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主义戏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象征主义戏剧的奠基人梅特林克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书影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存在主义戏剧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其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剧照
象征主义戏剧开始于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他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奠基人。象征主义戏剧基本特征是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常采用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代表剧作家梅特林克,作品有《闯入者》《盲人》《内室》《青鸟》等。另一代表剧作家是霍普特曼,德国剧作家,代表作是《沉钟》。
表现主义戏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表现主义戏剧主张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斯特林堡的代表作《去大马士革》被公认为是第一部表现主义剧作,除此之外,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还有《一个梦的悲剧》《鬼魂奏鸣曲》《从清晨到午夜》《群众与人》。
象征主义戏剧的奠基人梅特林克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书影
存在主义戏剧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其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绝对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它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孤独而没有意义,代表作有萨特的《苍蝇》《密室》《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等,加缪的《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者》等。
荒诞派戏剧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台词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有法国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