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神宗即位与欧阳修被弹劾

宋神宗即位与欧阳修被弹劾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神宗怀疑参劾不是事实,蒋之奇引彭思永作证,坚决请求宋神宗核准施行。宋神宗开始想处死欧阳修,用亲笔诏书暗中询问天章阁待制孙思恭,孙思恭竭力为欧阳修排解。宋神宗有所醒悟,又拿来蒋之奇、彭思永的奏章,连同欧阳修的奏章一并交给中书省,命彭思永、蒋之奇陈述提供情况人的姓名上报。宋英宗曾经称许欧阳修说:“性格直率,不避众人的怨恨。”出任知州后,欧阳修就接连六次上表请求退休,未被准许。

宋神宗即位与欧阳修被弹劾

宋神宗,赵顼,北宋皇帝,公元1067—1085年在位。神宗年轻继位,想有所作为,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力图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朝廷财政有所改善,军事实力亦有增强。元丰中期,改革官制,以求名实统一。公元1081年,差遣李宪等,集结军队,对西夏五路出击,拟一举灭夏,因指挥失当,惨败而归。第二年,派徐禧筑永乐城,谋图再举,却被西夏攻陷,军民死伤数十万。公元1085年春,郁郁病逝。

公元1067年正月初八,宋英宗驾崩于福宁殿,太子赵顼即位(宋神宗),当时二十岁。

宋英宗刚去世时,侍臣紧急去召太子。太子还未赶到,宋英宗的手又动了一动,曾公亮感到十分惊异,连忙告诉韩琦,想暂且等候片刻,不要急于去召唤太子。韩琦拒绝这个意见,说:“先帝再生,就是太上皇。”益发催促去召太子。

宋神宗赵顼刚做皇子,被召入宫,便告诫属官说:“你们小心地守候在我屋中,皇上如有嫡亲的后嗣,我就回来。”宋神宗即位后,每逢传唤近臣,必定呼其官号而不呼其名,大臣们委婉地进言劝说,宋神宗说:“我就是在宫中呼唤小臣也是这样。”

三月,监察御史刘庠弹劾参知政事欧阳修进入福宁殿时,丧服里边穿着紫色衣服,宋神宗扣下他的弹劾奏章,派人传旨给欧阳修,命他更换服装。朝中因为濮安懿王(指宋英宗的生父)追尊名号的事,嫉恨欧阳修的人很多,想抨击并使他去职,但没有借口。有个叫薛良孺的,是欧阳修妻子的堂弟,因举荐官员的事被弹劾,心想适逢大赦得以免罪,而欧阳修却说不能够因为自己的缘故使他侥幸免罪,特意请求不要宽免他。薛良孺对欧阳修切齿痛恨。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娶盐铁副使吴充的女儿为妻,薛良孺因而诽谤欧阳修的家庭生活不检点,这事牵连了吴氏。集贤校理刘瑾,与欧阳修也是仇家,立即传播薛良孺对欧阳修的诽谤,彭思永听说了,私下把这些诽谤之言告诉他的属官。蒋之奇开始由于在濮王追尊一事上意见符合欧阳修的意思,欧阳修特为举荐他做御史,蒋之奇正怕众人说他是奸邪之人,便寻求解脱自己的办法,等到有这个机会,独自上殿参劾欧阳修,请求处死欧阳修并陈尸示众。宋神宗怀疑参劾不是事实,蒋之奇引彭思永作证,坚决请求宋神宗核准施行。蒋之奇在此之前没有与同僚商谋这件事,几日以后,才把参劾奏章的草稿给彭思永看,拉彭思永帮助自己。彭思永以为家内阴私,不是外人能够知道的;只是欧阳修首先提出有关濮王追尊名号的奏议,违背典章礼法而触犯众怒,不宜再在中枢供职。宋神宗就将蒋之奇、彭思永的奏章交给枢密院。欧阳修呈奏章为自己申辩。宋神宗开始想处死欧阳修,用亲笔诏书暗中询问天章阁待制孙思恭,孙思恭竭力为欧阳修排解。宋神宗有所醒悟,又拿来蒋之奇、彭思永的奏章,连同欧阳修的奏章一并交给中书省,命彭思永、蒋之奇陈述提供情况人的姓名上报。蒋之奇说情况从彭思永处得来,而彭思永说消息出于传闻;从而竭力陈说大臣结党,专擅放纵,对朝廷毫无好处。欧阳修又呈奏说:“臣惭愧地忝列执政,冤屈地遭到诬陷,只能依靠朝廷查究核实,使得罪过归于真正有罪之人。”奏章连呈三次。而吴充也上呈奏章请求朝廷认真明辨真伪,使自己的门第不致枉屈地遭受污辱。于是宋神宗又批示中书省,命彭思永等人陈述提供情况人的姓名并将知道的情况、根据说清楚。彭思永与刘瑾是同乡,尽力为刘瑾遮盖,就说:“臣供职于御史台,凡有听到的情况,应该与僚属商议,所以对蒋之奇说了传闻的事由,可是情况模糊不清并非实事,曾经告诫蒋之奇不要说出去。臣无法逃避罪过。”而蒋之奇也奏称:“这件事臣仅从彭思永处听来,就把这件事奏报圣上知道。如果认为臣不应用传闻而评说大臣的事,臣甘愿与彭思永一起贬黜。”因此二人同时遭贬降职。宋神宗亲笔写诏书赐给欧阳修,命他重新处理政务。后来有一天,宋神宗对吴奎说:“蒋之奇敢于说话,可是说的事暧昧不清,已处罚了他的妄言不实,想奖励他的敢于直言。”吴奎说:“赏罚难以同时实施。”这才作罢。(www.zuozong.com)

二十四日,尚书左丞、参知政事欧阳修免职,改任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亳州知州。彭思永等人既因参劾欧阳修而遭贬官,而知杂事御史苏莱宷、御史吴申还不停地上奏;欧阳修也三次上奏请求罢官,因此命他出任知州。

起初,宋英宗因病不能临朝听政,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欧阳修与两三位大臣主持议论国事,每次在帘前向太皇太后奏事,或者执政大臣们共同商议,意见出现不一致,欧阳修总是极力争辩。台谏官到政事堂议论政事,事情虽然不是欧阳修自己提出的,同僚还没来得及开口,而欧阳修已经走上前去指摘台谏官意见的缺陷与不足。士大夫论述政事利弊以及建议,过去执政大臣经常依随众人,没有主见,不明确区分是非,到欧阳修时,定逐一指说:“某件事可以施行,某件事不可施行。”因此怨恨、诽谤他的人更多了。宋英宗曾经称许欧阳修说:“性格直率,不避众人的怨恨。”欧阳修也曾诵读故相王曾的话说:“恩惠要归于自己,怨恨让谁承当呢!”出任知州后,欧阳修就接连六次上表请求退休,未被准许。

编者:“恩惠要归于自己,怨恨让谁承当呢!”这话值得为人臣者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