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到海顿时定型。交响乐的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摇滚乐,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由美国西部的乡村歌手在演唱中吸取黑人音乐的因素而逐渐形成。其中美国宗教歌曲、西部乡村音乐、黑人音乐中的节奏成份和布鲁斯音调等常融成一体。早期的摇滚乐多用吉他、贝司、钢琴、鼓、萨克斯管等乐器伴奏,音调亢奋喧闹,乐句简单而不断重复,节奏富有强烈的动感,歌词内容多为学校生活、爱情等,60年代起转向反抗社会的主题,具有反叛精神。其直白的喊唱与强劲的节奏是青年人不堪生活压力的宣泄。就其风格而言,分为布鲁斯(Blues)、摇滚(RockandRoll)、重金属(HeavyMetal)、朋克(Punk)、放克(Funk)、雷鬼(Reggae)、说唱乐(Rap)等等。
爵士乐,是美国音乐对世界的一份厚礼,发源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这是一种具有奇特节奏和非洲和声色彩的音乐形式,是在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乐成份,以小型管乐队的形式即兴演奏而逐渐形成的,经过比波普、自由爵士、现代爵士,它走过了一段令人惊喜而富有朝气的旅程。其特点是自由即兴的风格、令人兴奋的节奏、鲜明的切分音,微妙而无法准确记谱。
进行曲,是适合队伍行进时演奏或歌唱的一种乐曲形式,其节奏鲜明、结构严谨,由偶数拍子构成。进行曲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又称“奏鸣曲套曲”。它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一件乐器独奏(如钢琴奏鸣曲)或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如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鸣曲)。
协奏曲,也称独奏协奏曲,是指由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协奏,形成于18世纪,通常分为快、慢、快三个乐章。(www.zuozong.com)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舞时双人成对地旋转,其音乐特点为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现在常听到的大多为维也纳式的圆舞曲。
夜曲,原为一种流行于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其风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间露天演奏。海顿、莫扎特都写过此类作品。19世纪以来的夜曲多指钢琴小曲,通常具有宁静、深思的抒情特色,常以分解和弦为伴奏。肖邦、李斯特写过著名的夜曲。
咏叹调,指歌剧中的独唱曲,往往被安排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着重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结构多为反复三段体,即ABA(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复)。如《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猜中谜语之后,回到住处思念公主的一首咏叹调,以表现卡拉夫王子对公主的爱慕和赢得爱情的信心。
序曲,指歌剧、交响乐的开场音乐。一类是歌剧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如比才的《卡门序曲》;另一类是有标题的独立作品,即“音乐会序曲”,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