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顺治二年和南明弘光、隆武元年-《清史大事编年》

清顺治二年和南明弘光、隆武元年-《清史大事编年》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月·初八日,清免山东顺治二年分荒地额赋。督师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并血疏告急,弘光不应。多铎督军连日猛攻,史可法率官兵力御。清军跟踪而至,分水陆两路,围武昌数匝。二十七日称帝,年号隆武,并赐芝龙子森朱姓,名成功。初四日,李成栋率清兵破城后,下令屠杀,旋退出嘉定。旋捕杀清所授之县令方亨,占据县城。九月·初二日,南明鲁王部将方国安、王之仁率师攻杭州,兵败。

清顺治二年和南明弘光、隆武元年-《清史大事编年》

正月

·清军攻占西安 先是豫亲王多铎率师追击大顺农民军,十一日攻逼潼关口。农民军凿壕坚壁,奋勇抵拒。清军发红衣大炮轰击,农民军死伤众多,仍横冲堵御。李自成亲率马步兵驰援,失利。十二日,清阿济格领兵冲渡潼关口,农民军退向西安。十三日,清军进入潼关。旋自潼关起行往西安。李自成已焚宫室,离西安,出蓝田,走商州。十八日,清军至西安。

·廿三日,清更国子监孔子牌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廿五日,清禁内务府管领等私收投充汉人、冒占田宅。

二月

·初三日,清阿济格率兵抵徐州。

·初八日,清命多铎移师江南,趋往南京。

·廿九日,清于大同、密云铸钱。

三月

·初八日,清免山东顺治二年分荒地额赋。

·申严逃人法 二十五日,命凡投充旗下汉人有逃走者,逃人、窝主、两邻、十家长和百家长,均照逃人定例治罪。

·清军取河南归德 先是多铎等统军出虎牢关,自龙门关及南阳三路并进。二十二日,遂取归德(今河南商丘)。寻定河南。

四月

·清军攻破扬州 先是多铎占归德后,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因明总兵李成栋逃遁,遂入徐州。时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率师讨马士英,发动内战。史可法遂被调入卫,而左良玉兵至九江病死。多铎借弘光朝内讧,率师入亳州、破盱眙。明淮安守将刘泽清以入卫为辞,避而南下,城防空疏,旋即纳款于清。清军乘势下淮安,夺泗州(今安徽泗县),渡淮河。史可法冒雨赶回扬州,登陴设守。十九日,明叛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江北守御一片混乱,扬州被清军水陆重围。督师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并血疏告急,弘光不应。多铎督军连日猛攻,史可法率官兵力御。二十一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二十五日,清兵又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被俘。多铎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中国全史·明代政治史》)于是惨遭杀害。可法部将率其余部继续鏖战,直至人尽矢绝。清军占扬州后,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五月

·初二日,始命纂修《明史》。

·李自成死难 李自成退出西安之后,经商州入襄阳、据武昌。清军跟踪而至,分水陆两路,围武昌数匝。刘宗敏等领兵出战,败还。李自成弃武昌东下,初四日,至通山九宫山,亲率二十余骑登山探路时,突遭地主团练袭击。会大雨,二十余名战士先后被击杀,李自成也在搏斗中壮烈牺牲,年三十九岁。其余众一部以郝摇旗为首,往与明督师何腾蛟;另一部以李锦为首,往与明巡抚堵胤锡—  合师抗清。

·清军进入南京 多铎攻占扬州之后,初五日,率师进临长江,旋取瓜洲,破镇江。镇江总兵郑鸿逵等纵兵大掠,遁逃闽中(今福建)。初十日,清军渡江,南京大震。弘光帝夜半酣宴,闻警急走芜湖,投黄得功。寻刘良佐等率步骑二十余万降清。十五日,清军至南京,明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文爵、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迎降。旋多铎遣刘良佐等袭芜湖,黄得功兵败自杀。弘光帝于芜湖为刘良佐所俘,在押回南京路上,“百姓夹道唾骂,甚有投瓦砾者”(吴伟业《鹿樵纪闻》)。后被解至北京,斩首于市。六月,清军取无锡,下苏州。十三日,清军至杭州,明潞王朱常淓率众开门迎降。

·十七日,清命满洲子弟入学。

·十八日,清于陕西铸钱。

 ·十九日,清命免除山东章丘济阳二县京班匠价,并令各省俱废除匠籍为民。

·是月,清兴工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今保和殿),乾清宫竣工。

六月

·剃发令 清已夺得南京,初六日,严令军民剃发:“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十五日又令:“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清世祖实录·十七》)

·廿六日,命停开山东招远芝山银矿。

闰六月

·初九日,黄河决王家园。时战事频仍,官窜夫逃,无人防守,河溢田没。

·十一日,改江南民解漕、白二粮为官兑官解。

·太湖渔民抗清 以渔民赤脚张三为首的起义军,头缠白布,号白头军,据太湖,驻宜兴,横扫三州。十三日,突入葑门,焚烧府署。至康熙元年(1662)败,赤脚张三被杀。

·唐王称帝与鲁王监国 先是弘光政权覆亡之后,原明唐王朱聿键在黄道周、郑芝龙等扶持下监国于福州。二十七日称帝,年号隆武,并赐芝龙子森朱姓,名成功。其时张煌言、钱肃乐等拥立原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唐、鲁二王,各拥重兵,自主一方,势成水火。(www.zuozong.com)

七月

·“嘉定三屠” 先是从上月十七日,嘉定人民为反剃发令,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坚守孤城,抗击清兵。初四日,李成栋率清兵破城后,下令屠杀,旋退出嘉定。后朱瑛重兴义旅,奋起抗清。二十六日,嘉定二次被清军攻破,再遭屠难。至八月十六日,原明把总吴之蕃反清失败后,嘉定复遭屠难。时义民投河,水为不流,僵尸满路,血流漂杵。史称“嘉定三屠”。

·初九日,命军民衣冠悉遵清制。

 ·十九日,河决,山东兖西新筑月堤。

·二十日,诏以后内外满、汉章奏俱由通政使司封进。

·廿三日,清定岁给原明宗室赡养银两、地亩例。

八月

·江阴人民抗清 先是多铎令“江阴限三日剃发”。闰六月初一日,江阴诸生百姓会集于孔庙明伦堂前,誓言:“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旋捕杀清所授之县令方亨,占据县城。县民先推本县主簿陈明遇,又举前任典史阎应元统领军务,抗御清军。阎应元领导人民,修缮城池,制作火器,严密防务,婴城守御。江阴人民坚持守城八十一天,前后挫败二十余万清军的进攻,打死清军七万五千人,并毙其“三王十八将”。至二十一日,因众寡悬殊,矢尽粮绝,清军以大炮破城,阎应元、陈明遇等壮烈牺牲。清军得城后,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史称是役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仅存大小五十三人(《清朝史料汇编·满清入关暴政上》)。

九月

·初二日,南明鲁王部将方国安、王之仁率师攻杭州,兵败。

·廿九日,清平江西南昌等十一府。

十月

·初四日,朝鲜解运白米五万七百八十余石于清。

·明鲁王兵攻杭州 明鲁王兵出师于钱塘江上,初八日,复攻杭州,至草桥门;时浙西义师四起,苏、松、嘉、湖列营百里,相为声援。但援兵不继,又值大风雨,弓矢不能发,遂败退。

·金声兵败被杀 原明翰林金声受唐王敕,起兵徽州(今分属安徽、江西),拥众十万。初十日,兵败,不屈被杀。

·清以多铎统军克潼关,下西安,拔扬州,占江宁,收服陕西、河南,平定江南、浙江,三十日,加封为和硕德豫亲王。

十一月

·《新法历书》告成 先是,明依元《授时历》而行《大统历》。成化以后,交食往往不验。明末徐光启等引进西法,主持编撰《崇祯历书》一百十七卷,但并未用来编历。顺治元年(1644)七月,耶稣会士汤若望日耳曼人)进《时宪历》。十一月,以汤若望掌钦天监事。十九日,汤若望对《崇祯历书》删改成书,名《新法历书》。命宣付史馆,发监肄习。

·清招抚张献忠 清命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遣巴颜、李国翰率师往会,进攻大西农民军,并于二十日下诏,招抚张献忠。献忠置之不理。

十二月

·初一日,明云南之阿迷州(今云南开远)土司沙定洲与其妻万氏,率士兵入昆明,据黔府,黔国公沐天波遁走永昌(今云南保山)。旋陷大理、破蒙化(今云南巍山、南涧),传檄州县,全滇震动。

·黄道周兵败被俘 明隆武阁臣黄道周出师北伐,兵趋广信(今属江西上饶),次婺源遇清兵而战败。道周率三百人,马十匹,行至明堂里,猝遇降清将张天禄导清兵至。黄道周奋力抵拒。但寡不敌众,二十四日被俘,被解往南京。后洪承畴劝降,黄道周慷慨激昂,不肯屈服。翌年三月十五日殉命。

·廿八日,清罢内监朝参之制。

·廿九日,陕西固原武大定率众奋起抗清。清总兵何世元死之。

是岁

·班禅名号之始 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赠达赖四世和达赖五世师父、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住持罗桑却吉坚赞(1567—1662)为“班禅博克多”尊号,是为班禅名号之始。

·刘宗周与夏允彝死 哲学家刘宗周(1578—1645),闻杭州破,绝粒而死,著有《刘子全书》。史学家夏允彝(1596—1645),以松江(今属上海)陷,投井而死,著有《幸存录》。

 ·湖北枣阳、襄阳、光化、宜城大饥,人相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