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剧演员刘美华四十岁斩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话剧演员刘美华四十岁斩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刘美华四十岁,正是话剧演员最好的时候,无论是舞台经验还是年龄。但接到这个角色的刘美华还是为角色吃足了“苦头”。演到此时,场上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每每此时,刘美华都知道她把观众带到了戏里。刘美华用她的辛勤和努力赢得了这个角色的成功。当她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时,刘美华说,她第一反应是跑到了植物园,跪倒在地,她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话剧演员刘美华四十岁斩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勾魂唢呐》是一部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回忆自己一生的独角戏,全剧情节都是老太太的人生记忆片段,从她十八九岁出嫁开始,七米长的转台转一下,就是老太太的一个人生片段:出嫁,抗日,“偷情”,挨饿,经历“文革”时期,走过改革开放……而这些片段的连缀用的是当时大连著名作曲家郑冰创作的一支唢呐曲。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情绪随着唢呐曲的流动而被调动起来,通过演员的叙述和表演再去感染剧场中的观众。什么样的演员能够驾驭这样的戏剧呢?刘美华介绍说,当时《勾魂唢呐》找了几个女演员试戏,最后选中了她,当时她只是话剧团的一个三级演员,刘喜廷导演就是看中了她的大胆、泼辣、幽默、能吃苦及驾驭舞台的能力,鼓励她大胆地演。当时刘美华四十岁,正是话剧演员最好的时候,无论是舞台经验还是年龄。但接到这个角色的刘美华还是为角色吃足了“苦头”。首先是年龄的跨越,四十岁的她怎样才能演好一个九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在只有一个人支撑的舞台上需要多种表演形式,如果只是说,那一定会把观众说走,所以这部剧还要在独白的基础上运用“演”字,比如穿插的歌舞表演,较为夸张和强烈的形体动作,年龄转换时甚至还运用了传统京剧“梅派”的圆场步态等。总之,这部戏采用了多种派别的表演元素,这太考验一个演员的素质和功底了。“能行吗?”她一遍遍地问自己,好在她天生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多年扎实的舞台基本功让她心里有底。

从接戏的那天起,大连植物园每早五点半多有了一个“魔怔”了的身影,刘美华细心地观察晨练的老太太,模仿她们的一举一动,找老太太的感觉,比如老太太的腿是怎样无力迈步的,老太太的头是怎样神经性地晃动的。有一天,她在植物园练习时,忽而唱起小曲,忽而跳起秧歌,忽而弓腰变成了老太太,正当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一位老大爷叫住了她:“孩子,你病得不轻啊,让家里人带你去医院看看吧!千万别耽误了。”是啊,不疯魔不成活,她会拎着蛋糕去邻居家学地道大连话,还会因为背诵台词经常坐车坐过站……(www.zuozong.com)

体验角色的情感,她尤其记得这样的一个片段:老太太回忆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丈夫带回家的地下党,她觉得背叛了丈夫,想爱又不能爱,隐忍、内疚和爱慕交织在一起,突破口是她在舞台边“啊”的一声嘶吼,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剧中人物的情感。演到此时,场上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每每此时,刘美华都知道她把观众带到了戏里。刘美华用她的辛勤和努力赢得了这个角色的成功。当她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时,刘美华说,她第一反应是跑到了植物园,跪倒在地,她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