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景观的审美鉴,赏园林景观的含义和分类

园林景观的审美鉴,赏园林景观的含义和分类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里的景和园外的景组成了一副绚丽的园林长卷画,充分显示了皇家园林的气势。中国园林景观是一种人工筑成的自然山水园林。园林景观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四大类,即园林绿化、水景、山石景观、园林建筑。皇家园林中的典型代表有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江南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岭南园林发展历史较晚,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

园林景观的审美鉴,赏园林景观的含义和分类

【案例】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中国古代至今留存的最完整的大规模皇家园林。颐和园有山有水,分区明确,形成了几个各具特点的景区。它拥有大小建筑群及个体建筑群97处,其中有严整的宫殿,寺庙建筑群,有安静的四合院住宅,有各种类型的楼、堂、厅、馆、榭、廊、桥,它们有的密集在一处,有的疏朗散置,配以树石花卉,和天然山水结合在一起,经过人工精心经营,形成了无数具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和景点,使颐和园成为我国精湛的古代园林景观瑰宝。

颐和园怎样利用山水造景,又有怎样的观赏角度?

【案例解析】

颐和园的全园分为“宫廷”和“苑林”两个区域,它利用水的收放开合,利用山的忽隐忽现,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全园以幽静的环境,山林景观为主。园里的景和园外的景组成了一副绚丽的园林长卷画,充分显示了皇家园林的气势。

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是园中的主要景点,处在这个位置,可以纵观前山前湖景区的主要景色。在180度的视觉范围内,可以将北面的万寿山,直至南面的龙王庙、十七孔桥、廊如亭等尽收眼底。位于亭中,平移视线,犹如在观看一副中国山水画的长卷。由于园林内各个景点的空间是彼此渗透、互相融通的,随着游者位置的移动,原先所看到的近景,可以成为中景甚至衬托别的景物的远景或背景。

【知识要点】

一、园林景观的含义和分类

(一)园林景观的含义

园林景观(Garden landscape)是将建筑、山水、植物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里,构筑使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环境。

中国园林景观是一种人工筑成的自然山水园林。构成园林的山水、建筑、植物都经过人的加工或改造,但又无不体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具有人工美与自然美高度结合、有机统一的审美特征。

园林景观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四大类,即园林绿化水景、山石景观(如置石假山)、园林建筑。

(二)中国园林的分类

中国园林按归属分类,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三大类别。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和黄河中下游的西安、洛阳开封等地。这种情况与北方长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关。皇家园林中的典型代表有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其突出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思想)、气势恢弘、宏伟壮观,布局比较严整,分区明确、园中有园,建筑物的色彩浓重、富丽,色调以红、黄为主。建筑物与环境协调,体现了“中和为美”“比德”的审美思想;同时,还具有风格粗犷,多野趣的特点,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轻灵、委婉不足,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即“雄”。此外,北方的皇家园林在建筑结构上较为敦实、厚重、封闭,有着抵御寒风和风沙之功能;建筑色彩比较富丽且以鲜艳之色和缓为主,给严寒的北方以暖意。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又称宅第园林,多属于官吏、富商和文人所私有,古籍里称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等,主要分布在江南的苏州、无锡、南京、扬州、杭州湖州等地,尤以明、清两代建造最多。选址多在城市,功能上居住、休憩、游赏三者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利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美景,把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把自然美、艺术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总之,以少胜多,以精取胜。宅第园林的主人多是文人士大夫,或由文人、画家参与设计营造,因此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清高淡泊、寓意深远的思想。宅第园林风格富有文意与书卷气,清雅质朴,个性鲜明,多以写意式的山水为主体(“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将大自然的山水景观浓缩提炼到诗情画意的境界,并致力于创造和表现“小中见大”、空灵玄远的精神空间。江南园林建筑物色彩与北方园林明显不同,其色彩处理朴素淡雅,色调以黑、白为主。黑色的小青瓦屋顶与水磨砖窗框,栗色或棕色的木梁架和装修,白粉墙等,既与青山、秀水、绿树的环境十分协调,也迎合园林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整个园林显得十分秀丽、雅致、幽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即“秀”。总体风格特点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北雄南秀”的地域特征是一致的,其美学特征与我国南方人的审美观(崇秀尚雅)也非常吻合。此外,南方的私家园林建筑结构轻巧、通透、开敞(源出“巢居”),有着排水、防霉之功能;建筑色彩以素淡为主,给炎热的南方以凉意。建筑玲珑雅致,讲究细部处理和内部陈设。

3.宗教园林(寺观园林)

宗教园林是以佛寺、道观为主的庭园或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其总体布局常反映“旷达放荡、纯任自然”的老庄思想的追求,通常选取环境优美或险要之地,用以象征仙境。刻意体现宗教宣扬的“天国”的感应气氛,并致力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宗教感应的目的。佛教道教多在深山名川建造寺观,以自然景观为主作为构景方式,形成单林型的寺观园林。一般而言,道教园林以建在山顶险峻之处居多,其地理特色是高山峻岭,地势险要,观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寺观建筑巧妙利用地形,多不饰色彩,朴实无华,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泰山绝顶的碧霞祠、青城山顶的清宫、远安的鸣凤山道观等)。佛教园林以建在山麓幽静之处居多,其地理特色是山深林静,环境幽邃,寺观布局取宁静清雅之利、层叠曲折之巧,具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与自然环境很融洽(如峨眉山的伏虎寺、杭州的灵隐寺、当阳的玉泉寺等)。宗教园林总的特点是幽深恬静、自然和谐。宗教园林除了具有寺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密切结合、宗教功能与游赏功能密切结合的特点外,还具有公开开放、任人游览的特点,这是由宗教的性质决定的。宗教旨在“普度众生”,对来朝觑者、游览者,不管贵贱贫富、男女老少,一概欢迎,因此宗教园林具有公共游览的性质,不同于只供少数人独享其乐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此外,园林分类还可以按地理分类,如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以及风景园林、城市园林等。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江南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其中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番禺、佛山、顺德、东莞。岭南园林发展历史较晚,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风格介于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的私家园林之间,近代又受到西方构园方法的影响,吸收了一些西方的造园手法。岭南园林因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浓郁的热带风光特色,建筑物洗练简洁,轻盈秀雅。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国园林艺术并不以建造房屋为其目的,而是将大自然的风景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使之再现,供人观赏。它虽为人工建造,但力求具有真山真水之妙,以达到身居闹市而享受山水风景的自然美与天然野趣之目的,它刻意创造一种小中见大、空灵玄远的精神空间,供人们游乐观赏,养性颐情。中国园林寄托着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并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美学思想。

1.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园林景观的选址和布局是根据自然条件来规划设计的,有山傍山,有水依水,扬长避短,因势而定,讲究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水乳交融。例如,苏州拙政园的原地是一片积水洼地,造园时利用洼地积水,开挖成池,水面占全园面积的3/5。不同形体的建筑多临水而筑,错杂环列,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各地众多的寺观园林多分布于风景区中,如杭州灵隐寺、峨眉山报国寺等,都是依山傍水,与自然山水融于一体的奇观。

中国的古代园林景观追求浑然天成的气韵,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观。在景物构成上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分散、穿插于山水风景之间,根据环境需要自由点缀。将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揉为一体,在面对自然景色的墙面上,多以空廊、敞轩、透窗的方式,打破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界限。

2.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

中国园林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例如,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晏”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景观中。园林景观经过造园者布局的精心构思、巧妙安排,有限的空间却能小中见大,雅致融融。小小的园林景观,山水、建筑、植物等丰富多彩、尽善尽美地再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千世界。例如,无锡寄畅园内的假山在不足两亩地的面积中,具备了层叠的岗峦、幽深的岩壑、清浅的涧流和伸向水池的石矶,外呈深厚苍劲之势,内具深邃幽奇之境。再如寄畅园将园外的二泉水引入假山之中,依据地势,在咫尺之内创造了曲涧、澄潭、飞瀑、流泉等水景。庭园内形态各异的建筑应有尽有,厅、堂、楼、阁、馆、轩、斋、室、亭、榭、廊、舫、塔、台,这些建筑既是人们观景休憩的所在,又是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景观。园内还遍植名花珍木,有限的园林,容纳了众多的景物,穿行园中,处处有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3.借鉴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美

我国私家园林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收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在构思、布局、意境上,与传统山水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成了中国园林造园艺术的特色。造园者在构造景观时,不是单纯地模仿山水和再现客观的自然景色,而是在山水、花木与建筑之间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和谐优美的园林景观不仅仅只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对象,而是成为造园者主观意识的显现。

4.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综合体现

造园艺术思想是儒家“中和”为美、道家“自然”为美、禅宗“空灵”为美三种古典美学思想的综合体现。中国文人重视园林建设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基座向来不大,思想不自由,而生活态度自由,因此不遗余力地在生活的细节中努力开拓创造空间,将万般诗书沉淀为衣食住行,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建筑等文化。宋代以后消闲主义日益抬头,文人的山水诗画更为发达,而明清时期出现的江南园林建筑,似乎就是消闲心态——静本位的一种物质形态化的象征。佛教、道教文化是一种“静”的文化,故易融入园林文化之中。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受禅宗文化影响较大,以“空灵、玄远”为美,如“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布局,具有“空灵之美”的太湖石,景点命名上的“空心潭”“筛月亭”等。

三、园林景观的鉴赏方法

(一)园林构成要素的鉴赏

山水花木是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

1.山

山是园林的筋骨,可分割空间以布置景物,构成不同特点的风景点。同时用假山分割园林,会使园林有层次感。园林内的山有真有假。依山建园是一种造园方法,在园中造假山则是另一种手法。假山创始于秦汉,最初是“筑土为山”,到北魏时,才出现石叠假山,以后假山手法趋精。叠石假山要做到“存真为假,做假为真”。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为:点缀空间,增添园林野趣的自然美。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1)以假为真:巧于因借,混假为真,形象逼真,结构严密,主次分明,纹理体势明确。(www.zuozong.com)

(2)瘦(指山石体态苗条)、透(纹理贯通)、漏(石上有孔,四面玲珑)、皱(石表面有褶皱,以显其苍老)。

(3)丑:丑中见美、丑中见秀。“怪石之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水

水是园林的血脉。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山水相映成趣。水还可以造成许多景观;水能使山活,使园活,消除沉闷感。

3.建筑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亭台楼阁、桥榭厅廊是中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园林建筑要体现意境,要有助于扩大空间,丰富审美感受,以达到“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作用。总之,要使人在有限空间中欣赏到无限的景色,扩大审美的想象和联想

桥:桥可以连结风景,也可以点缀风景。中国园林中的桥有平直桥、曲桥、拱桥三种形式。

亭:在园林风景中起着“左右游人,奴役风月”的作用,起着引导游览,点明主题的作用。

廊:即长廊,有直廊、曲廊、波形廊等。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又分水廊、爬山廊。

4.花木

花木是园林的毛发。园中有山方显俊美,有水则显生机,有花木则显秀媚。花木能增添生气,造成各种气氛,引起丰富的联想。

(二)园林造景艺术的鉴赏

1.因地制宜

自由灵活布局,在有限的空间里,建筑物的设置要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再现自然山水的美。

2.空间分隔

多用假山、花墙作为隔景与屏障,以达到含蓄、曲折之目的,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中国园林有“园必隔,水必曲,隔则深,畅则浅”之说。

3.空间对比

注意大小、开合、抑扬等,以引人入胜。

4.空间的渗透与构图的层次体现(如漏窗的泄景、引景作用),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

漏窗能够很好地体现园林的空间渗透和构图层次设计,漏窗能够从整体景物中分离画面、凸显画面和组织画面。园林景观并不是处处皆成佳景,需要鉴赏者细心寻觅,精心选择,将某一局部从整体背景中分离出来。采用类似绘画方式的漏窗设计,有助于鉴赏者选择佳景,组织画面。

5.对景与借景

对景是在园内主要的游览线或视线方向布置景物,即连接对应景象;借景是把园林外的景物巧妙地组合到园内来,以强化景象的深度与广度,丰富观赏内容,提高观赏效果。

(三)园林所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鉴赏

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观是中国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空间理念的渊源。中国古人很早就通过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因而它必然反映到园林景观的构筑上。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是经过人工精心设计、苦心经营的艺术空间。在造园过程中,无论是堆山营水,还是修亭筑阁,或者栽花植树,都师法自然,顺应自然,妙造自然,讲究自然之理、自然之趣。

例如,在各地园林中,以鱼乐为主题的景点很多。像上海豫园有鱼乐榭、无锡寄畅园有知鱼槛、北京颐和园有知鱼桥、杭州玉泉有鱼乐国,都是借观赏鱼乐之景,表达了造园者的理想与情趣。鱼乐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造园者受庄子思想影响,向往逍遥自在、隐避山林的生活,渴求与自然相亲相近、融于一体的境界,所以构筑了这么多以“鱼乐”为主题的景点。

除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外,中国园林景观还结合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盆景以及音乐、戏曲等门类艺术。例如,园林景观中有许多与园林相关的文学作品,其中以我国的匾额、楹联、题咏、诗词等最常见。这些诗文起到了揭示景物特色、开拓景观境界、激发游者情感与想象的作用。园林景观中与园林相关的文学作品点明了景物的特征,交代了造园者的立意,使观赏者可以借助文字的指点迅速把握景观的特征,理解造园者的匠心。中国园林景观与琴关系密切,从园林以琴为名的建筑中就能得以印证。苏州怡园有坡仙琴馆、石听琴室,网师园有琴室,吴江退思园有琴房等。弈棋又称为手谈。骚人墨客,多能手谈。园林手谈,更能添人游兴。苏州网师园撷秀楼有红木仿竹纹棋桌。它有两层,第一层为普通桌面,撤去第一层,为围棋棋盘,把桌面翻过来,则是象棋棋盘。书法在园林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构成人文景观,或在廊壁嵌成序列,形成节奏;或在无景空白处补壁,起造景作用;或在有景处点景、引景;或记述史事、表达情思、发抒议论等。绘画作品与书法作品的陈列形式较为相似,不过室外极少。在室内,也由于纸质易损坏,一般均装入镜框,而古代保存下来的则大多刻于木石之上。好的绘画作品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广泛的审美效应。园林中陈列的名师佳作常常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赏。除琴棋书画之外,园林内还有家具、文玩、挂屏、器皿、灯具、盆花、盆景等陈设品。中国园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华,是综合艺术的大观园。

【相关知识链接】

怡园简介

怡园,地处苏州市旧城区中心人民路中段,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时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苏州园林中怡园建造最晚,所以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该园由顾文彬之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园成之后,江南名士多来雅集,名盛一时。

怡园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园布局以复廊为界隔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东部以建筑为主,庭院中置湖石、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建筑。在造园艺术上,怡园能博采诸园景物,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称园中精品。西部,以拙政中园为蓝本,北掘地为池,池南——园中心位置是藕鱼榭主体建筑。西北部叠石参照环秀山庄,狮安邱壑、磴道奇曲、洞窟诡异。建筑有碧梧栖凤馆、画舫斋、牡丹厅、面壁亭、小沧浪、螺髻亭、金栗亭诸人文景观,特别是嵌入长廊墙体的书条石书法艺术成为苏州诸园之冠。

怡园主要建筑景点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坡仙琴管(石听琴室)、拜石轩(岁寒草庐)、石舫、锁绿轩、金栗亭、南雪亭、藕香榭(锄月轩)、碧梧栖凤、面壁亭、画舫斋、湛露堂、螺髻亭、小沧浪等。

中国园林景观与西方园林景观的审美旨趣迥然有别

西方园林景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处处体现出浓重的人工痕迹;体量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主体;主要的景观都设置在笔直的中轴线上,保持严格的对称;花草树木被植成严谨、规则的图案;水面也被限制在方方正正的池子之中。总之,一切都是按照严格的几何结构与数学关系来进行布局与构造的。而中国园林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顺应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是中国自魏晋以来就形成的审美传统。中国园林无不注重顺应自然,淡化人工斧凿的痕迹,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下面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角度分析园林景观的审美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含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模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揉合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课后练习】

1.从电视和网络中寻找苏州园林的相关照片和视频欣赏,并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2.以你所处城市最熟悉的公园为例,课堂组织一次每人10分钟的对该园景观精华的鉴赏性演讲,以激发对身边园林景观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