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中关于佛教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佛

佛教中关于佛教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佛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乘佛教则以罗汉为佛灭度后承担救世、弘扬佛法任务的使者,并进而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因此对佛教的认识也都属于这一系统。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线索简要介绍佛教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佛传中关于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介绍了他成佛并建立佛教的经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佛与佛教。至此,佛、法、僧俱足,标志着佛教的正式诞生。

佛教中关于佛教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佛

金农《佛像图》

敦煌壁画《佛说法图》

佛是“佛陀”(梵语BUDDHA)的简称,意思是“觉者”、“智者”。因他是“乘真如之道而来者”,故又简称“如来”。其实,“如来”也就是“佛”的别名。原始佛教有小乘、大乘两派。小乘认为只有一人能成佛,其他信徒都达不到释尊这种成就,而只能成为最终脱离轮回之苦、超生天界的“阿罗汉”,简称“罗汉”。可见,小乘佛教是以达到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大乘佛教则以罗汉为佛灭度后承担救世、弘扬佛法任务的使者,并进而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主张除了释迦牟尼之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无量无边世界当中,还有许多别的佛。当然,释迦牟尼是众佛之首,其佛中之佛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因此对佛教的认识也都属于这一系统。而傣族的佛教则属于小乘佛教系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无在万化之光,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滞,滞在未有。苟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息末者,盖此之谓也。

佛教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古迦毗罗卫国,其位置在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1到前5世纪间,相当于我国西周、春秋时代。学术界和佛教界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实有其人。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有时就简称其为“释尊”。本姓乔达摩,意译是“最好的牛”,名字叫悉达多,意译是“达到了目的的人”。关于乔达摩·悉达多的生平及其创立佛教的情况,并无信史,而是依靠佛经中记载的几百个有关他的故事推测出来的。这些故事描述了释迦牟尼在其降生为悉达多之前的若干世中,就已经经历了若干次“轮回”,以各种动物和人物的身份积善修行,并终于在人世间成佛,从此吸引信徒,讲述佛法,创立了佛教,并在80岁时“涅槃”。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不仅形成了一套成系统的宗教崇拜偶像,而且具有创造深邃的富含哲理和学术意味的教义、教规及与之相联系的大批佛教典籍,同时还具有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系统、遵守烦琐严格清规戒律的信徒。以上这些内容,一般可以用佛、法、僧三个字概括。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线索简要介绍佛教的有关概念和知识。(www.zuozong.com)

佛传中关于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介绍了他成佛并建立佛教的经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佛与佛教。大致内容如下:

当释尊经历了本生故事中的“无量数劫”(无数次轮回转生)后,与诸天神在兜率天讨论,决定再次降生人间。于是,乘白象进入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诃摩耶夫人右肋,投胎在她腹中。在胎中,他依旧为诸天说法。分娩前,摩耶夫人按当时风俗回娘家生产。结果,才走到蓝毗尼花园,悉达多便从母亲的右肋降生了。他落地便走了七步,七步生出七朵美丽的莲花,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天上出现两条龙,口中分别吐出温凉香水为他沐浴。关于这一天,汉化佛教认定是四月初八日;藏传佛教认定是四月十五日;南传的傣族佛教则认定是清明后第十天。后来,这天就成了傣族节日“泼水节”。

悉达多出生后七天,母亲就去世了。他是由他的姨母兼庶母摩诃波贽波提夫人抚养长大的人。他的父亲净饭王一心想让儿子成为接班人。在悉达多19岁时给他娶了美丽贤惠的表妹耶输陀罗公主为妻。二人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罗怙罗。但悉达多王子眼见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暗自立志寻求彻底解脱世界苦痛的真理,而无心继承王位,并终于不顾父王的阻止偷偷离家出走。净饭王无可奈何,只好派五名亲族随从追随侍奉他。他按当时婆罗门教修道者的方式虔诚苦修六年,几乎饿死,却一无所获。于是他明白了苦修无益,决心洗心革面,重辟他径。他挣扎着在尼连禅河中洗去苦修留下的积垢,接受了一位牧女给他的乳糜,渐渐恢复了气力,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这种树后来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在一团吉祥草上盘腿打坐,并发出誓言:不证“无上大觉”(意即成佛),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战胜了种种魔障,终于觉悟佛法而成佛陀。然后,佛陀站起,绕树十八步,步步生莲花,其情境犹如降生之时。这一天,汉化佛教定为农历腊月初八,而南方各国则定为农历四月十五。据说,这一年悉达多30岁或35岁。悉达多成佛后,立即想到把自己悟出的佛法传给他人。他首先找到五名亲族随从,向他们说法。五人听后,欣然皈依,这就是著名的“初转法轮”。从此“法轮常转”。至此,佛、法、僧俱足,标志着佛教的正式诞生。之后,释尊说法不止。包括他的姨母、妻子、儿子在内的众多人都随他出家,皈依了佛教。过了45年或50年,释尊80岁时,他告知弟子们自己将要涅槃。他来到一条河边洗过澡,躺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的绳床上,面朝西枕着右手侧身而卧,给守候在身边的弟子留下遗言,叮嘱他们今后应当以佛法为师,努力信奉和传布佛教。半夜时分,释尊安然去世,进入了“大涅槃”(又称“大入灭”、“大解脱”、“大圆寂”等)。佛教又把此称为“双林入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