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讲 亮深差的优化之亮度调整
上一讲介绍了以深度调整为主的亮深差优化方法。这一讲将主要介绍亮度调整的优化方法。在讲解开始前,先来回顾一下优化亮深差的目的和意义。
亮深差的优化是雕单创作的一个环节,雕单是“雕笑果”创作的一个步骤,“雕笑果”是相声创作的一跳。因此,亮深差的优化属于相声的创作范畴。反过来问问:
亮深差的优化可用来进行相声的哪一步创作呢?
答:上台前的最后一步,在半成品稿的基础上根据笑果预期的结论进行创作。
亮深差的优化是针对什么内容的创作呢?
答:针对单包袱。单包袱是相声中产生每个笑果的直接原因,每个新包袱都包含若干单包袱,一段相声又包含若干新包袱。
亮深差优化的主要是什么参数呢?
答:亮度和深度。依据第二公式判据进行调整,目的是得到单包袱的初始笑果,而初始笑果意味着单包袱能发挥出最大搞笑潜力,即达到理想笑果。
综上所述,亮深差的优化只能决定单包袱笑果潜力的发挥水平,不能提高单包袱的笑果潜力,更不能决定新包袱的整体笑果。那么,单包袱的笑果潜力又是由谁决定的呢?是由之前的写初稿、加包袱、雕段、无中生有以及搞笑机理的提升共同决定的。如此看来,优化亮深差在相声创作中能起到的作用很小,影响的范围也不大。那么本书为什么要花费整整两讲的篇幅来讲解“亮深差的优化”这个主题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关系说起。在机械加工中,按照精度要求可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是指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精度较差的加工方式,精加工是指速度较慢、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精度较好的加工方式。对于任何一个精密零件,加工的时候都需要先后经历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过程。粗加工的加工量很大,用较少的时间和成本完成大量加工工作量,剩下一小部分工作量留给精加工。虽然精加工的工作量少,但花费的时间却更长,成本也更高,比如要用到更贵的机床,用掉更多的冷却液。可是工件只有经过了精加工,才能变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零件。
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关系看似简单,但深究起来,精加工对工件外形的改造程度很小,改造的自由度也很受限。如果粗加工出了错,精加工根本无法弥补和挽救。因为到精加工这一步时,工件已经被加工成了大概的形状,精加工要做的就是沿着粗加工制定好的方向继续加工。亮深差的优化就像一步精加工,能做的就是要完成之前定下的要求。任何流水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然而,是否因为能做的改造很少就认为精加工不重要呢?当然不是。精加工本来就不是为了改造,而是为了让之前的改造获得成功。正因为有了可靠的精加工作保证,先前的设计和粗加工才可以无后顾之忧。由于是最后一道工序,精加工的精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精度。
图44-1所示的是一次平面铣削挖槽工艺。粗加工的铣刀很粗,铣削效率高,虽然加工区域很大,但加工速度很快;精加工的铣刀很细,铣削效率低,虽然加工面积很小,但加工速度很慢,耗时比粗加工还长。尽管如此,精加工由于能加工出很细微的特征,其价值比粗加工更高。缺少了精加工,粗加工所挖出的形状只能是一个馒头。只有通过精加工,才能把复杂的槽形特征勾勒出来,设计的精妙之处才能展现在世人眼中。
图44-1 平面铣削挖槽工艺的粗加工区域和精加工区域示意图
同样的,只有把亮深差的优化做好,相声的精妙之处才能展现在演出中,之前创作所凝聚的智慧才能体现出价值。更何况亮深差直接决定了单包袱的笑果,可见其优化有多重要。精加工要做好,必须得配备精密机床和高技术水平的人员,而且配套的粗加工也必须达到一定要求。这说明亮深差的优化这步精加工也需要具备完整的理论做依托,强大的技术做支持。所谓理论就是笑果预期,所谓技术就是雕单技术。
还是回到本讲的主题上吧!亮深差的优化不但可以从深度入手,还可以从亮度入手,也可以两者兼顾。具体的操作由雕作者来把控。这一讲主要介绍如何通过调整亮度来优化亮深差。和上一讲思路一样,先从过闷的单包袱讲起。下面的例子选自《论学习》的结尾,先看一段先前和结尾内容有关的片段。例子中的“起皱”和“拉裂”都是金属板料冲压生产中的常见缺陷。
A:这不前两天嘛,我们寝室哥仨想去学校外面撮一顿
B:诶?好事儿啊。那你快去吧
A:好主意是好主意,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
B:怎么啦
A:我们哥仨呀
B:啊
A:吃了两荤两素,三饭三汤,要了瓶啤酒,才10块钱
B:这么便宜?
A:一瓶啤酒10块钱[欲A][主]
B:咳~您这是啤酒还是XO啊
A:还XO呢,简直就是XP啊[哗C]
B:~行,那就XP吧
A:行什么行啊?作为交大的研究生,我能眼睁睁看着同学们的钱入不敷出吗
B:不能
A:我能眼睁睁看着同学们身陷泥潭,拔不出来吗
B:不能
A:我能眼睁睁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惨遭屠宰吗[夸B]
B:没……没那么严重
A:反正我就是不能给他10块钱
B:说的对
A:我当时就拿着这XP酒瓶去找老板
B:好样的
A:我说了,“老板,10块钱我绝对不能给你”
B:不能给你
A:我给您做副模具吧[强A][主]
B:什么?~
A:我做的模具保证您的XP酒瓶既不起皱,也不拉裂[强A+本A]
B:~人家是玻璃瓶
A:那做副玻璃模
B:那要是塑料瓶?
A:做副注塑模
B:那要是新材料
A:……咱会有限元啊[强A+本A]
B:咳!
上例共含2个新包袱,是整段相声笑果较出色的片段。尾包袱创作时,理应从上例的内容中找出1个来进行直刨,属开环逻辑就采用开环直刨套路,属闭环逻辑就采用闭环直刨套路。最终选取了“玻璃模”作为直刨对象,结尾的剧情是逗哏在梦中“学成归来”,半成品稿如下:
A:没有一项公式我没见过
B:好
A:没有一种材料我不知道
B:嗯
A:没有一副模具我做不出
B:太好了呀!你赶紧做一副校车模具吧[直]
A:嗯~?汽车模具它,它是要做。咱还得先做一副玻璃模具啊
B:为什么呀
A:我得把那10块钱给要回来[直]
B:别挨骂了
整个结尾单元含2个单包袱,其中画线的尾包袱发生过闷。亮度为0.50,深度为0.65。有些演员误以为直刨的深度很浅,是不可能发生过闷的。其实纯粹直刨是一种较容易发生过闷的搞笑机理。因为直刨的单包袱只有在观众的记忆被触动后搞笑机理才生效。如果刨了一件没有立刻勾起观众好笑回忆的事物,那么就会发生过闷。比如上面的对白,虽然提到“玻璃模具”,但这个词语太平淡,不容易让观众想起之前的故事。至于“10块钱”就更平淡了,如果观众在主抖后还没想起来,过闷就立刻发生了。
考虑到尾包袱宁透勿闷,“10块钱给要回来”的亮深差需要进行调整。首先想到降低深度的方法,可惜能露的内容都已经提过,又找不到任何明显的埋,后缀也很长,看似如果不对单包袱的结构进行大改是很难解决问题了。于是,改为通过提高亮度来消除过闷,方法是制造指令铺。演出稿是这样的:
A:没有一项公式我没见过
B:好
A:没有一种材料我不知道
B:嗯
A:没有一副模具我做不出
B:太好了呀!你赶紧做一副校车模具吧[直]
A:嗯~?汽车模具它,它是要做。咱还得先做一副玻璃模具啊
B:玻璃模具
A:对啊,我一定要做一副玻璃模具
B:为什么呀(见图44-2)
A:我得把那10块钱给要回来[直]B:别挨骂了
A:于翔宇
B:李宏烨
A:下台鞠躬[要]
图44-2 于翔宇、李宏烨《论学习》
画线的2句话共同组成了指令铺,“玻璃模具”一共说了3次。从现场笑果来看,即使说了3次,观众也没怎么想起之前的故事。直到“10块钱”才想起来,于是亮深差刚好为零,亮度和深度同时为0.65。“10块钱给要回来”的理想笑果是1.1s,现场笑果为1.2s。
这个例子说明,对于过闷的一段话包袱,应该先考察情报铺和指令铺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直接补齐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亮度。当然了,如果需要提升的幅度较小,就不必采用这个方法了,应该在情报铺和指令铺的程度上做文章。下面的例子选自《水源人》的开头,这是一段在交大“水源”BBS站庆晚会上演出的相声。
A:今天啊,是咱们水源的十二周年站庆
B:诶,没错
A:这不站务组吗,又把我们相声协会给请来了
B:来说相声
A:来做吉祥物[欲B]
B:啊?
A:这是个传统啊
B:哪有请说相声的当吉祥物的
A:不是。你看去年,十一周年站庆,就把咱们请来做吉祥物了(www.zuozong.com)
B:有这事儿
A:俩光棍嘛,左边一个一,右边一个一[本B]
B:你别说还真挺形象[本A]
A:哎,这不今年十二周年,又请咱们来做吉祥物了
B:嗯
A:我呢,就是那个一[损B][主](见图44-3)
B:~那我是那个“二”?[本A]
A:对,你就是二,你太二了[损C]
B:你才二呢
图44-3 史炎、王武聪《水源人》
画线的主包袱是个半提示类单包袱,有情报铺无指令铺。原本会发生轻度过闷,例如直接说“我是那个一”,亮度仅为0.50,深度则约为0.60。为了解决该问题,逗哏将主抖拆成2个分句,前面的“我啊”有些指令铺的效果,起到了微调亮度的作用,亮度上升到0.55。这种方法称为拆分主抖法。考虑到单包袱温度不低,虽然仍有非零亮深差-0.05,仍然产生了初始笑果。“就是那个一”的理想笑果时间为1.8s{2.5},现场笑果为1.8s。不过,后面的好笑评价“我是那个二”发生了严重过透,只产生了0.3s笑果。
上面这个例子还有另一种修改方式,就是干脆让“就是那个一”多过闷一些,让观众在“我是那个二”那里再笑起来,可修改成下面的对白:
A:哎,这不今年十二周年,又请咱们来做吉祥物了
B:好事儿啊
A:我是那个一!
B:我是那个二!诶?[损C][主]~凭什么我不能是那个一呀
A:因为你比较二啊,观众都看出来了[强A+损A]
B:~你才二呢[本A]
修改后,“我是那个二”变成主包袱,搞笑机理变为中计型损自己,标准笑果量略有提升。不仅如此,捧哏中计本身是一件反映自己比较“二”的事情,逗哏加以利用能进一步写出逻辑搞笑机理的单包袱,如“观众都看出来了”。于是,首单元的整体笑果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像演出稿那样逗哏直接招惹捧哏,显不出捧哏自己的“二”,后面再说“你太二了”等就不好笑了。现场演出中,“你太二了”笑果为0.8s,且后一句的好笑评价未生效。
上例展示了对待过闷单包袱的2类处理方法:提升亮度使其满足第二公式;降低亮度使下一句话满足第二公式。一般原则是:哪一种修改可以使语言更顺畅就选哪一种。条件合适时,也可以两种方法一肩挑,即采用1.5包袱法。
相对的,会发生过透的单包袱一般采用降低亮度的方法,使其满足第二公式。除了常规的削弱指令铺法、削弱情报铺法等,还有哪些特殊实施方法呢?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选自《我是安禄山》,逗哏跟大哥史思明学了一个动作。
A:这样就可以吓唬人了(动作反复几次,见图44-4左右)[哗A][主]
B:~这吓唬得了谁啊
A:嚯!(吓唬B)
B:哎呦嗬(被吓到)[逻A+损B]
A:~吓唬得了吧
B:就靠这个吓唬人啊
图44-4 郭敏(×2)、高文政《我是安禄山》
演员在台上直截了当地吓唬同伴,一般不会很好笑,因为单包袱会又冷又浅。上例则不同,深度虽然只有0.30,但亮度也低至0.30,满足了第二公式。“哎呦嗬”的理想笑果时间为6.7s{3.5},现场笑果为7.7s。仔细分析其原因,捧哏的话一点儿都不像在铺包袱,而像一句好笑评价,这是亮度比标准非提示亮度还低的主要原因。上述方法称为借好笑评价法。借好笑评价法对过透单包袱的处理可谓屡试不爽,常应用在非提示类亮度的单包袱上。下例选自《军训那些事》,逗哏喜欢在军训的特定场合唱特定的歌。
A:我们中午吃饭前还唱歌呢
B:中午又唱什么歌
A:中午啊,面对着拥挤的食堂(见图44-5左),我们班同学们高声唱道,“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欲B+讽C][主]
B:~好么,你这是把食堂阿姨都当鬼子了是吧[本A]
A:~关键是咱们八路太多,鬼子忙不过来的[本B+讽B+哗C](见图44-5右)
B:~去你的
图44-5 仲景尼、邵文博 等《军训那些事》
别看上述片段短,其实是个完整的新包袱。画线的很浅的单包袱之所以能得到7.2s的现场笑果,完全是靠借好笑评价法将亮度调至极低才做到的。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借好笑评价法既可以借生效的好笑评价,也可以借未生效但形式上类似的评价语句。这对雕作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即便好笑评价未生效,也不会影响借好笑评价法作用的发挥。
再来看上例的借好笑评价法采用的语言,“关键是咱们八路太多”9个字连起来说,很拗口。能否拆分为2个分句呢?像“我呀,就是那个一”一样,例如改为“关键啊,是咱们八路太多”。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做就会提升单包袱的亮度,与借好笑评价法的目的是相反的。对于无指令铺的单包袱,半提示类或非提示类,如果以1个短分句开头,空上一拍再说主分句,就会造成亮度提升,使其过透。这种现象称为前蛇足。下面的例子也选自《我是安禄山》,而且还是关于逗哏那个得瑟动作的。
A:当流氓的日子真的很美好(反复动作,见图44-4左右)[直]
B: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A:后来啊,腿抽筋了[欲C+损A]
B:咳!
上例共含2个单包袱,“真的很美好”配上得瑟的动作,搞笑机理属直刨。捧哏的台词是比较普通的叙述,之前的段落中已经多次用过,无提示作用,亮度应为0.30左右。“腿抽筋了”显然是个很浅的单包袱,深度约为0.30。按说第二公式应该得到满足,但是逗哏的主抖拆成了两句话,“后来啊”成了前蛇足。观众听到“后来啊”时,以为逗哏会抖一个很好笑的单包袱,结果亮度被提升了0.10,达到0.40,发生了B类冷透。理想笑果为4.3s{2.5},现场笑果仅得到1.2s。在雕单阶段如果发现前蛇足,应该将其去除。如果内容不重要,就干脆不要第1分句了,只说“腿抽筋了”;如果内容是必要的,就把2个分句合并起来抖,说“后来腿抽筋了”。2种方式都可以避免提升单包袱的亮度。前蛇足不仅会提升单包袱的亮度,还会降低单包袱的温度。只有针对“我啊,就是那个一”这种温度非常高的单包袱,才可以选择采用前蛇足,也就是拆分主抖法。
说到这里,可以把前蛇足和上一讲提到的后蛇足放在一起做个总结。前蛇足的影响是提升亮度和降低温度,后蛇足的影响是降低深度。虽然都属于“多此一举”,两种蛇足的影响对象完全不同。这是由于前蛇足发生在主抖前,而且内容上无提示,所以不会影响深度,只会影响亮度。至于温度,前蛇足容易提高观众对单包袱合理性的期望值,所以也会受到影响。相反,后蛇足发生在主抖后,不会影响亮度,影响深度是通过拖长反应时间来实现的。至于温度,观众对内容合理性的关注发生在后蛇足前,所以不会受到影响。
表44-1 前后蛇足的影响
表44-1汇总了前后蛇足的影响。总而言之,除非特殊需要,一般要避免发生前后蛇足。蛇足的清理是雕单创作中一项非常繁杂的任务,一般在收尾时进行,排演时演员也应留意是否还存在漏网的蛇足。不过,每清理一处蛇足就相当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多一缕笑声从相声中传递出去。
提到亮度的调整,不得不提及演员抖包袱的语气和节奏对亮度的影响。第20讲曾提到“小指令亮度项”,就是指通过抖包袱前的一个空拍来提升亮度。演员可以通过表演来提升亮度,与普通抖包袱相比较,亮度最大可提升0.20,最小可降低0.10。提升亮度很容易理解,要降低亮度该用什么语气呢?下面的例子选自2008年校园相声剧《从前有座山》的第四段《选择》,捧哏小只觉得自己也许不该帮助小玲。
A:你也可能把死路走活嘛
B:是啊,我曾经也相信能走活啊,可是现在……唉!(见图44-6左)也许当初,我就不该选择帮她
A:你说小玲?
B:也许就是我害了她
A:哎,话不能这么说
B:要是当初,我的纸条被你截下来了[直],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吧
A:谁说我没截下来啊[欲B](见图44-6右)
B:啊?~
A:还有我截不下来的纸条?[强A]
看上例中画线的单包袱,该怎么抖呢?显然是个很浅的单包袱,因为关键词是“谁说”,后缀很长。如果改短了又说不明白,比如改为“谁说的”、“没截下来吗”。这时可以采用特殊的表演方法,称为悄无声息法,故意让观众不要注意到画线的句子,令亮度下降0.10。悄无声息法的要领就是4点:语速慢,每个字都分开,词语的意思不容易理解;语速不能变,让人昏昏欲睡;音量不能大,也不能变;音调不能带有跳跃,语句开头可以停顿,但要感觉像在顺接同伴的前一句话。
图44-6 陈嘉元、只悦胜《从前有座山·选择》
图44-6右所示的就是演员采用悄无声息法的表情动作,和图44-6左所示的在听捧哏唠叨的表情动作相比区别不大。也许有人会选择快速说过去的方法,那样反而更容易让观众察觉。事实证明,悄无声息法确实能降低单包袱的亮度,“谁说我没截下来”的理想笑果时间为2.3s{1.5},现场笑果为2.2s。容易过透的瞒天过海常常会采用悄无声息法。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降低亮度的悄无声息法还是提升亮度的表演方法,调整尽量不要用到极致。因为演员的不正常语气会降低包袱的温度,越不正常降低越多。当温度降低到很难把控时,即使亮深差控制不错也容易发生较重的温象,不划算。因此,强烈建议雕单处理每个单包袱时,尽量先按照演员的正常语气和节奏来处理,一旦亮深差优化为零,就不需要采用特殊语气和节奏来抖包袱了。反之,拿到一段相声稿,应当优先尝试用普通语气来抖包袱,就是所谓“不动声色”法。
不动声色法并非一种调整方法,而是一种用来避免亮深差多余调整的方法。采用不动声色法抖包袱,可保留单包袱的最高温度。很多超冷的单包袱,都是采用不动声色法抖响的。下面的例子选自2007年校园相声剧《第二天,唐》的第四段《我是安禄山》,逗哏想来交大习武。
A:可是我来的时候都年底了
B:这年底还招生吗
A:我也不知道啊。我看那儿还有老师,过去问问吧
B:诶,问问吧
A:“哎,老师。您这儿还招生吗?”老师看看我,“你想来吗?”我说,“我想啊”。老师“嘭”一把把我抓住,“诶,你被录取了啊”[欲B+夸B][主](见图44-7左)
B:这么快
A:我也纳闷啊。后来,我看见老师招生工作总结是这么写的
B:怎么写的
A:“今年我学院成功录取学生一人”[夸A]
B:啊?就你一个啊
A:“热烈庆祝去年同期录取两人,比今年翻了一番”[逻B](见图44-7右)
B:~这有什么好庆祝的
上例是一个完整的新包袱,先观察图44-7的2位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这是上例首尾2个单包袱主抖时拍摄的。虽然逗哏都有动作,但左图的表情很夸张,能推断出演出时语气也很激动,明显在提示观众这是个单包袱。而右图的表情就很普通,能推断演出时没有采用提示观众的语气。“你被录取了”理想笑果时间为6.0s{3.5},现场笑果为6.2s;“比今年翻了一番”理想笑果时间为3.3s{1.5},现场笑果为3.5s。2个单包袱均产生了初始笑果,说明各自采用了正确的抖包袱方法。这个例子说明,不动声色法只要采用合理,一样可以抖出理想笑果。
图44-7 王武聪、王晨《第二天,唐·我是安禄山》
不动声色法和悄无声息法有明显的区别。不动声色法只需要采用正常语气和表情即可,不必将合乎语境的语气和表情故意隐藏起来。像上例中逗哏的动作照样可以做,不动声色法的特点就在于自然。
表44-2中列出了亮度的调整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任一常规亮度项的调整都有改变亮度的作用,也可用于亮深差的优化。再加上多种深度调整方法,亮深差的优化方法众多,雕作者可根据具体语境适当选取。归根结底,找到过闷、过透的原因和程度是最重要的。发现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表44-2 亮度调整的方法汇总
至此,雕单技术已讲解完毕。完成了雕单创作,相声的雕作几近完成。一段相声稿已经被雕成数量众多的单包袱集合,每个单包袱都能够产生不错的笑果。但如果把这样的相声搬上舞台,笑果往往并不理想,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注意力逐渐分散,烦躁情绪滋生。亮度会出现异常变化,完全不按照笑果预期进行。不过不必担心,这是由于未进行雕新创作造成的。相声的单元是新包袱而非单包袱,雕好的单包袱集合并不等于一段雕好的相声。雕新技术在“雕笑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它能把雕好的单包袱集合变成一个个雕好的新包袱,而新包袱在雕段的作用下会组建成一段雕好的相声。
本书的最后一单元就将聚焦简单却宏大的雕新技术。相比之下,雕单涉及的笑果参数远多于雕新。雕新能改变的只有新包袱的规模和明快感。然而,雕单对相声台词的调整幅度远小于雕新。雕新开始后,会对许多完成雕单的单包袱进行移动、删减甚至改造。改过的单包袱后续还需要再次进行雕单。别感觉费事,一切为了笑果,为了观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