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介绍

电影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介绍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7-2 上海电影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上海市政府将建立完善的、多层级的电影教育培训体系纳入电影促进计划,2014—2015年,相继成立温哥华电影学院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形成较完整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远期目标将建设成为国际顶尖电影学院,成为世界电影人才培养基地,引领电影创作、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潮流。

电影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介绍

电影产业是一个人才带动性的特殊产业,除了光彩照人的无数明星,电影离不开编剧、制片人、导演、摄像人才,也离不开IT、市场营销、场地管理、律师、银行家、会计及各类行政人员,仅一个完整的摄制组就有30多个工种,这些人才的培育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表7-2  上海电影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上海市政府将建立完善的、多层级的电影教育培训体系纳入电影促进计划,2014—2015年,相继成立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形成较完整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六大部分组成:一是专业性院校,二是综合性艺术院校,三是师范类大学,四是综合性大学,五是高等职业学校,六是社会化企业化培训。

1.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在2014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式对外发布项目,温哥华电影学院派出一支超豪华校友团队,前来上海介绍“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詹姆斯·格里芬为上海描绘了一张全新的人才培养蓝图:学院将发展深度浸入式培养模式,学生就像生活在电影公司的制作车间或工厂。教师是活跃在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员,但他们同样要制定教学计划、授课准备,把教学和他们的本职工作恰当地融为一体。

2014年9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式开学,首期原汁原味引进了电影制作、3D动画与视觉特效、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化妆设计4个专业,全部师资由加方派出。2015年9月首届71名学生毕业,60%的学生进入上影集团、立鼎影业、米粒影业、东方梦工厂等上海主要电影企业,一年来有25人参与29部院线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包括多部国际合拍项目,15人组队接拍16部网络大电影和网络剧,9人参加13个电视纪录片、动画片和电视节目的制作。30%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高强度学习,提升了创作能力,组建了自己的团队,选择在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注册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更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龙之诞生》等国际合拍项目赴北美拍摄。这批可以使用中英双语进行工作的毕业生为上海影视产业直接补充了新生力量。

首届学生的顺利毕业,特别是学生作品中6部电影短片获得11个全国性奖项,标志着建院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从师资聘任到教学开展,“原汁原味引进”的目标基本实现,电影教育更加符合专业规律,对新型电影教育的探索迈出了第一步。

课程设置上,综合考虑国内电影产业的短板和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优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首期引进“电影制作、3D动画与视觉特效、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化妆设计”4个专业,与国内传统的电影学院相比,上述专业设置各有不同,例如与国内导演、摄影等专业方向细分不同,该学院的“电影制作”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包含了“编剧、制片、导演、置景、摄影、剪辑”6个方向,学生在前半程综合学习、轮岗训练,每个学期末都有一个项目练习,难度逐渐增加,学习的后半程则选取自己擅长的两个方向予以深化提高。视觉媒体声音设计专业的教学则在难度和复杂度上大大超过国内类似专业,影视化妆设计专业则包含了国内相关专业没有的模型设计制作、假皮加工等内容。这些课程的引进弥补了国内电影教育的短板,培养了技术优势明显的电影人才。

除了常规教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还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国际学院,与北美紧密联系的优势,不定期地引进世界级大师,举办对社会开放的短期大师班。迄今已有两届奥斯卡最佳化妆奖获得者米歇尔·伯克举办的上海首届国际化妆大师班,《变形金刚4》《星球大战7》的调色师胡安举办的“后期调色与3D设计”大师班,美剧《权利的游戏》制片人文思·格拉迪斯、《越狱》编剧和联合制片人扎克·爱思纯、《商业法则》制片人伊丽莎白·戴尔和导演艾米丽·戴尔等举办的“好莱坞编剧大师班”,吸引了大批上海乃至全国的业界人士和电影学习者前来。

学院课程的实用性也吸引了产业界的注意力,2015年10月,学院第一次尝试为申能集团设计定向培训课程并取得成功,利用2个月的周末时间为该集团培养了50余名文化骨干。

办学第二年,学院在坚持温哥华电影学院教学模式精华的同时,主动对接中国市场,增加了影视表演(双语)和影视编剧两个新专业,与英美澳等国近10所大学联合开发2+2本科, 1+1硕士学历课程,利用国际化优势,邀请奥斯卡级大师来校举办化妆、剪辑、编剧等大师班,吸引业界听众近500人。学院初步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为兄弟院校培养师生近30人,鼓励校友园区注册企业,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的重要因素。

2.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正式成立,前身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著名导演陈凯歌出任院长。作为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影学院承载着促进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学院设有影视艺术系、新闻传播系、影视工程系、广告学系4个系和电视制作部及影视实验中心。已经形成覆盖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学院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管理等5个学科和方向;拥有新闻与传播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戏剧与影视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近期的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顶尖的电影学院。全面完成学科专业体系架构、师资队伍、硬件设备与制度建设。中期目标是将建设成为国际著名、亚洲顶尖电影学院,成为国际化电影教育新基地、电影产业升级的新引擎。远期目标将建设成为国际顶尖电影学院,成为世界电影人才培养基地,引领电影创作、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潮流。

院长寄语

我将会和师生一起共同学习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构制一个蓝图,使学院成为一个具有较大竞争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电影学院。培养出有奇思异想具有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具有人文情怀和理性悲悯的现代人、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中国电影人。

——陈凯歌(www.zuozong.com)

3.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始建于1945年12月1日的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建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4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市舞蹈学校加入上海戏剧学院,最终形成了这所多学科并重、多艺术门类并举的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综合性专业艺术大学。

从1945年到2015年,70年来,上戏已经成为优秀艺术家的摇篮,人才辈出,星光璀璨。上戏在自己前行的道路上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逐渐形成开放、包容的办学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海派特点的专业艺术教育独特模式。

上海戏剧学院设有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影电视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事业管理等专业,涵盖话剧、戏曲、舞蹈等专业门类。

在电影教育方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引进著名导演、东方学者胡雪桦担任院长,著名电影录音师詹新担任支部书记,著名导演、四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侯咏担任电影系主任,聘请吴思远先生担任名誉院长、焦雄屏女士担任客座教授,延请上影厂导演吴天戈、编剧指导张琪、剪辑指导徐栋、美术指导胡宗参与实践教学。

电影电视学院不仅拥有国内顶尖的电影教育师资,而且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探索。首先,借鉴美国电影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同一个班级内细化为导演、摄影、录音、剪辑4个专业方向,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在合作中磨练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让专业教育真正与行业分工无缝连接起来,不让专业培养流于闭门造车。其次,在“创作实践,综合专业,精耕细作,育人成材”治学方针的指导下,让电影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低年级共享影视传媒人文类课程,打好文化底蕴。此外,通过讲座、论坛、专业展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第三,鼓励电影系学生与其他院系的学生广泛合作,吸收各艺术门类的养分。

2015年9月,上海戏剧学院发布消息称将在现有的三个校区(本部、莲花路、虹桥路)基础上,在闵行浦江镇开建新校区。新浦江校区计划2016年开建,2018年9月投用。基地规划南至沈杜公路,西至大寨河,东至浦星公路,北至上师大附中闵行校区。拟新建基础教学楼、电影电视学院、创意学院楼等,用地面积99791平方米。该项目近期规划(浦江校区建成初期)在校生1424人,远期规划(“十三五”末)在校生1770人。

4. 其他高校电影相关教学

除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之外,上海还有不少高校通过各类教学模式培养电影人才,如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和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等。

201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编剧培训项目启动,首期招收20名学员进行为期15周的职业培训。编剧班的启动,将好莱坞成熟高效的商业类型片工业流程带入中国,提升国内影视编剧界的职业规范素养,加快发掘、培养和储备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适应影视与娱乐产业高速、全球化发展的高端编剧人才。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项目由上海科技大学主办,非营利、不授学位。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前身是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培养新时期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影视人才为特色的艺术类学院。拥有“戏剧戏曲学”硕士点,下设“戏剧影视文化”、“表演研究”、“艺术主持”、“广播电视编导”4个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MA)。同时拥有2个艺术专业硕士(MFA):“戏剧”和“广播电视”。学院以培养新时期优秀的影视人才为目标,兼顾到影视艺术中的表、编、摄、录、播各个环节,逐步完善专业设置。现有全日制本科专业4个: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全日制本科学生800余人。2015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英国坎布里亚大学签署交换生协议。在紧接着的发展计划中,学院将与法国、韩国等国及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洽谈合作意向。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则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是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坐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现设有影视艺术、动画游戏、数字艺术设计等15个专业,在校生近3000人。

5. 社会化企业化人才培养

除高等教育体系内通过各类教学模式培养电影人才之外,社会性,由企业、政府主导的人才培养活动也持续为中国电影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能力提升机会。

早在2014年时,SMG旗下的尚世影业就与迪士尼影业签署过一项重要协议,将在未来多年中合作开发大片,推动中美电影的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尚世影业和迪士尼影业将与好莱坞资深电影编剧以及中国本土的电影创作人才共同开发动作、冒险和奇幻类的故事及剧本。2015年6月,尚世影业和迪士尼联合主办的好莱坞编剧论坛,曾创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戴维·马戈,凭借《阳光小美女》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迈克尔·阿恩特,《银河护卫队》的御用编剧尼科尔·帕尔曼,以及因《惊天魔盗团》声名鹊起的爱德华·里科因等不同类型影片杰作的4位好莱坞顶级大师编剧,首度组队来华与中国电影人面对面交流。

其他由企业或者政府组织的如“创业在上海 微电影大赛”、“九分钟电影锦标赛”、“咪咕视讯第五届G客盛典”等各类活动,都为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