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层面
要设立专门政策来积极保护并宣传汉服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尽量让广大群众在传统节日时穿汉服。拨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并引导汉服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已初步具备汉服生产条件的古都城市进行试点经营汉服。招募工匠,传承并学习传统工艺,如纺织、蜡染、夹缬、锦绣、茶艺、制香、糖画等。
2.社会层面
文化界人士应积极研究、宣传汉服,收集散佚资料。演艺圈艺人也应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如可自发组织穿着形制规整的汉服拍一部影视剧并扩大宣传,走红毯时可尝试穿一次汉服,拍摄关于保护汉服及其相关文化的公益广告并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公益人士也应行动起来,带动汉服产业发展,从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媒体应积极纠正错误报道,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汉服复兴。在旅游景区(特别是古都),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汉服拍照留念景点。商家可销售一些有利于宣传汉服的物件,改变经营策略。
3.汉服支持者层面(www.zuozong.com)
积极向周边的人宣传汉服,在传统节日时努力做好活动。作为示范,有条件日常穿着的汉服支持者可以借日常穿着来宣传。利用网络,消除对汉服的错误理解(如古装、汉代服装、外族服饰)。从细节抓起,将汉服复兴运动的行动落实在自己身边,不好高骛远,多提出一些小建议。宣传汉服文化,当有人不了解汉服时,要耐心解释,不要说一些侮辱性的话语或讽刺别人,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在公共场合,时刻谨记自己所代表的文化和使命,要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增强人们对汉服的良好印象。若要改良汉服,专家及汉服支持者们需探究如何在保留汉服文化的前提下使其穿着简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潮流,需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但汉服作为传统节日礼服时,应尽量少改良,要保留其文化内涵及制造的工艺。
纵观本次探究活动,通过调查对汉服的认知情况以及汉服复兴运动的影响,对比和服、韩服,寻找发扬汉服的路径等,让人们了解汉服、发现汉服之美,让汉族人民在重大节日中愿意穿着自己的服饰,从而让这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作为一名学生、一个中国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指导教师点评
该小组的立意独特,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探究报告从问卷调查入手,广泛地调查了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对汉服的认知与态度,了解了汉服复兴的当前状况与影响,研究了汉服传承的现状。组员亲手制作各种汉服样板,通过对比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异同,让人们了解汉服、发现汉服之美,借鉴日韩两国在民族服装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汉服发展的建议,非常有参考价值,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研究,值得在现实生活中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