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工程现场监理程序及内容

建设工程现场监理程序及内容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测量控制点交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①为了校核,便于控制点破坏后恢复,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两个,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3个;②测量控制点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便于保护,且点位保护措施完善,不易发生沉降和位移;③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施工单位对点位进行复核,精度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④有书面的交桩手续,相关各方在交桩图上签字。监理部应对竣工测量全过程和竣工图的绘制进行监控,并在竣工图上签字,予以确认。

建设工程现场监理程序及内容

(1) 开工前对测量人员的上岗资格及使用仪器鉴定证书进行审查。审查时要注意年检情况及有效期。除资料齐全外,重点应检查资料上的上岗人员、仪器设备与实际到场的人员与仪器是否相符。

(2) 测量方案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①使用的仪器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建筑区域内测量控制点的布置是否合理并便于保护;

③测量的定位点是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④测量程序和方法是否合理;

⑤有无测量成果校核措施,方法是否有效。

(3) 图纸审查内容包括:

①图纸与现状是否相符;

②同一专业全套图纸中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标注是否一致;

③不同专业图纸 (如建筑施工图,配套道路、管线施工测量图及室外景观图) 的坐标及高程系统是否一致。

(4) 现场测量控制点交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①为了校核,便于控制点破坏后恢复,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两个,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3个;

②测量控制点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便于保护,且点位保护措施完善,不易发生沉降和位移;

③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施工单位对点位进行复核,精度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④有书面的交桩手续,相关各方在交桩图上签字。(www.zuozong.com)

⑤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做好保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核查。

(5) 严格抓好测量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在甲供点的选择上,最好采用同相邻标段已建工程相同的甲供点作为控制点加密的首级点,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两个以上相同的甲供点,以避免因甲供点的点位误差造成的本标段与相邻标段的实物有较大差异,减少实物连接的协调工作量。

(6) 施工单位自行引测的水准点及平面控制点的审查、核验:

①控制点的位置、间距及测量精度应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相应的测量规范;

②控制点引测完成后,将全部资料 (内业、外业) 报监理部审核,监理部应在审查资料的基础上,对部分控制点进行外业抽查,确认无误后,批准施工单位可使用此控制点作为建筑物放线的依据;

③施工单位应对控制点妥善保管,并对点位定期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部。

(7) 建筑物、构筑物定位测量的检查及复核:

①业内资料检查包括: 测量方案、测量计算书、原始测量记录、测量复核记录、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

②外业实测抽查:

a. 检查数量为测量定点位个数的20%为宜;

b. 定位选择的重点为房屋的转角点,道路管线的轴线折点等建筑物、构筑物的主要特征点;

c. 检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原位复测法,即将仪器安置在原施工测量时的测站点上,用原施工定位的方法再重复一次操作,检查测定的点位是否与原点位重合或偏差小于允许值,也可以用全站仪实测一下施工定位点的坐标,检查与图纸上的设计值是否相符或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第二种是相对位置法,即通过图纸或计算求得施工定位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理论值,再用钢尺或测距仪 (全站仪) 进行实测,测得实际值进行比较。

(8) 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监督及成果的复查: 施工过程中抄平放线的内容很多,一般先是施工单位进行自查,填写相应表格,报监理部审查后,在监理人员监督下再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质量评定,并出具监理部的意见。检查的依据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验收规范。

(9) 竣工图核查: 大型工程竣工验收时要进行一次竣工测量,并将结果绘制成竣工图。监理部应对竣工测量全过程和竣工图的绘制进行监控,并在竣工图上签字,予以确认。

(10) 做好工程沉降观测的监督管理工作: 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它来发现地基沉降是否均匀,以便有效指导施工。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沉降情况,则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因沉降不均匀而影响结构安全、结构层厚度不符合要求、场地积水或混凝土开裂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做好沉降观测工作相当重要。可以用旁站和平行抽测等常规手段对施工单位实施监控。通过及时准确地提供沉降观测一手数据和定期沉降分析研究,给有关各方提供决策依据,以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