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使用土族语,没有自己的文字,语系属阿尔泰的蒙古语族。过去通用汉文,现在以汉文为主。
(一)土族分布
土族长期生活在青海省东部的湟水以北地区,其中大多数土族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海东市乐都区、同仁县等地,一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永登县和甘南地区,西宁市及其他州县也有少量土族散居。历史上的土族与蒙古族关系十分密切,土族语分为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他们的文化艺术主要体现在民间花儿和土族服饰上的刺绣图形和色彩符号方面。土族一年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分别是“观经会”“六月会”“纳顿”。土族人民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和自己的民间信仰。
(二)土族历史渊源
土族的历史比较悠久,起源说法各异。不同地方的土族有着他们各自的文化艺术和民间信仰,在互助、大通、天祝一带居住的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的土族多自称“土昆”(意即土人,吐谷浑音转),乐都县的土族自称“大夏人”(西夏人),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很多人认为不同地方的土族人不是同一个民族,但土族除了居住的地名不一样,族源和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艺术基本上是一样的。
历史上的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尤其互助的土族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繁衍子孙,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土族的说法。汉文史籍记载了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居住的历史。
至于霍尔人,原是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地区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则已专指土族。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合尔屯、合尔吉、贺尔川等地,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其实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
(三)土族的宗教信仰
土族聚居之处是蒙古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以及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他们除了吸收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髓之外,同时还保留了原始的宗教形态和民间宗教。各种宗教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宗教文化相互融合,但又极具土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对土族宗教影响较大的是蒙古族的萨满教,藏传佛教以及汉族的传统道教。蒙古族的萨满教中,人民对很多自然现象充满敬畏,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思想,日月、星辰、风暴、雨雪、山石林木、河流湖泊、凶禽猛兽都曾是人们膜拜的对象,因此受萨满教影响的土族传统宗教对自然界中的事物比较推崇。由于土族自古以来以游牧为主,他们有宽广的胸怀,有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所以各种宗教比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等宗教文化在土族区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藏传佛教,佛教中的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学等,都为土族文化、艺术、图形符号从内容到形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土族多种宗教结合的特色信仰体系。
(四)土族民俗文化
土族的先民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单位组成村落,从事畜牧业生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又逐渐从畜牧业转向农业生产。习俗上土族在每家每户在院子里按照住房的位置和大门的方位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或者八卦来勘定平安和吉祥格局。房屋上大的木件(栋梁)用缤纷的色彩刻画出吉祥的图形符号来象征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注重礼节,逢年过节亲友之间带着自己做的美味食品相互拜节祝福。在婚礼上主人要敬客人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土族的婚礼仪式体现了他们民俗文化,同时是研究土族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在过春节时土族会把院落房屋打扫一遍,贴上钱马、春联、年画。大年初一,男人们登上高山煨桑、放鹿马(用五色方块纸印上飞马和飞鹿以及吉祥的经文,在山顶迎风洒落飘飞,表示来年顺运)。小孩儿、妇女穿上节日盛装,在较宽敞的巷道或打麦场上转轮子秋,除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土族人家也比较重视。
(五)土族图形符号的形成
土族图形符号的形成和发展与土族的历史进程和宗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的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族的图形符号丰富多彩,风格古朴而独特,土族文化艺术又受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以及汉、藏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图形符号上形成了它的独特性。
自古以来,甘、青、宁是多民族活动的舞台,也是多种文化、多种宗教交流的地区,这一历史与地理条件,决定了青海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宗教文化的多元特点,土族的图形符号的多元发展更为明显。同时为土族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多元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土族图形符号文化的多元性表现为三点:一是土族图形符号显示出它的宗教性。二是土族图形符号具有民俗文化和宗教艺术的融合性。三是土族图形符号受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以及蒙古族等文化的影响,在图形符号文化方面体现出它的多元性。
历史上的土族信仰过萨满教,现在的土族聚居区处在蒙古族文化、藏古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在接受其他宗教的同时,保留着自己的原始宗教形态,“民间信仰”形成了土族固有的图形符号,又有多种文化成分的图形符号。
1.色彩符号
黑格尔是这样看待象征和符号的关系的:“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不过在单纯的符号里,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作为象征来用的符号是另一种,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
随着氏族、部族、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少数民族的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其图形符号中积淀着他们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诸多内涵。
在土族民俗中,色彩是沟通语言和情感传递的手段。色彩有时也是一种象征符号,它用象征的形式表达着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比如五彩袖,土族语叫“帖弯”,是以黄、红、蓝、白、黑五色链接而成。绣花的衣兜,腰系的绣花长带,其特点是腰带两头有似像非像的花草、鸟类、蜜蜂、蝴蝶、彩云等刺绣或盘绣的图形符号。足登盘绣的花云子鞋,服饰的衣边,主要的色彩是黄色、青色、白色等,土族把色彩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来象征民族的精神,同时反映了他们的民族性格以及心理特征。
2.色彩符号的象征
(1)七彩符号
土族的七彩符号体现在他们的服饰上,尤其体现在妇女服饰上的“花袖子”上。而花袖子又称“七彩袖”或“五彩袖”,土族语叫“秀苏”。应用色彩的方法是把红、黄、蓝、绿、白、黑等颜色的布或丝绸并排制作而成。土族妇女穿了五彩缤纷的花袖子,象征着雨后的彩虹。逢年过节穿五彩袖的服饰象征着吉祥的彩虹之乡。从土族的五彩袖的象征意义追溯它的历史渊源,土族在历史上信仰过蒙古族的萨满教,崇拜万物有灵,崇拜大地,崇拜蓝天,崇拜日月星辰,黑色象征土地,绿色象征森林和草原,黄色象征丰收,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太阳等。
(2)五彩符号
土族五色的象征,受汉文化的影响,尤其受中国古代哲学观的象征观念影响。五种色彩符号意蕴非常丰富。古时候通过五行来推算一个朝代的兴旺和衰败。五行指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同时金、木、水、火、土代表五种色彩作为中国汉文化最早的色彩象征符号,白色象征金,青色象征木,黑色象征水,赤色象征火,黄色象征土。李泽厚先生指出:“到春秋战国时期,五味、五色、五声以及五则、五星、五神等已经普遍应用,把天文、地理、理算、生死等归纳为色彩符号,充分证明五色的象征观念是一种中国汉文化的原始观念。”在土族妇女的头饰“扭达”中,有五色标志,象征着“五色鸟”,即民间传说中的“凤凰”。(www.zuozong.com)
(3)白色符号
在土族生活中,白色不但象征高贵、圣洁,而且象征辟邪免灾,白色主要体现在土族男女的服饰、毡帽、妇女头饰、耳环、手镯、佩带、项圈等方面。土族崇拜白色的观念在各方面有所证明。如把白色应用在民俗中。在他们的婚礼上,每人佩带一块三尺三寸方形的白毛巾或白布,土族称之为“白龙马”。一般娶亲的人身穿白色的短褂迎新娘,象征吉祥如意。婆婆家的人送媒人出门时,衣服后面会悄悄抹上白色的面粉,表示驱逐邪恶,结婚以后的日子天长地久,幸福美满。土族的重大节日,妇女们带上白色的银耳环、手镯、戒指、索项圈,土族语称之为“扭达”。以白海螺壳连缀而成的“察汗面古”,象征纯洁、吉祥,神圣不可侵犯。土族院子的四个墙角处,放置白色的石头,象征吉祥平安。姑娘们在家里来客人时,身上佩带擦汗毛巾“白色”,代表没有出嫁,象征纯洁等。土族用色彩作为民族的象征,借用色彩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充分体现了他们把最初崇拜图腾的色彩变成了原始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
(4)青色符号
土族不但崇拜白色,而且非常禁忌青色,这与他们的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息息相关。比如结婚时婆家人送媒人出门时,给媒人衣服后面抹上面粉;娘家人在媒人进门时,在媒人身上泼清水,民间称之为“送白虎,迎青龙”,代表驱邪除魔,象征吉祥如意。创世神话中《阳世的形成》《巴娃莫日根》《青蛙女婿》《尕宝》等,都足以证明土族对青色作为禁忌色来象征特殊意义的情况。
3.图形符号象征
土族的图形符号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刺绣中,典型的图形符号表现为宗教图形符号、龙凤图形符号、汉字图形符号、花草图形符号、昆虫图形符号、动物图形符号等。符号学专家许民量言之:“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用符号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符号思维与符号活动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历史上的土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服饰色彩、刺绣、盘绣等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本民族历史,记载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以及宗教信仰,土族在刺绣中丰富多彩的图形符号主要体现了民族的发展和群体的思想意识。”
(1)宗教符号
土族的宗教符号具有地域性,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对民族的图形符号影响很大。土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河湟流域,是藏传佛教和儒释道比较盛行地区,土族的图形符号风格和意蕴有汉藏宗教的缩影,刺绣中的万字符号不但象征佛教的昌盛,代表着稳定的含义,而且对万字符号取长补短,创造出四边延伸密闭的新的符号,这种符号由许多万字纹符号组合而成,复杂的结构是土族意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象征他们的生活富贵无尽头。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图时时出现在土族的刺绣中,象征佛法无量无边,佛光普照大地,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道教的“阴阳鱼”出现在土族妇女的辫筒上,象征天地万物阴阳环抱、男女和谐、繁衍子孙的美好愿望。
(2)龙凤符号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于变化而且能腾云驾雾、善降雨水有利于万物生长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同时也是各民族互相融合之后共同的图腾崇拜。凤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在屈原的《楚辞》中,对凤有着生动的刻画。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凤亦称为凤鸟、凤凰,它源于我国古代先民的鸟崇拜。它反映了早期人类在祭祀活动中,对于禽鸟能“沟通天地”的无比尊崇和慑服的敬畏心理。“龙凤”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凝聚与积淀在中国人的心里,几乎已经扎根并且深藏于各民族的潜意识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打上了龙凤文化的烙印,并且龙凤文化的视角,龙凤文化的审美意识都已渗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古代龙象征着帝王的权力,凤象征着女人的权力,龙代表雄性,凤代表雌性,龙凤呈祥的图案象征两性的结合,同时体现了中华民族龙氏族的崇拜和凤氏族的崇拜,以及两个氏族通婚的图腾痕迹。青海河湟地区的土族生活在多民族交接的地带,受汉文化比较深,在他们的民俗中用龙凤呈祥象征夫妻双方比翼双飞、相濡以沫,龙或凤造型的物件是男女双方间的爱情信物,是彼此间至死不渝的爱情见证。如果把龙或凤绣在男人女人的内衣上则象征吉祥如意,好运连连。送给新婚夫妇,祝福他们的爱情甜蜜幸福。
(3)汉字符号
汉字最初由图形发展而来,其显著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所以很多汉字本身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征。另外汉字有很多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字,却代表不同的意义,把形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图形符号是基于人的情感需要而产生的,从情感的结构可以理解吉祥图形的象征意义。人有不同层次的欲望与情感,相应地就产生反映这些情感的图形符号。民族的象征有所区别,受汉文化的影响,青海生活的土族在刺绣图形符号中应用汉字,比如福、禄、寿、喜的象征在生活中比较多。“福”包括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代表着物质生活的顺利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福”象征着五福临门。人们以“蝙蝠”作为福的象征符号,蝠谐音福,每逢新年伊始,人们祈求来年的万事如意,门上贴“福”或在土族的服饰边上绣“福”,象征福神的到来,给人们降福好运。土族把福字倒绣,象征福运到来了,另外他们的辫彤上锈“蝙蝠”加祥云图形符号,象征福运亨通。“禄”代表着人们的财富和功名,吉祥如意。“寿”字符号,象征长寿安康。长命百岁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心愿,在土族刺绣中出现“寿”字,象征一切福禄寿喜的基础,比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喜”字符号的象征性和汉文化一样,土族门上贴喜字或刺绣喜字,象征敬祀喜神,双喜象征男女婚嫁,并肩携手而立,相濡以沫。土族刺绣中出现喜鹊图形,象征喜事临门,出现蜘蛛图形,象征喜事越来越多,喜代表人们的一种心态,渴望生活幸福美满,男女欢喜,子孙满堂,家庭和谐美满。
(4)植物符号
植物图形符号出现在土族刺绣和盘绣上。植物符号中除了卷草纹、忍冬纹和唐草纹以外,有五瓣梅花、石榴、牡丹等。他们的表现形式,以概括、简化、变形、夸张的手法组织图形纹样。不同的花象征的意义也不同,比如石榴民俗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土族把石榴当吉祥符号来象征。其一,象征团圆、喜庆红火、繁荣昌盛。其二,象征家庭和睦、多子多福、金玉满堂、健康长寿、辟邪趋吉等。把牡丹当吉祥符号,其一,象征吉祥富贵,雍容大度。牡丹繁花似锦、绚丽灿烂、雍容典雅。其二,牡丹象征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其三,象征土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
梅花(图2-8),一般盛开在严酷的寒冬,人们称之为花中四君子,它渗透着民族的气质,梅花在土族中象征意义深远。其一,象征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高洁的民族气质。其二,五瓣梅花象征五福,梅花的第一瓣象征着民族和平,第二瓣象征人们的快乐,第三瓣象征事业顺利,第四瓣象征老人长寿,第五瓣象征家庭幸运。其三,梅花象征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
太阳花(图2-9),主要由向日葵花演变而来,他们运五种颜色通过一种盘绣进行表现,五种色彩按花瓣的层次表现的,中间用黄色绣出太阳的形状,给人一种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感觉。向日葵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的称谓。它象征着土族具有一颗如太阳般明朗、快乐的心。它是许多人倾慕、仰赖的对象,太阳花象征土族人乐观勇敢,自强不息,欣欣向荣的精神。
五鱼(图2-10),在土族盘绣和刺绣中常常出现,此图在表现形式上以适合的方法来完成,五条鱼组织在一个圆形里,五条鱼共用一个头,视觉上产生似像非像的太阳。鱼同样运用七种色彩按鱼的结构分层次绣出,体现出土族的色彩符号。五鱼图形符号在土族中象征年年有余。“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其次,鱼是性交快感与生殖繁育中阴茎的象征,鱼代表真理和忠诚,是安息日和天堂中的食物。鱼卵数目极多,也有生殖繁衍的象征。此外,因为鱼也是阴茎的象征之一,常与月亮、母亲和生育相联系。特别是鲑鱼,象征男性生殖力与繁衍生息、勇气、智慧。古代中国许多达官显贵都佩戴着用金子制作的“鱼符”,以证明自己身份的高贵。
图2-8 梅花 资料
图2-9 太阳花 自绘
图2-10 五鱼 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