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经纬织就姑苏锦绣,中国“锦绣之冠”:宋锦

千年经纬织就姑苏锦绣,中国“锦绣之冠”:宋锦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锦绣之冠”——宋锦宋锦是苏州织造中的一个传统丝织品种,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并有着中国“锦绣之冠”的美誉。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苏州宋锦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宋锦形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历史上是为皇亲国戚贵族服务的“锦上添花”之物。

千年经纬织就姑苏锦绣,中国“锦绣之冠”:宋锦

在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库房里,珍藏着这样一批特殊的档案,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精美绚丽,或轻薄柔软,或坚牢挺括,它们既是丝绸,毫无保留地绽放着传统织品的魅力,它们又是档案,真实记录着近百年间苏州市区及国内重点丝绸产地绸缎产品演变的历程,为我们重现了近现代苏州丝绸工业的盛况。在中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丝绸样本档案。(见图1-15)

“丝绸发展的‘足迹’”“几代苏州丝绸人的劳动结晶”“中国丝绸的‘根’”……这些毫无保留的赞誉之词,是中国丝绸协会名誉会长弋辉、国家级丝绸大师钱小萍、中国丝绸印花大师范存良等丝绸业界专家们第一次看到中心珍藏的这批丝绸样本档案时发出的惊叹。

图1-15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丝绸样本档案

丝绸样本档案是在绸缎的设计、试样、生产及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绸缎样本、制作工艺和产品实物等档案史料实物的总称。采集自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末的苏州丝绸样本档案,主要来自以苏州东吴丝织厂、光明丝织厂、丝绸印花厂、绸缎炼染厂、丝绸研究所等为代表的原市区丝绸系统的41个企事业单位。苏州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制之后,从2003年开始,历时两年,将原来分散在市区各家丝绸企事业单位的177568卷文书科技会计类档案和8万余件丝绸样本档案加以整合,同时整合的还有万余件(册)与丝绸生产和丝绸样本有关的史料、书籍以及数千卷丝绸商会档案,随后又开展了丝绸产品实物的征集和代保管活动,并聘请专家进行初步的梳理、归类、清点。在这批丝绸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8万余件丝绸样本档案,它们涵盖了绫、罗、绸、缎、绉、纺、绢、葛、绨、纱、绡、绒、锦、呢等14大类织花和印花绸缎,其中既有极具艺术和科研价值的漳缎祖本,又有在国际舞台上大展风采的塔夫绸和四经绞罗样本,此外还有近四次党代会专用红绸样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绸缎样本、“文革”时期出口的绸缎样本、历届广交会参展的绸缎样本,以及国内外重点丝绸产地绸缎样本、苏州地产绸缎样本和苏州产仿真丝绸样本等,表现出了系统性、稀有性、历史性和完整性等特征,呈现出数量庞大、类别齐全、地域性强、时间跨度长、开发利用和历史研究价值高、文化底蕴浓厚、潜在商机巨大等特点,现已成为中心的“镇馆之宝”。

中国“锦绣之冠”——宋锦

宋锦是苏州织造中的一个传统丝织品种,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并有着中国“锦绣之冠”的美誉。2006年6月,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苏州宋锦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宋锦形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历史上是为皇亲国戚贵族服务的“锦上添花”之物。除了制作贵族服饰以外,由于宋锦面料美观、耐磨性好、立体感强,也常用来装裱字画。宋锦以图案精美、色彩典雅著称,可分为大锦、合锦、小锦三大类。大锦组织细密、图案规整、富丽堂皇,常用于装裱名贵字画、高级礼品盒,也可制作特种服装花边;合锦用真丝与少量纱线混合织成,图案连续对称,多用于画的立轴、屏条的装裱和一般礼品盒;小锦为花纹细碎的装裱材料,适用于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等。宋锦主要品种有八达晕、水藻戏鱼、八仙牡丹等,其特点是彩纬显色,以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丝、三种纬丝织成,采用分段调换色纬的方法使得纹样色彩循环增大。

与刺绣等工艺不同,宋锦织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画图,要设计,然后拿到工厂指导工人按照图样操作,还要挑选合适的丝线,选择颜色印染,最后上机,制成成品。因此,产量低、成本高、工艺难度大是传统宋锦的主要特点。到了近现代,丝绸纺织大范围工厂化,宋锦由于生产流程复杂、织造机械开发滞后,新中国成立后只有苏州的东吴丝织厂和织锦厂能生产,产量也越来越少。近年来,苏州市区原有的生产工厂早已相继倒闭,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严重流失,宋锦工艺濒临失传,所留实物史料更是几乎绝迹。(见图1-16)

图1-16 宋锦样本

2012年,中心与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宋锦织造技艺创新研发”项目,在首次合作就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女士宋锦图案提包的基础上,将宋锦图案在产品中广泛运用,领带、拖鞋、皮带、箱包、服饰、家装、工艺品、汽车内饰等各个系列层出不穷。而这些宋锦系列产品在2012中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惊艳亮相后的大受追捧,也使市场看到了古老宋锦归来的希望。

濒临失传的战国织造技艺——四经绞罗

在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街道的一个小型工业区内,有一家没有招牌的工厂,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分成三间,其中两间密密地摆放着16台手工木织机。这里是家明缂丝厂。就是在这个狭小简陋的厂房里,再现了一种始自战国的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用这种技艺织出的罗现已远销日本,成为日本传统服装和服的重要配饰。

罗是我国古老的丝织品种。近代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发掘到的碳化纺织物残片就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的罗纹织物,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四经绞罗,是古代丝织品中的巅峰之作,产品主要分布在苏杭一带。四经绞罗有“素罗”和“花罗”之分,其中“花罗”的制作难度最大,要经过挑花、结本、引线、穿综、穿筘、上机织造等20多道工序,而且全部需要手工制作。四经绞罗质地轻薄,透气性非常好,其面料表面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浮雕效果,与皮肤的摩擦小,便于散热。在中国古代,四经绞罗是最好的夏季服装面料。(见图1-17)

图1-17 四经绞罗

由于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过于复杂,且织造效率低下,在元末明初逐渐失传。清末民初至今,现代机器工业冲击尤甚,四经绞罗织造工艺逐渐湮没。四经绞罗的复制恢复,成为纺织研究者长期以来难解的心结。1986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几经研究,试图恢复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但最终仅成功恢复了“素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家明缂丝厂厂长周家明的多年摸索,“花罗”的织造技艺才得以成功恢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织造技艺,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主动与家明缂丝厂联系,派出工作人员协助其对包括四经绞罗在内的大批丝绸样本实物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在一些老丝绸人的帮助下成功将四经绞罗织造技艺列入了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戴安娜王妃婚礼服用料——塔夫绸

1981年7月29日,风华正茂的戴安娜穿着精美的乳白色拖地长裙,乘坐皇家马车进入圣保罗教堂,沿途是上百万名因感受到大英帝国的幸福而欢呼不已的民众。这场耗资高达3000万英镑,共有2500多名宾客参与,33种语言全球广播的世纪婚礼,给人们留下无法被时间冲淡的记忆,而婚礼上出现的那条拥有长达7.6米的超长裙摆的豪华婚纱,也令全球7亿电视观众为之惊艳。制作这条婚纱所用的布料,正是我国苏杭地区的传统特色品种——塔夫绸。

塔夫绸是一种以平纹组织织成的熟织高档绢类丝织物,名称来源于法文“Taffetas”一词,含有平纹丝织物之意。塔夫绸的织品密度大,经纬线经特殊加工而成,交错点紧密,空隙微小,绸的身骨坚挺而柔软,是绸类织品中最紧密的一个品种。塔夫绸的种类繁多,其中素色塔夫绸、条格塔夫绸和提花塔夫绸更是闻名于世界的传统品种(见图1-18、图1-19)。除了婚礼上的那件塔夫绸婚纱,戴安娜王妃在1981年3月官方订婚时所穿的也是一件塔夫绸晚礼服,这是王妃的首件正式礼服。

图1-18 闪塔夫绸

图1-19 花塔夫绸

1981年,英国王室登报公开了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用品单,单子上明确写道:婚礼礼服布料为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的水榭牌深青莲色塔夫绸,共订14匹420码。消息传出,世界一片哗然,塔夫绸站到了世界的一个制高点,为苏州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如今,这份曾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真丝塔夫绸的相关档案正安静地躺在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库房里,其中包括当时选用的真丝塔夫绸样本及相关的照片史料等。(www.zuozong.com)

塔夫绸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对于蚕丝的要求特别高,因而产量也不多,是妇女礼服的上品。尤其是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的塔夫绸,花纹光亮、绸面细洁、质地坚牢、轻薄挺括、色彩鲜艳、光泽柔和,享有“塔王”的美誉。早在1910年,塔夫绸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在国际上大出风头。1951年,东吴丝织厂生产的塔夫绸首次代表中国在欧洲7国展出,轰动了欧洲市场。在1955年至1959年期间,塔夫绸的生产、销售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的真丝塔夫绸具有“柔而平挺、薄而丰满”的风格特征,成为第一批国家金质奖产品,并且在1981年和1988年两次获得此项殊荣。

尽管后来塔夫绸由于成本高、原料要求高、工艺流程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逐渐在化纤等新型原料的冲击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东吴丝织厂及其生产的塔夫绸在20个世纪创下的种种辉煌却是不可磨灭的。在中心的库房内,收藏着当时东吴丝织厂生产的荣获国家金质奖的素塔夫绸以及当时的订货单英文原件等一系列完整的档案,另外,制作塔夫绸的技术资料也被作为国家机密档案在中心珍藏着。这些档案资料对当前的丝绸产品开发以及今后的丝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次党代会的见证者——党代会专用红绸

一块红绸,几张信纸,承载了苏州丝绸的自信与荣耀。谁能想到,这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红绸,竟曾连续四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现场,成为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四次党代会的见证者。

1997年十五大召开前夕,苏州绸缎炼染一厂接待了几位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苏州市委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工厂,并认真询问了厂里丝绸生产的情况。这批特殊的客人是为十五大会议挑选红绸而来。绸缎炼染一厂的一种被厂里工人称为“党旗红”的红色从上万种红色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的青睐。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党代会所用的红绸要求十分严格,不但要保证“零色差”,每一寸红绸的颜色都要保持一模一样,还要有比一般丝绸染色更强的色牢度,也就是说,颜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变化,不能轻易褪色。这对挑选坯布、染色、定型后处理和检验等每一道工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党代会的要求,苏州绸缎炼染一厂的工人们选用了当时最好的原料,用最好的工艺来完成红绸的制作,每一道工序都精雕细琢,光是挑选用来染色的坯布原料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染出的红绸色泽艳丽、光泽度好、无色差、不容易褪色,圆满地完成了十五大专用红绸的订单任务。

此后尽管苏州绸缎炼染一厂几次变更厂名,但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红绸订单还是相继花落该厂。该厂亦不辱使命,连续四次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写来的感谢信。(见图1-20)

图1-20 党代会专用红绸及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感谢信

丝绸·苏州

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这段出自《醒世恒言》的诗歌,描绘的正是苏州丝绸产业的繁荣景象。

作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府”,苏州这座城市,可以说是靠丝绸发展起来的。在苏州,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丝绸的气息。三关六城门里,依然能够依稀地触摸或感受到与古代丝织业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据考证,苏州城内至少还留存着百余处与苏州古代丝绸生产有关的场所、街、坊、巷、桥、官府织局、丝织工场、碑刻等,这在世界丝绸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古代丝绸遗址有关的地名,如:织里,为吴王宫廷织造锦绸的场所,位于今城内道前街之司前街口吉利桥一带,吉利桥原称“织里桥”,后讹为今桥名;锦帆泾,春秋时为子城护城河,为今人民路西侧憩桥巷至香花桥段,现人民路东侧干将路与十梓街间第一条通道仍称为“锦帆路”。

在苏州古城区的原住民中,至少有一半的家庭只要上溯三四代,都与丝绸业有关;在进入现代之后的前30年,亦有近3万家庭中有成员曾在丝绸行业就业;在古城区大规模改造之前的东北半城,连续五六代及以上都从事丝绸行业的“丝绸世家”并不鲜见,从中确实可以充分掂量出丝绸产业在苏州非同一般的广泛深远的影响。

记载苏州丝绸历史的第一部志书《苏州市丝绸工业志》在1986年编撰而成。这部近80万字的志书汇集了自远古至公元1985年的数千年间苏州丝绸业的主要变化沿革史料,在20世纪80年代初编撰的苏州各制造业志书中,是一部跨越年代最长、史料最为丰富翔实的行业志书。在苏州乃至全国,只有像苏州丝绸业这样属于凤毛麟角且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产业,方能够编撰出地方行业志书中的鸿篇巨制。

展示丝绸产业在苏州发生、发展历史状况的苏州丝绸博物馆,于1989年10月在桃花坞唐寅祠内开馆,1991年9月迁至占地9400平方米的新馆。馆内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珍藏的古丝绸服饰以及仿制各时期的腌茧、蒸茧、手摇缫丝、脚踏缫丝、染丝、缂丝设备和云锦织机、宋锦织机、漳缎织机的现场操作演示等方式,将人们带入古代的蚕桑世界。在国内众多的丝绸产地中,也只有苏州才有资格创建第一座专业的丝绸博物馆。

记载苏州近现代丝绸历史的档案史料,如今分别藏于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及苏州丝绸博物馆等处。在国内众多的丝绸产地中,只有苏州才保存了如此丰富的丝绸档案,特别是其中五光十色、璀璨夺目的丝绸样本档案。

苏州丝绸和苏州刺绣,一直都被称作烫金的“苏州名片”。在绣娘们手中飞针走线的苏州刺绣,与苏州丝绸同为一根桑蚕丝的衍生物,虽历经千年战火袭扰、百年内忧外患,至今仍欣欣向荣。

苏州丝绸是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拥有很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时间里,又完成了苏州丝绸历史上从近代到当代的一次承前启后式的探索与发展。历史将铭记它所创建的极不平凡的丰功伟绩。

愿“苏州丝绸”这出苏州工商业历史上最为生动的活剧,能够在新的生存理念与发展思路支配下,再续演下去而绵延流长。

(作者:卜鉴民 方玉群 皇甫元 甘 戈 陈 鑫 周燕君 陈明怡

原载《江苏经济报》2013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