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光去世,几万人参加葬礼,畅销书《续资治通鉴精选》

司马光去世,几万人参加葬礼,畅销书《续资治通鉴精选》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1086年九月初一,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辽国人敕令他们边境的官员说:“宋朝让司马光做宰相了,千万别惹事,不要挑起边境争执。”司马光看见朝廷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把自己贡献给国家,亲自处理日常事务,不分昼夜。司马光逝世后,他家人发现有八张纸的遗奏,都是亲手书写的,谈论当时紧要的事务。

司马光去世,几万人参加葬礼,畅销书《续资治通鉴精选》

公元1086年九月初一,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太皇太后哭得很哀伤,哲宗帝也感慨流泪不已。在明堂行礼致哀后,太皇太后和皇帝都亲往祭奠,并赠与太师、温国公封号,赐谥号为文正;哲宗为他题写“忠清粹德之碑”的墓道表识。

司马光在洛阳住了十五年,天下人都拿他当真正的宰相看待,田夫野老都称呼他司马相公,妇女儿童也都知道他就是司马君实。等到他当了门下侍郎,苏轼从登州被召回时,老百姓聚集在大路两边齐声大叫说:“带话给司马相公,叫他别离开朝廷,自己好好保重,以便拯救我们。”辽国人敕令他们边境的官员说:“宋朝让司马光做宰相了,千万别惹事,不要挑起边境争执。”司马光看见朝廷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把自己贡献给国家,亲自处理日常事务,不分昼夜。宾客见他身体虚弱,就举诸葛亮那时吃得少事情多的例子劝戒他,司马光说:“生和死都是命中注定的。”做事更勤奋。病重时,已神志不清楚了,还认认真真地说话,像在梦里说话一样,但说的都是与朝廷天下相关的事情。司马光逝世后,他家人发现有八张纸的遗奏,都是亲手书写的,谈论当时紧要的事务。老百姓听说他死了,都停歇了市集去吊唁,有的卖了衣服买东西祭祀,哭着走过街巷,来往的马车成千上万。京城的老百姓画了他的像,刻板印刷拿出来卖,每家买一幅,吃饭前一定要祷告一番。送归陕州安葬时,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葬礼的人有好几万。

司马光一生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国君忠诚、对朋友信义,从小到老,没乱说过一句话。他自己说:“我没什么过人的地方,只是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不可以对人讲的。”对于学术无所不通,只是不喜欢佛家、老庄,说:“他们的精妙深刻言论超不过我们的书;他们荒诞的地方我不相信。”苏轼曾经谈论司马光之所以能感动天地和人心,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忠诚、专一。大家都认为是精当之论。(www.zuozong.com)

司马光

编者:纵观中国古代史,常常发现做人和当官的标准不能统一。做人提倡堂堂正正,忠厚诚信;当官要精于权术,心狠手辣。最典型的例子要算是袁世凯的养父袁宝庆教育袁世凯的那段文字:“人言官场如戏场,然善于做戏者,于忠孝节义之事做的情景毕见,使闻者动心,观者流涕。官场如无此好脚色,无此好做工,岂不为优人所窃笑乎。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然后加以威,乃无怨也。不然则叛难随之。”不管后人对袁世凯怎样评价,但他毕竟是做了皇帝和大总统的人。当然历史上做人和做官原则相统一的也不少,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因此为官者应先学会做人,不会做人者最终难于当好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