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菜食性与巴蜀社会:中国川菜史第五章

川菜食性与巴蜀社会:中国川菜史第五章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川菜的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孟子》有云:“食、色,性也。”所以,今天我们要写一部川菜史,面对的就是史料散见,资料难征。严格地讲,我们至今对川菜的基本特征的提炼还是不够精准的,所以,巴蜀内部或外部的人对于川菜的基本认知就是湘菜辣,川菜又麻又辣。总结川菜的基本特征是保护传统川菜的前提,也是创新川菜的基础。

川菜食性与巴蜀社会:中国川菜史第五章

传统川菜的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

孟子》有云:“食、色,性也。”中国传统社会及当下,饮食名为大事,人人不可回避,但其相对于政治变换、经济格局、军事征战、文化环境来说,在人们眼中却又为区区小事,进不了当下的主流社会,入不了历史的主体叙事。我们的前人将大量笔墨投入到人与人的苦斗长征,人与神的感应交结上,却很少记载这些日常的饮食细节。所以,今天我们要写一部川菜史,面对的就是史料散见,资料难征。而就饮食本身来说,食色人性是最没有标准的,研究起来本身较有难度。正因此,有关饮食的话语往往很多认知都是与传说纠缠在一起,饮食文化的研究可能是最难区分我以前谈到的“科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两个概念的研究领域。(www.zuozong.com)

严格地讲,我们至今对川菜的基本特征的提炼还是不够精准的,所以,巴蜀内部或外部的人对于川菜的基本认知就是湘菜辣,川菜又麻又辣。也有人简单地认为川菜就是大把地放油,大把地放豆瓣,大把地放味精。总结川菜的基本特征是保护传统川菜的前提,也是创新川菜的基础。这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又是关系很密切的两个问题,因为川菜在一般人的眼里,麻辣可能概括一切,解释者往往出来说我们川菜麻辣所占的比例其实不高,川菜并不都是辛辣的。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以整体辛辣程度而言,巴蜀地区可能是较高的,但如果仅指辣椒辛辣程度而言,巴蜀却不一定比得上湖南、贵州等地。[1]所以,科学地总结川菜的基本特征是有必要的。同时科学地总结川菜的基本特征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是我们进行川菜文化保护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这种文化,传承这种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