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的价值

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的价值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本体保持与发展,需要畲族表演者权益制度保驾护航。在畲族语言的日益失传的今天,科学的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能提升畲族人讲畲语的自豪感。浙江省以县城为中心、以畲族乡镇为重点、以畲族村为网点,推进畲族表演艺术特色。同时,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有助于实现畲族表演艺术经济价值。此外,景宁组建浙江省畲族民间艺术团,开展海内外演出交流;畲族村民自发组成的畲族文化艺术团,自觉集结演出,传播畲族文化。

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的价值

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本体保持与发展,需要畲族表演者权益制度保驾护航。由于浙江省畲族多分布在丽水市、苍南县、武义县、衢州市等欠发达地区,畲族表演艺术封闭的生态环境,使畲族族群记忆得以传承下来。畲族歌谣是畲族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文艺样式,但今天日渐式微,会唱畲歌的人逐渐变少且日趋老龄化,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很少会唱畲族民歌。[52]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抽样调查中,对于畲族民歌,畲族学生70%不会唱,30%会一点;汉族学生5·4%会唱,75·68%不会唱,18·92%会一点。[53]为保护和体现自身利益,表演者在表演畲族艺术过程中努力不使族群记忆失真,保持民族艺术本真。此外,畲族歌谣是畲族文学的主体,畲语是畲族歌言存在的根基,程式语是畲族歌谣创作及传承的重要机制。[54]畲族语言是繁荣畲族表演艺术的重要基础。目前,浙江省流传的畲语是正宗的畲语,但正在消失其本真。据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研究中心调查,景宁畲族有近80%的后代不会讲畲语;加之畲族语言地域限制,畲语活力较差,畲语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厦门大学研究表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畲族语言将于30年后消失”[55]。在畲族语言的日益失传的今天,科学的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能提升畲族人讲畲语的自豪感。一旦离开畲语,畲族表演艺术特别是畲族民歌难以传承或者不能够传承,这种表演艺术样式的消亡就不可避免了。畲族歌谣是畲族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艺术样式,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能够完整唱畲歌;畲族小说歌因为畲语的式微而被迫“转型”,“三月三”传统歌会已中断30余年,盘歌、“拦路盘截歌”逐渐变成“落寮唱”(即在一个固定场所或歌寮中盘歌会唱)。畲族曾以善歌称于世,畲乡是“歌的海洋”,善歌也是评价族人“肚才”的标志,由于本民族年轻人不会地道畲语,畲族年轻人很少学唱畲歌,除小部分民间艺人外,许多畲族村落已找不出能唱畲族民歌的年轻人;即使会畲族歌的人也把唱畲歌作为谋生手段。畲族也有独特民俗节庆表演,如农历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和歌会、四月八牛歇节等,它们是畲族持久的文化沉淀和行为范式,现在也日益淡化和衰落,很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

浙江省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可以促进畲族文化传播。浙江省以县城为中心、以畲族乡镇为重点、以畲族村为网点,推进畲族表演艺术特色。例如,畲族民歌虽然旋律单调,华丽不足,男声假嗓高八度演唱,表演者通过“三月三对歌”、四月初八“抬阿公”、“秋后的成年礼”、“招兵”以畲族传统节日和习俗等媒介,让畲族表演艺术得到受众的认可。同时,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有助于实现畲族表演艺术经济价值。如景宁创建的大均“畲乡之窗”和“云中大漈”国家4A级景区、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与西汇民族风情度假村等项目,2011年景宁接待国内外游客240·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56]畲族艺术演出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因子。同时还出版了《畲族民歌集》《景宁畲族风俗》《布谷闹春》《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等畲族表演艺术丛书。此外,景宁组建浙江省畲族民间艺术团,开展海内外演出交流;畲族村民自发组成的畲族文化艺术团,自觉集结演出,传播畲族文化。(www.zuozong.com)

总之,畲族表演艺术表演者权制度能够引导表演者认识到畲族文化的价值,也能监督“他者”在利用畲族表演艺术过程中,重视畲族艺术表演者及畲族群众的参与和情感,完善政府原有的保护模式,重视遗产家园生态与畲族文化持有者权利,更加关注草根文化的力量,平衡畲族表演艺术现代化与畲族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