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续资治通鉴:韩琦冒风险直言进谏

续资治通鉴:韩琦冒风险直言进谏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1063年四月,知谏院司马光上书给皇太后(曹氏)说:“皇太后殿下刚刚摄理朝政,各方的人莫不通过视听来揣度您的大德。臣认为凡是供自己使用的名物、礼仪,都应大大地加以节制,不能完全依照章献明肃皇后过去的做法,以求成就谦顺的美德。大臣忠诚敦厚如王曾,清廉淳朴如张知白,刚毅严正如鲁宗道,质朴正直如薛奎,应当信任他们重用他们,与他们共同谋划天下的大事。鄙陋庸俗如马季良,进谗献媚如罗崇勋,应当疏远他们,不

续资治通鉴:韩琦冒风险直言进谏

公元1063年四月,知谏院司马光上书给皇太后(曹氏)说:“皇太后殿下刚刚摄理朝政,各方的人莫不通过视听来揣度您的大德。臣认为凡是供自己使用的名物、礼仪,都应大大地加以节制,不能完全依照章献明肃皇后过去的做法,以求成就谦顺的美德。大臣忠诚敦厚如王曾,清廉淳朴如张知白,刚毅严正如鲁宗道,质朴正直如薛奎,应当信任他们重用他们,与他们共同谋划天下的大事。鄙陋庸俗如马季良,进谗献媚如罗崇勋,应当疏远他们,不可以俸禄官位来使他们荣耀,听信采纳他们的言论。臣听说妇女以夫家为内,以父母家为外,何况后妃与国家一体,休戚与共,如果赵氏平安那么百姓都平安,何况对于曹氏,必定世世代代长享富贵,这是明摆着的。为政之道,没有比公正之至更重要的了。希望皇太后殿下仔细考察,群臣中有贤才就提拔任用他们,有功就奖赏他们,职位规定的事务办理不好的就罢免他们,有罪的就对他们施以刑罚;等到皇帝圣体平安康宁,把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大业交给他,您自己居住在长乐宫中,坐享天下的供奉,那么圣明美好的德行将远远超过古人,即使周朝文王元妃太姒,后汉明宗的明德马皇后,也不能相比。”

八月,司马光进言:“人君的职责,有三项而已:量才而授予官职,是第一项;计功而加以奖赏,是第二项;审定罪行而施以刑罚,是第三项。才干有小有大,因此为官有能有不能;功劳有高有低,因此奖赏有厚薄;罪行有大有小,因此刑罚有轻重。这三项,是人君应当用心对待的。

“臣见国家旧制,百司的细碎杂事,如三司鞭打一个小吏,开封府补充一个厢镇之类,往往都须奏报;崇政殿所送来的公事,有军人的武艺、国家马匹的饲料之类,都要皇上亲自阅视。这大概是建国之初一时的权宜之制,延续至今,颇为琐碎。陛下登基伊始,掌握国运,圣政一新。臣认为应命令中书省枢密院考核审定京师和地方各个部门自送的公事中须上呈听旨以及后殿所送交的公事,其中不关大体、不是人君应当亲自处理的,全都省略,交给有司办理。陛下养性安身,专门考虑人君的三项职责,足以效法天地的平易简单,达到尧舜的无为而治,天下就大幸了。”

十一月,司马光给皇太后上书道:“仁宗皇帝忧虑后嗣不立,顾念宗庙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仁孝聪明,从宗室中选拔出来,使之承继帝位。不幸登基数日,突然疾病缠身,虽然殿下慈爱地抚慰照顾,无所不至,然而医生的医术不精,药物不见效,臣听说前些天病情渐增,举动言语,不能自持,左右侍从一一上报,致使殿下以此之故,不能忍受,两宫之间,互相稍有责备埋怨。对此,群臣心怀忧惧,不寒而栗。臣因此日夜焦虑落泪,畏惧得不敢正立,紧张得屏住气息,宁愿先死而直言,不敢侥幸活命而沉默。臣以为皇帝在内是仁宗堂兄之子,在外是殿下外甥女婿,自幼小年纪起,殿下就把他抚养于宫中,天下至亲,怎能超过这种情分!再有,仁宗立以为皇子,殿下怎么能不因仁宗的缘故,特别加以爱护顾念,包容皇帝的过失呢!况且皇帝在藩王府邸时,以至登基之初,孝顺恭谨,温厚仁义,一举一动都依据礼法,这是殿下亲眼看见而且明明白白了解的,如果不是疾病扰乱了皇帝的本性,怎能有这些过失呢!如今殿下虽然日夜忧虑操劳,只不过白白地自受困苦。以臣之愚见,不如精心挑选一二名医生,来治皇帝的病,一月之内,观察其情况,有疗效就给以重赏,无疗效就加以严刑。皇帝未痊愈期间,只应深切地告诫左右,谨慎地侍奉护卫,皇帝举止言辞有不正常的,都不得上报殿下,这样也许可以不增加殿下的忧愤了。殿下只有开阔心胸,排解忧虑,调和精神,颐养元气,以安定国家,治理天下,等到天地下赐保佑,皇帝圣体痊愈,然后将天下太平的大业授予皇帝,岂不是美事吗!”

司马光又上书劝谏英宗道:“陛下童年被太后抚育,况且今日又是仁宗的后嗣,继承了天下大业,臣认为应昏定晨省,亲捧美味侍奉太后,无异于侍奉濮王与夫人之时。最近外边传言,颇异于此。臣私下里想陛下孝顺恭谨的天性,往日已显露出来,哪里能一时忽然改变呢!由于前些天圣体欠安之时,举动言语或者有差错,不能自我省检,因而外人讹传,胡乱地添枝加叶,必定没有事实。然而此等议论,岂可使天下人听到呢!臣恭谨地希望陛下病愈之后,亲自前往皇太后宫中,约束修养自身,为从前的过失谢罪,朝夕温和恭敬,侍奉于左右,使大孝的美德,超过未登帝位之时。这样,则上下感动欢悦,宗庙社稷永远安宁,今天道路妄传的话,怎能造成损失呢!”(www.zuozong.com)

吕诲给皇太后上书说:“后汉马皇后抚养汉章帝,辛勤劳苦超过了亲生母亲,母慈子爱,始终没有细小的嫌隙。恭谨地希望殿下遵循以为法度,顾念先帝的托付,体恤圣上的忧危,宫中离间之言,不可不明察。”并以奏疏劝勉英宗尽孝道,亲自侍奉药物。启发陈述,恳切周到,大多为人所难言。又请求早立东宫太子以巩固国家的根本,杜绝有人窥伺可乘之机,安慰天下的人心。

当英宗病重之时,言行多有谬误,常常冒犯太后,太后不能忍受。昭陵已经下棺覆土之后,韩琦从皇陵归来,太后派中使拿一封文书交付韩琦,韩琦打开一看,却是英宗所写的歌词以及英宗在宫中的过失的事。韩琦立即当着使者将文书烧毁,让他回奏道:“太后每每说皇上心神不宁,言语举动不合礼节,哪里值得奇怪呢!”等到进宫在帘前面奏,太后呜咽流泪,详细地述说缘由,并且说:“老身几乎容忍不下去了!”韩琦说:“这是他生病的缘故罢了,病好了,必定不会如此。儿子得病,母亲能不宽容他吗!”太后很不高兴。欧阳修继续进言道:“太后侍奉先帝数十年,仁德显示于天下。从前温成皇后受宠,太后处之从容宽厚,今母子之间,反而不能宽容吗!”太后的心意渐渐平和了。欧阳修又进言道:“先帝在位年久,恩泽在人,因此一旦驾崩,天下侍奉拥戴新登位的皇帝,没有一人敢不同意。如今太后深居内室,臣等五六个书生罢了,若非先帝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太后听后默默无言。

又一日,韩琦等人拜见英宗。英宗说道:“太后待我无恩。”韩琦对答说:“自古以来圣明帝王,不算少了,然而只称舜为大孝。难道其余的都不孝吗?父母慈爱而儿子孝顺,这是平常之事,不值得称道;只有父母不慈而儿子不失孝道,才是可称道的。正恐陛下侍奉太后不够罢了,父母岂有不慈爱的呢!”英宗大为感悟,从此也不再说太后的短处了。

编者:权力交替之机,常常是不轨之徒窥伺之时,然而北宋的在位辅臣却为社稷的安危费尽心机。司马光进言人君的三项职责;大臣们劝太后和皇帝母慈子孝之说,可算是忠言直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