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的城市法兰克福,作为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时期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歌德前后用了60年完成这部巨著。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电影《浮士德》海报
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www.zuozong.com)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偏见和鄙陋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军入侵的时候,第二部则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此时他已83岁。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叙述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的过程。《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诗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