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大军南下,入侵宋国境内,宋真宗畏敌,欲依从王钦若、陈尧叟等人之计,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反对,勉强同意亲临澶州(又名澶渊)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又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死了辽军大将萧达览。辽方恐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宋真宗素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继后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终于在公元1005年一月与辽订立和约,由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澶渊之盟”。
公元1006年二月,辽人议和后,朝廷太平无事,寇准十分夸耀自己的功劳。宋真宗待寇准极厚,王钦若深为嫉妒。一天朝会后,寇准先退出,真宗目送寇准,王钦若就此进言:“陛下敬重而害怕寇准,是因为他有保定社稷之功吗?”真宗说:“是的。”王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却认为寇准有保定社稷之功,为什么?”宋真宗愕然说:“何出此言?”王钦若说:“城下之盟,《春秋》以之为耻。如今以天子之贵而行澶渊议和之事,这是城下之盟呀,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耻的!”宋真宗面色改变,很不高兴。王钦若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徒输钱将尽,就把剩下的都拿出来押上,这叫做孤注。陛下是寇准的孤注啊,这也够危险了!”从此真宗对寇准的恩宠逐渐减退。
寇准在中书省,喜欢任用出身寒微的人才,每当御史缺员,就选取敢于直言之士充任,其他政事的处理也多自任专断。有一次任命官员,同僚多次使眼色让属吏拿旧例章程送进,寇准说:“宰相是用以晋升贤才黜退不肖的,沿用旧例,只是属吏的职责。”于是推却不看。(www.zuozong.com)
二十五日,寇准罢相而为刑部尚书、知陕州。宋真宗任命参知政事王旦为工部尚书、平章事。王旦入宫谢恩,别殿赐座,真宗对他说:“寇准利用国家的爵禄封赏,过分追求个人的虚荣声誉,有失大臣之体,罢免他的宰相大权,或可保他善终。”
当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入朝为相,对僚属官员说:“寇公是位奇才,可惜他的学问权术不足。”到寇准出任知陕州,张咏正从成都回来,寇准送到郊外,问张咏说:“指教我些什么?”张咏语气缓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没有明白其中含意,归来后,取《霍光传》读,读到“不学无术”一句时,会意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公要告诉我的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