是特洛依战争中的英雄,是亚细人的领袖和国王阿迦门农的父亲。这是一座陵墓,据说是国王阿迦门农的陵寝。墓道长36米,用大的石块叠成32层,其雄伟气派可想而知。墓中还出土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此外从斯巴达、伯罗奔尼撒岛发现的金杯、黄金匕首上可以看到其手工艺精致程度。其中一只金杯,上有浮雕,描绘捕野牛情景:一头野牛已被网套住,另一头正在逃跑,第三头用牛角撞倒两个猎人。三头野牛的形象刻画生动,安排有致,四周以枝蔓和绳索加以点缀,富有装饰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