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丽
摘 要:《毛奇龄年谱》原载于《中国经学》第五辑、第八辑,对清初大家毛奇龄的生平事行作了粗略的勾勒。近年来,又以毛奇龄《西河合集》《四书改错》等为主要资料依据,广事搜求,旁征毛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家谱、方志,排比胪列,参核考订,续有补写,遂成此编。
关键词:清初;毛奇龄;年谱
崇祯十年(1637) 15岁
○与何之杰同进县学为诸生。
《西河合集·墓志铭十四·何毅庵墓志铭》(下文均省去《西河合集》)。
顺治二年(1645) 23岁
○与家人避乱于卖柴浜中。
毛万龄《采衣堂集》自序。
○被禠夺诸生籍。
《墓志铭十一·自为墓志铭》。
顺治十一年(1654) 32岁
○春,李明睿寓居西湖,值其七十初度,先生做诗祝寿。
《七言律诗三·寿李少宗伯西湖》。
○秋,与姚宗典、俞南史、归庄、叶世佺、严祗敬、费誓、葛云芝、文果、王廷璧、方将同集徐芳声草堂,做秋燕诗。
《七言律诗四·秋日吴门姚宗典俞南史归庄叶世佺严祗敬费誓葛云芝文果毗陵王廷璧皖城方将游越过访同人毕集各赋》。
○季秋,与徐芳声、蔡仲光、何之杰赴山阴梅墅,祝商景兰五十寿。
《七言古诗四·青雀吟为祁中丞德配商夫人寿》。
顺治十二年(1655) 33岁
○春,祁鸿孙举第三子瞻征,做诗贺之。
《七言律诗二·祁二兵宪举子》。
○复与罗百骈集于绍兴九曲里祁鸿孙府第。
《七言古诗六·罗三行》。
○八月,毛先舒父七十初度,做诗祝寿。
《排律二·奉祝驰黄尊大人生日》。
○叶襄卒。
顺治十六年(1659) 37岁
○春,屈大均游越,与之定交。
《序五·岭南屈翁山诗集序》。
顺治十七年(1660) 38岁
○正月二十八日,来彭禧七十寿辰,做诗祝寿。
《七言律诗三·来太仆生日》。
○萧山女将军沈云英卒,为志墓。
《墓志铭七·故明特授游击将军道州守备列女沈氏云英墓志铭》。
○秋,丁圣肇、王端淑夫妇四十初度,做诗祝寿。
《五言律诗三·丁司理偕内君王夫人玉映四十初度》。
○张应薇迁会稽县知县,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一·赠阆中张明府宰会稽》。
○叶燮同侄舒崇、宋思玉游越,寓玉虚道院。
《七言律诗三·叶燮同侄舒崇宋思玉游越寓玉虚道院》。
○宋实颖游越将归,过访先生。
《七言绝句一·吴门宋孝廉实颖游越将归枉过》。
○朱士稚卒。郑元庆生。
顺治十八年(1661) 39岁
○初春,宋琬夫人寿日,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四·奉赠郡宪使莱阳宋公夫人生日》。
○董期生迁汾州府同知,填词送之。
《填词》四《临江仙·送董琴庵司马之任汾州》。
○授徒姜希辙宅。
《序三十·江皋草堂应试文序》。
○春,与朱彝尊游南镇,各有诗。
《七言绝句四·南镇春游词》。
○春,遇萧炼师于梅市。
《七言绝句四·遇萧炼师梅市》。
○与张杉、沈华、姜廷梧游会稽山。
《七言绝句四·南镇后春游词同南士祗臣桐音作》。
○与王猷定、朱彝尊、姜廷梧、姜承烈等集南华山庄。
《七言绝句一·同江右王猷定禾中朱彝尊越城泛舟赴姜国昌廷梧暨承烈启埈三令侄南华山庄燕集即事》。
○春夜,集山阴吴邦辅州山草堂,邀妓不至。
○董含中进士。
○朱彝尊有诗相赠,兼寄张杉。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重光赤奋若《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春,施闰章游杭州,做诗寄之。
《排律二·施公视学山左归过湖上有寄》。
○读施闰章《观海集》,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二·观沧海歌读愚山观海集作》。
○屈大均将还里,填词送之。
《填词》三《法驾导引·送一苓和尚还罗浮》。
○应施闰章之招,同韦人龙、韦六匠、陈大成、张杉、徐缄、平载问过岳王祠观宋高宗手敕。
《填词》四《满江红·施愚山宪长招同韦剑威六匠陈集生张南士徐伯调平载问过岳王祠观宋高宗手敕用文待诏王弇州韵》。
○施闰章将归,有诗答别先生。
施闰章《学余堂诗集》卷一八《西湖惜别吟答萧山毛大可》。
○六月,清廷借“奏销案”镇压江南士绅。
《清圣祖实录》卷三、董含《三冈识略》卷四。
○秋,朱禹锡官山阳县知县,寄诗赠之。
《五言律诗四·寄赠朱大禹锡出宰山阳》。
○秋,周亮工游西湖,赠先生以《赖古堂集》,先生做诗寄谢。
《五言律诗四·周侍郎来湖上辱贻赖古堂集用龚掌宪赠侍郎南还诗韵二首奉寄》。
○宋琬由宁绍台道迁两浙提刑按察使,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二·送宋臬台由绍兴道赴任杭州十四首》。
○友徐继恩落发为僧,名净挺,号俍亭。
《塔志铭一·洞宗二十九世传法五云俍亭挺禅师塔志铭》。
康熙元年(1662) 40岁
○三月,返里,值张亦明七十寿辰,为文寿之。
《序五·张将军七十序》。
○春,蔡仲光五十初度,和张杉诗祝寿。
《五言格诗四·大敬生日和南士作》。
○五月,吴邦辅七十初度,与张杉、蔡仲光赴山阴祝寿。
《七言古诗一·奉赠吴金吾七十初度》。
○六月,“通海案”发,友魏耕被处死,祁班孙远戍宁古塔。
全祖望《鲒埼亭集内编》卷一三《祁六公子墓碣铭》。
○七月初一,丁克扬母来氏七十初度,做诗寿之。
《五言律诗四·奉赠丁进士克扬母太君初度》。
○八月,周斗垣赴其子和州官署,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一·送周翁赴令子和州官署》。
○十月初五,四十初度,蔡仲光赠以诗。
蔡仲光《谦斋诗集》卷七《毛甡四衮初度》。
○匿名逃亡,妻陈何及继子毛珍被系狱。
《墓志铭十·瘗珍志铭》。
康熙二年癸卯(1663) 41岁
○之靖江,与弹筝客游处十日。
《墓志铭十一·自为墓志铭》。
○当垆冯氏悦先生词,欲私就之。
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一七《毛子传》。
○秋,经扬州、瓜洲、高邮,将达淮,有诗寄山阳知县朱禹锡。
《排律二·渡瓜洲次宿明到高邮将达淮先呈朱禹锡明府》。
○抵淮,有诗呈朱禹锡。
《七言律诗二·赴山阳呈朱禹锡明府》。
○在淮,谒刘源长,值刘著《茶史》成。
《墓志铭四·敇封文林郎内阁中书舍人刘先生墓志铭》。
○八月,集刘昌言阎园,做诗赠之。
《排律二·阎园雅集赠刘昌言进士二十韵》。
○朱禹锡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古诗一·朱明府禹锡生日作》。
○朱禹锡母史氏七十寿辰,作文贺寿。
《序八·朱母史太君七十寿序》。
○在淮安,交望社名士阎修龄,为阎氏眷西堂题诗。
《五言律诗四·题眷西堂》序。
○与淮安丘象升、象随昆仲结缟纻之好。
《牍札·寄丘学士》。
○饮丘象升宅,做诗赠之。
《排律一·饮丘象升学士赋赠》。
○祁德琼卒。金埴生。
康熙三年甲辰(1664) 42岁
○三月,过汴梁。
《排律一·登汴城即事》。
○在大梁道署楼,有诗怀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沈荃。时沈荃丁忧归里。
《五言律诗三·怀沈宪使大梁道署楼》《饮大梁道署海棠树下怀沈宪使荃》。
○过梁园,有诗感怀。
《五言律诗一·过梁园》。
○与梁园诸子宴集,即席赋诗。
《七言古诗三·集宋中即席赠梁园诸子》。
○春夏之际,自梁返淮,黄之翰以诗相慰,先生有答诗。
《五言律诗二·自梁归道淮和黄二之翰辱慰原韵》。
○饮黄申宅。
《七言古诗三·于黄申光禄宅豪饮》。
○为马骏、黄之翰《杜诗分韵》作序。
《序七·杜诗分韵序》。
○题黄之翰《止园诗方》。
《题题词题端·题止园诗方》。
○初夏,与查继佐、高宗楫、白梦鼎、刘汉中、刘管、丘元复、邹峄、乔莱、刘始恢等集刘谦吉园,宴饮赋诗。
《七言律诗·集刘谦吉进士园赋得高枕乃吾庐同高宗楫司理邹峄进士刘始恢乔莱两孝廉韵》、刘谦吉《雪作须眉诗钞》卷六《初夏思园集海盐查伊璜萧山毛大可诸城丘来公白门白孟新家勃安昭华赋得高枕乃吾庐》。
○白梦鼎母陈氏八十寿辰,填词做诗贺寿。
《五言绝句二·戏作麻姑献芝图并题为白母寿》、《填词》四《念奴娇·为白孟新仲调母夫人寿》。
○夏,陈台孙病中招饮,赋诗以赠。
《七言古诗五·陈黄门台孙病中招饮赋赠》。
○交乐建中、功昭父子,为乐氏父子题《鸣和篇》。
《题凫亭、昙庐鸣和篇首》。
○端午后,寓高家亭子,黄世贵、蔡尔趾、舒起凤、戴金、刘汉中、舒章、周□、童衍、刘管过饮。
《七言古诗二·寓高家亭子午日后黄大世贵蔡二尔趾舒四起凤戴金刘二汉中舒章周□童衍刘三管移尊过饮率赋兼呈黄二翰乐大六舞高仪淑光淑》。
○重集阎园,有诗赠刘昌言及其二子刘愈、刘始恢。
《七言古诗三·重集阎园醉宿赋赠刘昌言进士暨始大始恢二令君》。
○查继佐客淮,与之游处。
《五言绝句一·查继佐客淮复买小鸦头自随短句为寿或云嘲焉并命鸦头歌之》。
○白梦鼎归江宁,做诗送之。
《五言格诗四·淮上送白孝廉归白门》。
○刘珵饷法酒诸食物,做诗谢之。
《五言绝句二·刘珵饷法酒诸食物》。
○饮马骏宅,为其诗集作序。
《五言律诗三·饮马骏宅》《序七·淮阴马西樵诗集序》。
○八月十四日夜,与张礽炜(后更名鸿烈)、查继佐、刘汉中等饮张新标曲江楼,赋《明河篇》。及旦,淮上诸家传写殆遍。
《七言律诗二·中秋前一日集曲江楼分赋》《七言古诗二·明河篇》。
○八月二十三日,伯兄万龄六十初度,从淮上寄诗贺寿。
《五言律·寄呈伯兄六十初度时余滞淮》。
○八月,遇吴百朋于淮市。时吴以补选赴都,做诗送之。
《五言律诗一·淮安道遇吴百朋推官补选赴都》《奉送吴推官分韵》。
○与倪之煌定交,做诗赠之。
《五言律诗二·赋得秋字赠倪之煌》。
○重九,与张新标、查继佐登云起阁,赋诗感怀。
《七言律诗二·九日云起阁登高分得盐韵》。
○九月十九日,与阎修龄、若璩父子登淮阴程咬金冢。
《七言古诗一·九月十九日登淮阴城东程将军冢》。
○九月,张新标初度,做诗祝寿。
《五言律诗二·张新标吏部初度》。
○秋,交王孙晋于淮市,做诗赠之。
《五言律诗二·赠王孙晋四首》。
○为王孙晋《南游诗》作序。
《序七·宝应王孙晋南游诗序》。
○程涞招先生饮宅中。
《五言律诗二·饮程涞进士》。
○遇程淞,做诗赠之。
《五言律诗二·赠程淞》。
○秋,倪之煌之徐州,做诗送行。
《七言古诗四·彭城行送倪之煌之徐州》。
○秋,与沈胤范遇于淮阴,挥泪别去。时沈赴京入国子监。
《文集·诗话六》。
○腊月,与张礽袆、周□、刘汉中、童衍、戴金、黄世贵、施有光、蔡尔趾游杨园。
《排律二·杨园联句》、丁晏《山阳诗征》卷一五张礽袆《杨氏澹园雅集联句》。
○杨才瑰子九霞九岁能文,颖悟绝人,先生作《杨童子歌》赠之。
《七言古诗三·杨童子歌》。
○骆复旦补江西崇仁县知县,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四·送骆复旦明府补任崇仁》。
○除夕,守岁淮安,做诗志感。
《七言绝句二·楚州除夕三首》。
○李孚青生。
康熙四年乙巳(1665) 43岁
○元日,与黄世贵、刘汉中、蔡尔趾、童衍登淮阴城楼。
《排律一·元日登淮阴城楼眺望同黄大世贵刘二汉中蔡二尔趾童大衍》。
○春,遇张绂于千金亭,为其《适吴笔记》作序。
《序一·张孔绣适吴笔记序》。
○张绂(绂同黻)之江西,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二·淮阴道遇淄川张黻之江西有赠》。
○春,将去淮,有诗酬别淮上诸友丘象随、蔡尔趾、刘汉中、黄世贵、戴金、张鸿烈、王孙晋、王宏昌、刘珵、刘管等。
《七言古诗五·将归赠丘四象随》《七言古诗五·毛甡将行张公子礽祎赠甡踏冰行率笔酬之》《七言古诗六·留别刘管兄弟》《七言古诗六·别戴大金黄大世贵》《七言古诗二·奉赠蔡二尔趾并为酬别》《七言古诗二·放歌酬王孙晋诒别》《七言古诗二·放歌为刘二汉中留别》。
○夏,至济宁,登太白酒楼。
《五言律诗一·登太白酒楼》。
○秋,客宣城,喜遇丁澎。时丁澎自塞外戍所还。
《七言律诗三·饮宣城王博士宅喜遇丁礼部澎》。
○登寄云楼,有怀施闰章。
《七言绝句二·登寄云楼怀愚山》。
○之庐陵,丁澎做诗送之。
丁澎《扶荔堂诗选》卷五《宛上送毛大可之庐陵兼讯施少参尚白》。
○过南昌,访李明睿,语及崇祯末议南迁事。
《文集·杂笺二十六》。
○自南昌踰峡江入庐陵界,再寄施闰章并诸幕府。
《排律四·自南昌踰峡江入庐陵界再寄施湖西并诸幕府四十三韵》。
○秋,至庐陵,登取亭。
《排律二·登取亭》。
○吴百朋赴肇庆府司理任,遇于吉安,先生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一·白鹭洲施湖西席送吴百朋之任浈州即席同陆圻韵》。
○施闰章席上送张缵孙之粤。
《五言律诗一·施少参席送张缵孙之粤即席和韵》。
○识方中通,做诗酬之。时中通陪父以智吉安青原山净居寺。
《七言律诗二·和方二中通韵并酬》。
○识萧伯升于吉安白鹭洲讲席,做诗赠之。
《五言格诗五·施湖西白鹭洲讲席赠萧孟昉》《七言古诗五·书意赠西昌萧伯升白鹭洲高楼》。
○冬,游青原山,有诗赠药地禅师(方以智)。
《五言律诗一·游青原十三首》。
○十二月六日,与施闰章、方以智、方中通等再游青原山。
《五言律诗一·重游青原七首》。
○重过净居寺,有诗和药地禅师。
《五言律诗三·重过净居和药地大师萍字》。
○冬至夜,集湖西署。
《五言律诗一·长至夜集湖西署同赋》。
○谒庐陵县知县于藻。
《排律二·谒于庐陵作》。
○十二月十九日,父卒,年八十。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
○冬杪,何永绍寄词至。
《文集·词话一》。
○除夕,有诗感怀。
《五言绝句二·吉州守除三首》。
○是年,施闰章为先生作传。
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一七《毛子传》。
○汪沨卒。来蕃卒。顾嗣立生。
康熙五年丙午(1666) 44岁
○春,遇高咏于湖西,有诗抒怀。
《七言排律·遇高咏萧江幕府》。
○寒食夜,与施闰章、陈上善、高咏、徐崇伦、麻乾龄集就亭,限韵赋诗。
《排律一·寒食夜集施公就亭分得湖字同陈二上善高四咏徐大崇伦麻二乾龄诸子》、施闰章《学余堂集》卷四三《寒食夜集得八齐同毛大可沈治先徐若彝高阮怀诸子》。
○三月三日,禊饮临江官署。
《七言排律·三月三日临江官署褉饮二首》。
○施闰章招讲临阳讲堂。
《七言律诗三·施使君临阳讲堂作》。
○与施闰章、陈上善、田未若、沈治先、徐崇伦雨座观牡丹。
《七言绝句三·雨后观牡丹即席和愚山韵》、施闰章《学余堂诗集》卷四八《牡丹初放同诸子雨坐陈元水毛大可田未若沈治先徐若彝》。
○夏,庐陵县大觉禅堂落成,方以智应邀上堂,与于藻、胡万咸、陈康侯暨莲社弟子与会。
方以智《冬灰录》卷三《大觉禅堂落成寄幻寺主请上堂时于慧男胡万咸毛大可陈康侯刘襄友暨莲社弟子俱在会》。
○王岱访施闰章于湖西,与之结识,互有诗酬答。
王岱《了庵诗集》卷九《次毛大可韵时同客螺川访愚山》。
○六月六日,严沆母江氏七十寿辰,寄诗祝寿。
《排律二·奉赠严都谏贤母江孺人寿》。
○施闰章将移治,先生转投抚州崇仁知县骆复旦。
《五言格诗三·赠骆崇仁四首》。
○宿崇仁东明寺,骆复旦欲过东明寺访先生,不果,寄以诗。
《排律一·宿东明寺十二韵》、骆复旦《桐荫堂诗钞》卷三《拟访毛十九甡不果见寄》。
○与朱骅元、冯之京、王文鼎、王汉饮巴亭。
《七言古诗七·饮巴亭放歌并谢朱三骅元冯大之京王十文鼎王二汉》。
○秋,王文鼎计偕赴都,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七·巴山酒垆送王十孝廉北行》。
○秋,闻沈胤范顺天乡试捷音。
《七言绝句三·闻沈九北闱捷音》。
○初冬,吴自玙计偕赴都,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八·天马行送崇仁吴孝廉公交车》。
○十二月十九日,西山雪行,遘父忌辰。
《五言律诗四·西山雪行遘先大人忌辰》。
○除夕前一日,在崇仁官署分岁。
《五言律诗三·除夕前一日崇仁官署分岁作》。
康熙六年丁未(1667) 45岁
○元夕,同徐胤定观灯,有诗抒怀。
《七言排律·元夕观灯同徐二十二嗣定作》。
○冯之京归里,做诗送之。
《五言律诗三·送冯之京归里》。
○骆复旦夫人倪氏四十五初度,题《麻姑撷芝图》祝寿。
《五言绝句二·题麻姑撷芝图为骆明府夫人初度》。
○二月,将出巴城,有诗寄徐缄。
《七言古诗七·将出巴城道寄徐十五缄》。
○春,辞崇仁,做诗留别骆复旦。
《五言绝句二·留别骆明府》。
○春,喜遇陆圻。
《七言律诗四·喜遇陆圻因赠》。
○三月三日,与朱骅元禊饮,值其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律诗三·客中禊饮值朱三骅元生日》。
○潜归乡里,怨家迹之,匿友张杉处一年。
《墓志铭十四·山阴张南士墓志铭》。
○与罗坤集绍兴东昌坊。
《题罗坤所藏吕潜山水册子》。
○为姜廷梧诗集作序。
《序一·桐音集序》。
○冬,与张杉夜宿山阴阪上草堂,做《秋风起邻园》诗。
《五言绝句三·夜宿阪上草堂同南士作秋风起邻园诗仿韩孟体》《五言绝句三·雪夜宿阪上同南士仿韩孟体联句即事》。
○除夕,守岁姜希辙宅,值姜父天枢元日七十寿辰,做诗祝寿。
《七言古诗八·守岁姜掌谏宅值太翁虞曹公上日初度酒酣有感因即事成句并呈掌谏君书次幛末》。
○《濑中集》成,蔡仲光为作序。
蔡仲光《谦斋文集》卷七《毛西河濑中集序》。
○顾如华卒。
康熙七年戊申(1668) 46岁
○正月十五,陪姜天枢赴卧龙山堂观灯宴,有诗和姜天枢韵。
《七言绝句四·奉陪姜太翁观灯宴作》《五言律诗五·赴卧龙山堂观灯宴作和姜太翁韵》。
○同姜希辙陪其父天枢赴西溪看梅,入云溪访俍亭,不值。
《五言律诗四·同姜黄门希辙陪太翁虞部看梅西溪即事》。
○从张杉宅徙匿绍兴法华山天衣寺。
《五言绝句二·天衣杂咏诗》。
○投寓天衣寺,谒乾公和尚,做诗赠之。
《排律四·投寓天衣寺谒乾公和尚同张五杉用宋之问韵》《七言律诗四·谒赠天衣乾大师》。
○闷居法华寺,与乾公和尚拈韵成诗。
《七言绝句四·闷居法华寺偶阅梁山牧牛颂乾庵大师问如何是忘牛存人夙不解禅戏拈举依韵师称善他日举似金轮僧僧曰李白自称金粟王后身徒诳语耳子真是耶因笑而成诗》。
○乾公和尚作《天衣古迹十咏》,先生做诗和之。
《七言律诗十·奉和乾庵和尚天衣古迹十咏原韵》。
○七夕,在天衣寺,做诗志感。
《五言律诗四·七夕天衣寺》。
○姜希辙言先生冤于浙江巡抚蒋国柱,将雪冤,仇家借他隙重陷之,复之禹州。
《墓志铭十一·自为墓志铭》。
○秋,过松江,有诗寄松江海防同知朱用砺。
《七言古诗八·将过松江先寄朱大用砺使君》。
○秋,游云间,作《云间杂诗》。
《五言律诗二·云间杂诗》。
○访董含,董做诗赠之。
董含《艺葵草堂诗稿·萧山毛大可见访有赠》。
○有诗赠周纶。
《五言律诗二·赠周纶》。
○有诗答张彦之。
《五言律诗二·答张五彦之》。
○重阳,饮朱用砺官署。
《七言绝句三·九日饮云间朱司马使君官署三首》。
○九月十一日,董含招集,先生以解维不赴,做诗谢之。
《五言律诗二·云间董进士含招集以解维不赴蒙寄见忆有谢》、董含《艺葵草堂诗稿·重九后二日邀大可复仲洮侯砚铭六益文子雪峰小集》。
○九月,过无锡,与秦保寅、严绳孙、秦松龄宴饮,有诗赠保寅。
《七言古诗八·定情歌饮秦二保寅醉后作》。
○九月,泛舟过秦园,有诗留赠秦松龄。
《七言古诗七·泛舟过秦园留赠秦翰林松龄有作》。
○九月,与吴伟业、秦松龄夜饮,席间畅谈胜朝往事。
《大兵出关录》。
○过江宁,谒周亮工,值其行部扬州,留诗代讯。
《七言古诗七·过江南奉谒周侍郎值其行部留诗代讯》。
○十月,谒周亮工于江宁,为周藏画题诗,并作《读画楼藏画记》。
《碑记一·读画楼藏画记》《七言绝句二·题栎园藏画页子》《五言绝句二·题画为栎园》。
○十月,同姜承烈访倪灿于碧峰寺,题倪灿《秉鉴图》。
《题秉鉴图》。
○将往汝南,有诗答倪灿原韵。
《七言律诗四·奉答倪粲(灿)原韵》。
○遇鲁超于秦淮,时鲁超官苏州海防同知。
《七言律诗十·苏州鲁司马赴京口造下海军船遇于秦淮有赠》。
○丁克振卒。姜廷梧卒。
康熙八年己酉(1669) 47岁
○九月九日,在汝南,遇郭襄图,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四·淮西使君九日席上赠郭襄图作》。
○秋,逢陈洪绶季子陈字,做诗赠之。
《七言绝句三·逢陈老莲季子饮赠》。
○十月初五日,三兄慧龄卒。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
○冬,喜遇俞汝言于汝南官署。
《七言绝句三·喜遇俞汝言汝南官署是日微雪》、俞汝言《渐川集》卷四《酬毛大可》。
○为俞右吉《三述补》作序。
《序一·俞右吉三述补序》。
○金镇子敬敷射猎,先生为作《射猎歌》,俞汝言有和诗。
《七言古诗七·射猎歌为金公子敬敷作》、俞汝言《俞渐川集》卷三《射猎歌同毛大可》。
○友姜希辙候补都下,寄诗赠之。
《七言排律·客中寄姜司谏以京卿候补都下》。
○冬,陈字之燕,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三·客中送陈无名入燕作》。
○黄运泰四十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绝句一·黄开平四十初度》。
○吴复一卒。
康熙九年庚戌(1670) 48岁
○春,徐乾学中进士。王先吉中进士。
○过息县,访知县刘遇奇。
《七言古诗八·访刘息县并读周栎园侍郎所诒文序因为书赠》。
○为刘遇奇《慎余堂诗文集》作序。
《序十七·慎余堂诗文集序》。
○游息县,做《息县杂诗》。
《七言绝句三·息县杂诗》。
○与息县县丞夏声订交,做诗赠之。
《排律二·赠夏丞》。
○为夏声诗集作序,盖在此际。
《序二·东嘉夏广秦诗集序》。
○过息夫人妆楼遗址,有诗志感。
《七言古诗八·过息夫人妆楼遗址有感》。
○与夏声游濮公山。
《七言古诗八·游濮公山作》。
○作《息县雷迹碑记》。
《碑记一·息县雷迹碑记》。
○夏声由息县丞迁西和县知县,做诗文送之。
《排律三·送夏明府之任西和》。
○闻张沐《白龟圃》成,为文记之。
《碑记一·白龟圃记》。
○陈洪量由汝宁府通判迁淮安府同知,作文赠之。
《序七·赠陈别驾迁淮安司马序》。
○有诗寄怀沈胤范,沈有答诗。
《七言排律·以诗代札怀复沈九嗣范秘书》、沈胤范《采山堂二集》七言排律《酬毛大可汝南署中寄怀长律》。
○冬,江南伎童至,与童炜、尹坪、韩肃观伎赋诗。
《七言绝句三·留淮西金使君郡楼三年晨夕听伎多阳陵西巴之音有吴中旧部亦萧散不整大雪晩宴江南新伎至观之生忆因为赋四绝句并杂歌侑时座客童炜尹坪韩肃皆有和诗》。
○有书答张梧。
《书一·答张梧书》。
○毛有俶夫人李氏卒,为志墓。
《墓志铭十·故明靖南将军德配李夫人墓志铭》。
○柴绍炳卒。沈谦卒。吴百朋卒。邹祇谟卒。徐缄卒。
康熙十年辛亥(1671) 49岁
○二月,有诗怀董含。
《五言律诗二·怀董含》。
○春,伎童唐郎将归江南,过索书绢,有诗志感。
《七言绝句三·有伎童将归过索予书绢抒笔志感》。
○汝宁城外,送伎童归,以诗赠之。
《七言绝句三·汝宁城外送伎童还江南》。
○春,在汝南官舍,评沈季友诗。
沈季友《南疑集》卷首。
○春,曹尔堪过汝南,做诗赠之。
《排律三·赠曹尔堪学士》。
○曹尔堪过署夜饮,即席和见赠原韵。
《排律五·春晩曹顾庵学士过天中署夜饮即席和见赠原韵》。
○春,与金镇、曹尔堪饮汝南官署。
《排律三·汝南金太守席书事一十二韵不揣下里同座上诸公和得东字》。
○四月十三日,有书寄秦松龄,以伎童唐郎相托。
《书一·与秦留仙翰林书》。
○金镇夫人何氏五十初度,填词祝寿。
《填词》六《满庭芳·题玉妃献册图为汝宁金使君夫人生日》。
○蔡州宿除三年,有诗志感。
《五言绝句二·蔡州宿除三年矣饮次感赋》。
○方以智卒。吴伟业卒。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 50岁
○将南还,沈棻贻以缣纻,做诗寄谢。
《排律三·沈棻明府治西平有名欲往从之不果值予南还以缣纻见贻因寄并谢一十二韵》。
○春,从汝南还,道吴,访顾有孝。
《王阮亭诗集弁首》。
○沈胤范典试江南,先生之江宁,与沈华范同住秦淮。
《七言律诗四·偕沈华范同住秦淮有赠》。
○与沈胤范、周玉忠、虞相、罗坤、冯肇梅、沈华范集万竹园。
《五言律诗二·万竹园沈九主考席同周玉忠虞相罗坤冯肇梅令弟华范》。
○与沈胤范、沈华范、罗坤、周玉忠、姜灿等游雨花台、佟园。
《五言律诗二·同诸公登雨花台》《五言律诗二·游佟园同沈嗣范主考令弟华范周玉忠罗坤姜灿》。
○秋夜,于沈胤范邸听伎。
《五言律诗二·沈秘书夜邸听伎二首》。
○撤闱日,沈胤范邀先生过叙。
《排律二·沈九秘书典试江南于撤闱日邀予过叙率尔有赠》。
○有诗赠江宁府知府张际龙。
《五言律诗二·赠江宁守》。
○游江宁诸景,各有诗。
《七言律诗四·从雨花台至牛首道中》《五言律诗二·登牛首禅寺》。
○与沈胤范度曲吹笛,作《秦淮吹笛赋》。
《赋一·秦淮吹笛赋》。
○晤黄虞稷,互有诗酬赠。
《七言律诗四·答赠黄虞稷江南踵韵》。
○观黄虞稷家藏书,作《千顷楼藏书赋》。
《赋四·千顷楼藏书赋》。
○秋,遇张梧于江宁。
《五言律诗二·遇张梧江南幕》。
○秋,友李甲二子李日耀、日焜同举乡试,做诗抒感。
《七言古诗四·李日耀日焜同解省试有感》。
○周亮工卒。蒋超卒。黄子锡卒。刘昌言卒。汪景祺生。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 51岁
○十月,金镇补任扬州府知府,作文赠之。
《序三·赠汝宁金太守补任扬州序》。
○十月,史廷柏与夫人徐氏六十双寿,作文祝寿。
《序四·史讷斋先生偕德配徐夫人双寿序》。
○卢宜典教萧山,执摰复业。
《墓志铭十六·皇清敕封文林郎弗庵卢公墓志铭》。
○继子毛珍死,为铭墓。
《墓志铭十·瘗珍志铭》。
○跋陈洪绶诗。
《陈老莲诗跋》。
○宋琬卒。归庄卒。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 52岁
○三月,来集之七十一初度,题其《倘湖读书图》祝寿。
《七言古诗二·题倘湖读书图为来十五集之给谏初度》。
○春,王余高招集新宅,同徐芳声、蔡仲光、何之杰、何文炜、何文鼎、朱玉贞、王宗高分韵赋诗。
《五言律诗二·客归蒙王余高招集新宅同徐芳声蔡仲光何之杰何文鼎朱玉贞并令弟宗高分韵》、蔡仲光《谦斋诗集》卷四《同徐徽之何一弢朱斯佩何自铭饮王自牧三亩园时大可久游始归》。
○送乾公和尚赴扬州天宁寺,有书寄扬州太守金镇。
《寄扬州太守金使君》。
○过无锡,为丽谯楼题诗。
《七言排律·题无锡县丽谯楼十二韵并呈吴明府》。
○在金镇署,与汪懋麟论宋诗。
《文集·诗话五》。
○友赵甸卒,为文状其遗事。
《事状一·赵孝子遗事状》。
○姜希辙输赀为先生复廪监生籍,不晚于是年。
盛唐《西河先生传》。
○许弘勋官绍兴府知府,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十二·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
○祁班孙卒。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53岁
○春,客吴门,喜遇金镇巡驿,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十二·客吴门,喜遇金副使巡驿感赠》。
○作《修复平山堂记》。
《碑记七·修复平山堂记》。
○中夏,施闰章叔父誉七十四初度,寄诗祝寿。
《七言律诗一·中夏寄赠宛陵施先生初度》。
○六月,施闰章游苏州,与张杉访之朱明寺。
《排律二·同南士访愚山寺寓作》。
○夏,在苏州,喜遇郭襄图。
《排律六·吴门喜遇郭襄图饮次留赠并谢所贻联句》。
○与施闰章、丁澎、尤侗、徐、张杉、郭襄图、袁骏集读书堂,分韵赋诗。
徐《南州草堂集》卷五乙卯《暂归吴门宋先生招同施愚山大参丁飞涛仪部尤展成司李暨萧山毛大可会稽张南士平湖郭皋旭同郡袁重其雅集读书堂分赋》。
○为袁骏《负母看花图》题诗,盖在此际。
《七言古诗九·题袁孝子负母看花图》。
○释宗渭赴昆山茧园,与张杉联句送之,施闰章、丁澎、尤侗、吴绮、蔡右宣俱有和诗。
《五言律诗五·绀上人赴昆山叶太史茧园请席联句时宛陵施少参临安丁礼部邗上吴刺史吴门钱明府尤司理蔡茂才俱有和诗》。
○饮尤侗园林,和其原韵。
《五言律诗四·尤司理园林饮次和韵四首》。
○过吴县,有诗赠吴县知县邵怀棠。
《七言律诗六·赠邵吴县》。
○施闰章返里,与俞南史、江觐臣、蔡右宣、董玚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同吴江俞鹿床赴江觐臣蔡右宣阊门舟集即席分韵是日送施分司还宣州》《七言绝句七·阊门舟集别施使君闰章有感》、施闰章《学余堂集》卷四九《蔡右宣汪觐臣诸子追送至虎丘毛大可张南士董无休即席有诗赠别》。
○七月下浣,徐乾学母顾氏六十初度,以诗寿之。
《七言古诗十三·昆山徐母顾夫人寿》。
○八月,丘象升、象随父俊孙七十,做诗祝寿。
《排律六·丘大参年伯七十初度》。
○秋,为邵长蘅《青门五真图》题诗,兼为其《文稿》作序。
《五言绝句三·题青门五真图五首》《序九·青门文稿序》。
○许弘勋分巡宁绍道,做诗赠之,并作《绍兴府太守今迁兵巡道许公见思碑记》。
《排律六·郡太守许公迁宁绍兵巡副使赋赠》《碑记四·绍兴府太守今迁兵巡道许公见思碑记》。
○过徐咸清传是斋,收其女昭华为徒。
《碑记三·传是斋受业记》《五言绝句三·予迟暮归里徐二咸清命其女昭华师予饮予传是斋酒半请试予喜其画蝶即以命题昭华拈笔立成诗曰蛱蝶翻飞去翩千彩笔中虽然图画里浑似觅花丛因和其韵》《七言绝句七·徐昭华乞试命题画蝶喜赋二首》。
○夜宿传是斋,有诗赠徐昭华夫骆襄锦。
《五言律诗五·晩宿传是斋赠骆佳采作(即徐昭华外人也)》。
○徐咸清五十初度,做诗祝寿。
《排律二·徐征士初度之作》。
○浙江巡抚陈秉直考绩尤异,为文颂之。
《碑记四·两浙开府中丞陈公转运碑记》。
○孟冬,过江宁,访周在浚,重读周亮工《画人传》,为作序。
《序九·画人传序》。
○值周在浚刻其父亮工《赖古堂文集》成,为撰序。
《序八·赖古堂文集序》。
○过萧伯升于长干佛寺,喜遇吴山涛,互有诗赠答。
《七言律诗九·白下遇吴山涛明府见赠有答》《文集·诗话一》。
○为萧伯升《砚邻偶存》作序。
《序九·砚邻偶存序》。
○与姜希辙、吕洪烈、罗坤同寓江宁,萧伯升以妾施绿白相赠,先生力辞。
《文集·诗话一》。
○为余怀《娥江吟卷》作序。
《序九·余澹心娥江吟卷序》。
○为姜实节《岁寒图》题诗。
《七言绝句七·题姜实节岁寒图》。
《七言古诗九·宣德窑青花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
○冬,与姜希辙宿缪彤园。
《七言律诗九·宿缪氏园同姜京兆作》。
○徐崧过访,互有诗赠答。
《七言绝句八·同姜京兆寓缪修撰园吴江徐崧枉过阙候有诗见嘲依韵奉答并以代讯》。
○冬,周体观以从军过苏州,互有诗赠答。
《七言律诗八·依韵答周副使体观吴门舟次见赠》、周体观《晴鹤堂诗钞》卷一六《别毛大可》。
○岁暮,与姜希辙、周体观、吴绮、吕洪烈、罗坤舟集苏州。
《七言律诗九·雪后阊门舟集同周掌科吴太守陈学士姜京兆吕四洪烈即席》。
○岁暮,将还里,以诗酬别钱中谐。
《七言律诗八·酬别钱中谐进士和韵有感》。
○吴邦辅卒。计东卒。吴卿祯卒。沈胤范卒。乾公和尚卒。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54岁
○仲春,为茹泰诗集作序。
《序九·茹大来诗序》。
○夏,为陈至言《近体诗》作序。
《序九·陈德宣山堂近体诗序》。
○绍兴府知府何源浚重修卧龙山越望亭,为文记之。
《碑记七·重修卧龙山越望亭记》。
○为李屺源《随笔草》作引言。
《怀山书言引》。(www.zuozong.com)
○久雨初晴,与陶天章访姜希辙。
姜希辙《两水亭余稿》五言古诗《久雨初霁喜毛十九大可陶大天章偕至》。
○严沆六十初度,做诗寿之,兼示其子曾榘。
《五言格诗四·龙文篇祝严司农寿并贻其大令侍御》。
○冬,张淑七十,做诗祝寿。
《五言格诗四·张荀仲先生七十寿诗》。
○冬,江宁巡抚慕天颜新开吴淞闸,为文记之。
《碑记十一·新开吴淞闸碑记》。
○为亡友沈胤范志墓。
《墓碑铭一·刑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沈君墓碑铭》。
○刘源长卒。查继佐卒。史廷柏卒。商景兰卒。来度卒。周体观卒。吴焯生。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 55岁
○正月,为姜希辙《两水亭余稿》作序。
《序十一·两水亭余稿序》。
○初春,赴上海,茹泰做诗送行。
茹泰《漫兴篇·西陵送毛十九大可之上海访任明府》。
○二月初,至上海,访上海县知县任辰旦,做诗赠之。
《七言排律·过上海访任待庵明府有赠》。
○二月,吴兴祚迁福建按察史,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
○寒食夜,胡绳先招饮上海署中,填《念奴娇》词。
《填词》六《念奴娇·即事》。
○题朱在镐《记年图》。
《五言绝句三·题朱拜石司理记年图》。
○朱在镐、张锡怿、徐允哲招赴昙润和尚西林寺社集,有诗和徐允哲韵。
《七言律诗八·朱法曹在镐张州守锡怿徐文学允哲招赴昙润师西林社集和允哲韵》《七言律诗八·西林社集分韵得青字》。
○三月三日,申江修禊,有诗和任辰旦。
《排律五·上巳申江修禊和任明府韵》。
○寓沪上南园,曹垂灿做诗相赠,和韵答之。
《五言律诗五·客寓南园答曹明府见贻原韵》。
○三月四日,与曹垂灿、张锡怿、周誉凡、赵尔盘、朱服万、罗木桓、徐允哲修禊于沪城之东园,填《沁园春》词。
《填词》六《沁园春·即事》。
○三月十三日,宿朱与浚家。
《碑记四·观音庵送子记》。
○清明后,与上海诸友公燕南园,填《满庭芳》词。
《填词》六《满庭芳·南园公燕即事》。
○三月,任辰旦夫人丁氏四十初度,填词赠之,兼作《丁少君四十寿序》。
《填词》五《临江仙·申江署中题麻姑献酒图为丁夫人初度》《序十二·丁少君四十寿序》。
○春,喜遇王西园,填《沁园春》词答赠。
《填词》六《沁园春·答王西园见赠之作》。
○为王西园《偶言集》作序,盖在此际。
《序十二·王西园偶言集序》。
○蒋楛游越过访,留句见寄,先生做诗酬之。
《七言古诗八·杜陵蒋楛游淮曾读予旧诗有感枉过不值留句见寄予适滞海滨率赋酬意》。
○暮春,歌妓玉烟索赠,填《菩萨蛮》赠之。
《填词》五《菩萨蛮·索赠》。
○暮春二十六日,张锡怿宅牡丹初开,与马丹谷、周服万、朱在镐、杨弦索、女妓玉烟、陈婉等做催花小集。
《七言古诗十二·暮春二十六日张弘轩刺史宅牡丹初开预做催花小集欢燕竟日同马广文朱郡丞周孝廉杨生弦索女较书玉烟陈婉》。
○旋与任辰旦赴张锡怿牡丹饮席,有诗和任辰旦韵。
《排律二·同任明府赴张弘轩州守牡丹饮席和明府韵》。
○上海厅事前枯槐再花,有诗和任辰旦韵。
《七言律诗七·上海厅事前枯槐再花和任明府韵》。
○作《神告记》,记任辰旦谳狱事。
《碑记四·神告记》。
○遇钱光绣于沪上僧舍,互有词答赠。
《填词》五《绮罗香·用原韵答赠甬上钱蛰庵见赠》。
○五月,将返杭应乡试,以诗留别上海诸友。
《五言格诗三·录别诗上海县作》《七言古诗十二·留别张中宪锡怿有感》《七言古诗十二·红桥酒散别曹明府》《七言古诗十三·别马广文作》《七言古诗十三·暮潮行别朱公子簪原》《五言格诗二·留别朱在镐司李作》。
○任辰旦、沈东园、徐允哲、王西园以诗词送别。
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七任辰旦《送毛十九大可还西陵》、《七言古诗十二·答和沈东园赠别作兼示王西园》、《填词》六《南浦·和徐西崖赠别》、《填词》六《西河·答和王西园送别》。
○暑夏,上海初归,访姜希辙。
姜希辙《两水亭余稿》五言律诗《暑中毛大可上海初归即过相访》。
○门人姜垚喜其归里,填词赠之。
姜垚《柯亭词》长调《桂枝香·喜西河先生归自云间新词盈帙有赠女郎诸作》。
○八月,从子远公中举。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
○丁泰主浙乡试,以诗寄讯,先生做诗答之。
《五言格诗二·丁给事典试两浙枉讯奉答时予犹子见举门下》。
○仲秋,为女弟子徐昭华诗集作序。
《序十四·徐昭华诗集序》。
○为来集之《倘湖樵书》作序。
《序十四·倘湖樵书序》。
○孟冬,姜希辙补奉天府丞,做诗送之。
《五言格诗三·送姜京兆之任奉天》。
○十二月,施闰章六十初度,填词祝寿。
《填词》五《百字令·寄寿施愚山少参六十》。
○除夕,守岁上海,赋诗感怀。
《七言绝句二·申江守岁词》。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 56岁
○在上海,为任辰旦作新年乐词。
《七言绝句二·上海县新年乐词为任明府作》。
○春,遇兜率弟子于上海,作《吴江泊芦庵碑记》。
《碑记五·吴江泊芦庵碑记》。
○为潘江《龙眠风雅》作序。
《序十二·龙眠风雅序》。
○《兼本杂录》付梓,寄呈潘江,潘做诗谢之。
潘江《木厓续集》莱戏草《毛大可为予序龙眠风雅复以所著兼本杂录惠教讽读之下倾倒倍至却谢》。
○清廷征博学鸿儒,补荐举,以征辟事询蔡仲光,蔡以“各行其志”为答。
蔡仲光《谦斋文集》卷首蔡惟慧《大敬公传》。
○三辞征辟不允,勉强应命,做诗志感。
《五言律诗六·康熙十七年予以不学谬膺荐辟三辞不允两浙开府陈中丞竟投檄舍下勒携赴部勉强应命感而有作》。
○覆书吴兴祚,谢其荐举。
《书四·复谢福建吴观察荐举书》。
○初秋,从吴中归里,叶吟以诗相询,依韵答之。
《七言律诗七·秋初从吴中归值甬东叶天乐以诗下询依韵答之》。
○为叶吟《分书诗韵》作序,盖在此际。
《序十二·叶氏分书诗韵序》。
○将赴都,有诗赠萧山县知县姚文熊。
《七言古诗十三·介丘吟为姚明府作》。
○八月,为姚文熊妻左如芬《攘芷阁遗稿》作序。
左如芬《攘芷阁遗稿》卷首。
○谒许弘勋,谢其举荐。
《七言古诗十三·奉谢分巡许元功使君夫子荐举抒意》。
○八月,为李鸿霔父采兰志墓,时李鸿霔典试两浙。
《墓志铭十二·诰封奉政大夫直隶顺德府同知李先生墓志铭》。
○八月,应征北上,王先吉以诗送之。
王先吉《容安轩诗钞》五言古《送毛大可应博学鸿儒科北上》。
○为王先吉《西台杂吟》作序。
《序十一·王枚臣西台杂吟序》。
○临行,张远做诗相送。
《序二十三·张迩可蕉园诗序》。
○徐芳声、何之杰送之官亭,芳声为文授之,寓切劘之意。
《墓志铭八·徐征君墓志铭》。
○北上,途遇徐咸清,与之同行。
《文集·制科杂录》《文集·词话二》。
○九月上旬,至京,有诗呈李天馥。
《排律五·上李相公》。
○旋有诗呈杜立德。
《排律五·上宝坻相公》。
○李天馥子孚青举乡试,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九·奉赠李公子乡举入试长句》。
○谒金,做诗赠之。
《排律六·赠副都御史金君》。
○喜逢陈维崧,为其《填词图》题词。
《填词》五《少年游·题陈检讨小影(傍有侍儿坐蕉簟弄笛)》。
○诏观西洋国所进黄狮,得遍阅虎圈诸兽,有诗和李霨韵。
《七言古诗九·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
○与王嗣槐、吴农祥、吴任臣、陈维崧、徐林鸿客冯溥邸,时称“佳山堂六子”。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一五。
○遇冯溥子协一,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十二·过益都相公三世兄躬暨赋赠》。
○暮秋,王熙招饮怡园,与朱彝尊、陈维崧、邓汉仪、李良年、陆元辅、田茂遇、周起莘同赴,分韵赋诗。
《七言绝句七·陪诸公集宛平相公园林十二首》、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六戊午稿《王大司马胥庭先生招饮怡园同陆翼王邓孝威毛大可田髴渊朱锡鬯李武曾周次修分赋》、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一〇著雍敦牂《王尚书招同陆元辅邓汉仪毛奇龄陈维崧周之道李良年诸征士燕集怡园周览亭阁之胜率赋六首》、李良年《秋锦山房集》卷六戊午稿《大司马王公招饮怡园同陆翼王毛大可邓孝威陈其年田髴渊朱锡鬯周起莘分赋》。
○秋,与徐咸清、陈维崧、王嗣槐、宋实颖、吴任臣赴乔莱饮席。
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六徐咸清《同宋既庭毛大可陈其年王仲昭吴志伊赴中书乔石林席即事》。
○吴绮六十初度,寄诗祝寿。时吴方辞荐辟。
《七言古诗十一·吴兴太守行》。
○十月,为孟远《佣庵北游集》作序。
孟远《佣庵北游集》卷首。
○十月,王士禛父与敕七十,寄诗祝寿。
《排律六·寄祝王匡庐先生七十初度》。
○十月,尤侗妻曹氏讣至京,做诗慰之。
《七言绝句五·为尤悔庵悼亡时悔庵以召试在京》《七言古诗十·慰尤司法丧妇作》。
○冬夜,与孙枝蔚、邓汉仪、汪楫饮施闰章邸舍。
《排律五·夜饮施少参邸舍同诸征士作》、施闰章《学余堂集》卷一三《冬夕豹人大可孝威舟次枉集寓斋》、孙枝蔚《溉堂续集》卷六戊午《施尚白少参招同邓孝威毛大可汪舟次饮寓斋赋谢》、汪楫《京华诗》七言古诗《施愚山招同豹人大可孝威集寓斋》。
○与丘象升、孙枝蔚、阎若璩、吴雯集饮。
吴雯《莲洋集》卷五《即席柬丘曙戒先生时同豹人大可百诗诸君子二首》。
○十二月,宋荦视榷赣州,做诗饯之。
《七言律诗七·饯宋员外使榷赣关》。
○十二月,金鋐由左副都御史迁兵部督捕右侍郎,做诗赠之,兼贺其举子。
《五言格诗二·金副宪迁少司马举子有赠》。
○十二月,黄虞稷以母丧归里,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八·送黄征君虞稷丧母还里》。
○十二月,冯溥七十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排律·奉呈益都相公生日二十韵》。
○十二月,梁清标初度,以诗为寿。
《五言格诗二·九颂篇奉赠梁大司农夫子并祝初度二十一韵》。
○冬夜,与施闰章、汪如龙集高咏寓斋。
高咏《遗山诗》卷三《冬夜施愚山毛大可汪发若小集寓斋次日愚山见贻长句依韵奉酬》。
○冬夜,与陈维崧、毛升芳、方象璜、王昊集饮毛际可邸舍,分韵赋诗。
《五言律诗五·同诸公集家明府会侯邸舍分韵得花字》、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六戊午《冬夜同王惟夏毛大可允大方雪岷饮毛会侯寓庐分得衣字》、王昊《硕园诗稿》卷三五《集毛会侯大令寓斋偕陈其年毛大可允大诸子分得云字》。
○冬,与胡会恩、袁佑等陪李天馥礼玉皇阁醮坛。
《七言律诗五·奉陪李学士礼玉皇阁醮坛同胡编修袁舍人顾孝廉即事》、胡会恩《清芬堂存稿》卷一《冬日侍容斋夫子登城南玉皇阁是日为丹壑醮坛》。
○为毛际可《戴笠垂竿图》题诗
《五言格诗一·为家会侯题戴笠垂竿图》。
○严沆卒。钱光绣卒。顾之珽生。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57岁
○元日,与孙枝蔚、朱彝尊、陈维崧、汪楫、吴雯、乔莱、陈钰饮曹禾斋,先生度曲,陈维崧吹箫和之。
《五言律诗五·元日同诸公集曹舍人宅限韵》、孙枝蔚《溉堂后集》卷一己未《元日同毛大可陈其年朱锡鬯汪舟次乔石林吴天章集饮曹颂嘉斋中同用青咸二韵》、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一〇屠维协洽《元日同孙枝蔚毛奇龄陈维崧吴雯汪楫诸征士乔莱舍人汤右曾上舍集曹舍人禾书斋迟李良年潘耒不至即席限韵二首》、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六己未稿《己未元日同孙豹人毛大可朱锡鬯吴天章陈冰壑饮曹峨嵋宅限青咸二韵》、吴雯《莲洋集》卷五《己未元日同豹人大可舟次锡鬯其年子静集峨嵋舍人宅拈青咸韵》、汪楫《京华诗》五言律诗《己未元日曹舍人颂嘉招同豹人大可锡鬯其年冰壑天章石林共集迟武曾次耕西崖不至限韵二首》、李良年《秋锦山房集》卷六《己未元日止酒斋食谢曹颂嘉舍人之招因呈坐上诸公二首》。
○正月初五,梅庚至京,同施闰章韵赠之。
《五言律诗五·喜梅庚至同施侍讲韵》。
○上元夜,与李天馥夜饭观灯,李天馥作《上元观灯曲》,先生依韵和之。
《文集·词话二》。
○梁清标招饮,与邓汉仪、吴农祥、汪楫、吴任臣、徐林鸿赴宴,即席咏米家灯。
《填词》六《剔银灯·咏米家灯》、梁清标《棠村词》长调《剔银灯·邓孝威毛大可吴庆伯汪舟次吴志伊徐大文集邸中小饮》。
○初春,同汪琬、吴雯、汪楫、李因笃夜集王昆良寓。
吴雯《莲洋集》卷五《早春同苕文先生及舟次大可天生夜集王昆良大参寓斋》。
○冯溥做诗赠“佳山堂六子”,先生依韵答谢。
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六《赠六子诗》、《七言律诗六·谬蒙益都夫子作六子诗见赠予居其一且落句韵各叶本姓谨依韵奉答并谢二首》。
○二月二日,清廷宣岳州大捷,有诗和李霨、杜立德、冯溥韵。
《七言律诗六·岳州大捷奉和高阳宝坻益都三相公喜赋原韵六首》。
○初春,叶豹文赴济宁守备任,做诗送之。
《五言律诗五·叶公子守备清源》。
○早春,汪如龙之任淄川县知县,做诗送之。
《五言律诗五·送汪令之任淄川》。
○二月十五,孙一致将还养,于其五十初度,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十·孙侍读初补学士复将还养于其生日歌以赠之》。
○试前患臂疡,毛际可送药剂。
《文集·制科杂录》。
○以臂疡辞试,不许。
盛唐《西河先生传》。
○三月,叶奕苞怀归心切,做《忆鹤》诗,先生和其韵。
《七言绝句七·和忆鹤诗》。
○春,翁介眉之官黄州郡丞,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九·翁司马之任黄州以诗留别有赠》。
○春夜,与王嗣槐、陈维崧、吴任臣、徐林鸿、徐咸清、吴农祥集冯溥宅,即席赋诗。
《七言律诗六·春夜燕集益都相公邸第即席和韵同王舍人陈吴二检讨徐林鸿咸清吴农祥三征君暨公子慈彻协一》、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六《春日同王仲昭毛大可吴志伊陈其年吴庆伯徐仲山徐大文胡朏明集万柳堂即席赋》。
○春,项景襄招饮,同宋既庭、徐咸清、陈维崧、邓汉仪、夏骃同赴饮席。
《七言古诗十·项学士招沐益都相公万柳园同诸公即席》、阮元《两浙輶轩录》卷六徐咸清《阁学项眉山先生于虎林幕府会面今二十余年复见燕邸招同宋既庭毛大可陈其年邓孝威夏宛来饮感赋》。
○春雪初霁,饮李天馥邸。
《五言律诗五·长安春雪初霁饮阁学李夫子宅分诗牌集字同顾二举人魏大员外》。
○春,毛际可报罢,还任祥符知县,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五·家明府以征车赴御试下第还任祥符为诗送之》。
○春,任辰旦报罢,还任上海县知县,做诗送之,兼示王先吉。
《七言古诗十一·昔日篇送任令南还上海兼示王十六舍人》。
○三月,李天馥子孚青改翰林院庶吉士,作文贺之。
《序二十一·李丹壑进士馆选庶吉士贺屏序》。
○梁拱宸再任奉天府府尹,做诗送之,兼讯姜希辙。
《排律五·送梁京兆之任奉天兼讯姜少京兆》。
○为陆次云家藏“万年冰”扇坠题诗。
《七言绝句六·陆明府有水晶一团中含水草影碧色名万年冰属赋率笔》。
○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做诗记之。
《排律五·甘霖应祷恭颂二十韵》。
○李霨、杜立德俱做《甘霖应祷》诗,先生有和诗。
《七言律诗六·上以久旱躬祷郊坛立霈奉和高阳相公恭纪原韵》《七言律诗八·和宝坻相公甘霖应祷原韵》。
○四月二十日,诸翰林到任。二十日,赴史馆。
《文集·制科杂录》。
○同籍五十人集众春园,俱有诗,施闰章为之序。
《文集·制科杂录》。
○四月,徐咸清报罢南归,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一·徐二将归暂寄湖南周开府里第过别有赠》《七言绝句六·送徐仲山南归》。
○吴农祥、徐林鸿报罢南归,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送吴农祥徐林鸿二征君南归戏效宋人体诗兼示王二内史徐二布衣》。
○雨后,博尔都招饮爽园,与梅庚、邵培风即席赋诗。
博尔都《问亭诗集》卷二《雨后招毛大可梅偶(耦)长邵培风集爽园分得时字》。
○邵长蘅闻五十人同官翰林,做诗贺之。
邵长蘅《青门旅稿》卷一《五月十七日喜闻诸公同官翰林赋赠五十韵》。
○潘江闻先生等中博学鸿词,寄诗祝贺。
潘江《木厓续集》卷四己未《闻宏博诸公特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中如毛子大可陈子其年倪子闇公丘子季贞汪子舟次徐子电发龙子理侯皆予布衣旧好也感赋却寄》。
○记己未博学鸿词科始末,成《制科杂录》一书。
《文集·制科杂录》。
○夏,茆荐馨、施闰章、孙卓、高咏四人以同乡同官翰林,适施闰章寄云楼下梅树忽发四花,梅清绘《瑞梅图》寄至京,同馆纷做诗词相贺。
《填词》五《虞美人·己未四月宣城施少参寄云楼下梅树忽发二花值是科殿试榜发同邑孙予立茆楚芬以一甲同授馆职既而又发二花则少参与同邑高阮怀并以制科授馆职一时相传以为草木之瑞非偶也举人梅渊公绘瑞梅图寄至京同馆各为诗颂之予和少参词书图卷末》、《七言律诗五·枯梅生花和韵》。
○感陈太士医其臂,做《金匮仙人歌》志谢。
《七言古诗十·金匮仙人歌赠陈子太士》。
○徐元文赴任途中,有诗寄同馆诸人,先生做诗和之。
《五言格诗一·入史馆奉和监修先生赴召柬同馆诸公原韵三首》。
○先生列第五班,分纂弘治、正德两朝列传并《盗贼》《土司》《后妃》诸传。
《书七·复蒋杜陵书》。
○初入史馆,有诗抒怀。
《五言格诗五·初入史馆作》。
○六月,与同馆诸人集宋德宜宅观诸名伎。
《七言古诗十一·夏杪集宋大司马宅观诸名伎偕同馆诸子即席》。
○以修明史,月给笔札。
《排律五·赐笔纪恩和韵》。
○方象瑛重葺健松斋,自为之记,嘱先生作赋,因成《健松亭赋》。
《赋四·健松亭赋》。
○七月二十八日,京师地震,朝廷下诏修省,群工怵惕。
《五言格诗一·康熙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师地震大厌朝廷下诏修省群工怵惕予以谨戒之余窃读政府作续纪一首和益都夫子韵》。
按,诗题“十七年”当为“十八年”之误。诗中有“岁在己未”句,己未即康熙十八年。
○七月,李因笃授官后以母病辞归,做诗送之。
《五言格诗一·送李检讨予养还山》。
○与冯溥论韵,感沈约《四声谱》失传已久,欲订正而无暇。
冯溥《佳山堂诗集》卷二《偶与毛大可论韵学大可云休文四声谱失传久矣沿至唐宋间增改纷杂以讹袭讹学者无所考据今欲订正之无暇也感而赋此》。
○初秋,王士禛索梅庚画,做诗和之。
《七言绝句六·和王侍读索梅庚画片原韵》。
○在京,逢陆嘉淑,互有诗赠答。
《七言绝句六·答和陆大嘉淑见贻原韵》。
○九月九日,与王嗣槐、陆葇、吴任臣陪冯溥登善果寺毘卢阁。
《五言格诗一·九日陪冯夫子登善果寺毘卢阁和韵示同游诸公》《七言律诗六·九日登善果寺后毘卢阁示同馆诸公》、冯溥《佳山堂诗集》卷二《九日同王仲昭毛大可吴志伊陆义山登善果寺毘庐阁》、陆葇《雅坪诗稿》卷六《九日奉陪益都相国同舍人王仲昭太史毛大可吴志伊登善果寺佛阁》。
○九月十五日夜,月食。
《五言格诗一·月蚀诗》。
○九月十七日夜,与王嗣槐、吴任臣、汪楫、陈维崧、潘耒、胡渭燕集冯溥西斋,十八日,冯溥用陈维崧韵做诗,先生有和诗。
《七言古诗十·益都师相请召同馆生西堂燕集用陈检讨即席原韵命和》。
○西堂燕毕,冯溥做《宫怨诗》,做诗和之。
《七言古诗十·西堂燕毕仍用前韵拟宫怨诗益都师相诗先成命予援笔立和其后》。
○秋,叶封报罢,将归黄州,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九·叶主事归黄州有赠》。
○秋,孙致弥南还,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三·送孙孝廉还里》。
○乔莱作《秋日闲居诗》,先生依韵陆续和之。
《五言律诗六·和秋日闲居诗十首》。
○有诗和冯溥《秋凉饮酒诗》。
《五言格诗一·秋凉饮酒诗和冯夫子韵》。
○中秋后风雨连日,冯溥赋《苦雨》诗寄怀,先生依韵和答。
《七言古诗九·中秋后风雨连日蒙冯老夫子赋苦雨吟见怀依韵和答》。
○十月初一,康熙帝于西苑亲试武进士马步射,先生作《应制西苑试武进士马步射赋》。
《赋二·西苑试武进士马步射赋》。
○初冬,尤侗思归,做《题画》诗,先生做诗和之。
《七言绝句五·漫和尤太史马上口占原韵二首》。
○冬,与王嗣槐、陈维崧、胡渭陪冯溥游善果寺。
《七言古诗十一·大雪陪益都夫子游善果寺归灯下同夫子和陈检讨诗一人呼韵一人给写信口占叶不许停刻时王二舍人胡征君在旁知状后舍人亦有和诗纪其事》、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一一《冬日走笔和其年韵示大可朏明二子》。
○初冬,雪中与陈维崧陪冯溥请沐善果寺,有诗和冯溥韵。
《七言古诗九·雪中陪益都相公请沐善果寺即事奉和原韵》、冯溥《佳山堂诗集》卷三《冬日同王仲昭毛大可陈其年善果寺看雪》、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六己未《冬日陪益都夫子善果寺看雪》。
○冬,张鸿烈招同黄与坚、严绳荪、周庆曾、陆葇、徐嘉炎、方象瑛、潘耒、李铠小集。时先生先归。
丘象随《西轩己未集·冬日张毅文招同黄庭表毛大可严荪友周燕孙陆义山徐胜力方渭仁潘次耕李公凯小集时大可先归》。
○为徐釚《枫江渔父图》题词。
《填词》五《明月棹孤舟·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为同年钱中谐所藏司马相如玉印题诗。
《七言古诗九·钱编修所藏司马相如玉印歌》。
○为乔莱桃花泛舟画像题诗。
《五言绝句三·题同年乔编修桃花泛舟画像五首》。
○汪存庵至京,旋还徐州,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六·与汪广文》。
○与施闰章、高咏饮宣城会馆话旧。
《七言律诗六·饮高太史宣城会馆话旧有感和施侍讲韵》。
○茆荐馨以母讣归里,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八·同馆茆君以母讣奔宣城》。
○王垓分守宁绍道,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六·王给事分守浙东》。
○刘果督学江南,以诗送之。
《七言律诗八·送刘使君任江南提学》。
○罗有章、怀祖、临思之母叶氏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绝句六·祝母词为罗氏兄弟作》。
○得姜希辙书,做诗寄答。
《七言律诗五·得姜京兆奉天贻书感赋却寄》。
○吴元莱迁直隶分巡,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五·赠直隶分巡吴使君》。
○蔡仲光屡寄书,劝先生归隐,语甚激切。
蔡仲光《谦斋文集》卷八《寄毛大可书》。
○梁清标六十续娶,填词贺之。
《填词》五《万年枝·梁司农师六十续娶》。
○金镇迁江南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寄诗贺之。
《七言律诗九·寄江南观察金君》。
○张埙迁登封宰,将行,京师诸人各为诗送之,先生为作序。
《序二十一·送登封令江南张君赴任序》。
○山阴陈氏立家庙,为作庙记。
《碑记五·陈氏家庙碑记》。
○作《少林传正衣优婆夷香林涅禅师塔志铭》。
《塔志铭二·少林传正衣优婆夷香林涅禅师塔志铭》。
○伯兄万龄自仁和教谕任乞休。
康熙《仁和县志》卷九。
○张新标卒。曹尔堪卒。陈廷会卒。何元英卒。俞汝言卒。方享咸卒。马骏卒。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58岁
○清军收复成都,诏集百官于午门外宣捷。
《七言排律·王师收复成都诏集百官于午门外宣捷纪事十五韵》。
○仲春,为何汝尹志墓。
《墓志铭三·台州教授何公墓志铭》。
○春,王嗣槐赴常州幕,做诗赠之。
《七言古诗十·赠王舍人赴常州幕》。
○春,丁炜分巡南赣道,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六·丁民曹分巡赣州》。
○暮春,丘象随予养还里,做诗送之。
《七言绝句六·同年丘检讨予养归里》。
○清明,与汪霦、乔莱、汪楫、汪懋麟游西郊摩诃庵。
《七言绝句五·清明日请沐西郊与同馆汪春坊乔侍读汪检讨主事作》、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遗稿》卷二庚申稿《清明同大可子静家舟次朝彩游摩诃庵四首》。
○钮琇赴项城知县任,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饯钮明府赴项城》。
○过汪楫新居,做诗赠之。
《排律五·过汪二检讨新居和冯三郡丞韵》。
○五月,程维屏父卒,为志墓。
《墓志铭二·程赠君墓志铭》。
○夏,陆次云赴郏县知县任,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陆明府之郏》。
○初秋,梅庚赴田雯幕,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一·送梅庚赴江南田使君幕和其留别原韵同陆大即席》。
○七夕,陆进以妻亡返里,做诗送之,兼示其子曾禹。
《七言律诗七·金鱼池闻笛饯陆大归里并示其令子曾禹》《七言律诗八·七夕送陆大学博南归时大有悼亡之信》。
○尤侗过翰林院柯亭、刘井,有诗志感,和其韵。
尤侗《于京集》卷三庚申稿《刘井柯亭二首》、《七言律诗七·翰林院中旧有柯亭刘井井为刘文安定之所凿柯学士潜手植二柏建瀛洲亭以临之李西涯诗有云我行树阴日千匝是也今遗迹尚存而其人已往同年尤太史过此慨然有感遂成二诗予与施侍讲彭编修陈检讨同和其韵》。
○王顼龄妻卒,做《悼亡诗》,先生题诗其后。
《七言律诗八·题同年王编修悼亡诗后》。
○冯溥做咏盆桂诗,先生有和诗。
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四《咏斋中盆桂兼赠行九》、《五言律诗五·盆桂和韵》。
○八月,江闿授益阳县知县,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送益阳江明府》。
○为江闿父《青园庐墓图》题诗,盖在此际。
《五言格诗一·题青园庐墓图》。
○冯溥示以《闰中秋诗》,依韵和之。
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四《闺月中秋二首》、《五言律诗五·益都夫子赐示闰中秋诗属和依韵二首》。
○掌院学士叶方蔼做亭下杂花诗,和其原韵。
《七言古诗六·奉和叶掌院夫子亭下杂花原韵》。
○秋,吴仪一自奉天抵京,旋归徐州,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吴二东游》。
○十月,与方象瑛、徐釚、陈维崧陪冯溥游祝园。
《五言律诗六·陪游祝氏园即席和益都夫子原韵四首》、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四《冬日游祝氏园亭四首》、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七庚申《雪后陪益都夫子游祝园敬和原韵四首》、方象瑛《健松斋集》卷一八庚申《冬日陪益都夫子游祝园即席奉和原韵》、徐釚《南州草堂集》庚申卷八《雪后陪益都公饮祝氏园林奉和原韵四首》。
○十月十九日,应冯溥之招,与徐釚、徐嘉炎、陈维崧、方象瑛、汪懋麟等游王熙怡园。
《五言律诗六·益都相公携门下诸子游王大司马园林即席奉和原韵四首时首冬雪后》、冯溥《佳山堂诗集》卷四《冬日同诸子游王大司马园亭四首》、徐釚《南州草堂集》卷八庚申《十月十九日益都公招游王司马怡园奉和原韵四首》、徐嘉炎《抱经斋诗集》卷八《孟冬十月十九日益都夫子招集王大司马怡园奉和原韵四首》、陈维崧《湖海楼诗集》卷七庚申稿《益都夫子招游大司马怡园敬和原韵四首》、方象瑛《健松斋集》卷一八庚申稿《益都公招集王司马怡园和原韵》、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遗稿》卷二庚申稿《益都公招游怡园奉和原韵》。
○十一月二日,徐乾学五十初度,做诗祝寿。
《五言格诗五·奉赠徐春坊先辈兼祝初度一十五韵》。
○十二月二十一日,伯兄万龄卒,年七十六。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四《大房世系纪》。
○为冯甦《见闻随笔》撰序。
《序二十三·冯司寇见闻随笔序》。
○吴宗信游京师,为其《游上党诗》作序。
《序十四·吴冠五游上党诗序》。
○梅清画《古松图》贺施闰章六十寿,施闰章做诗为谢,先生有和诗。
《七言古诗十二·瞿山画松歌和施学士》、施闰章《学余堂集》卷二三《画松歌为梅瞿山作》。
○应房廷桢之请,为其父贞靖先生祠堂双白松卷子题诗。
《五言格诗一·方贞靖祠堂双白松卷子题后》。
按,诗题中“房”误作“方”,孙枝蔚《溉堂后集》卷二庚申《房贞靖公祠堂双白松歌兼寄呈令子兴公》,知为“房”字。
○周焘赴长阳县知县任,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送周长阳之任》。
○姜希辙请养归里,先生送之潞河。
《五言格诗四·姜京兆自奉天请养归里送之潞河有作》。
○耿夔忠迁蔚州知州,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十·耿使君赴任蔚州》。
○刘鸿任南漳知县,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刘明府赴任南漳》。
○山东巡抚施维翰六十初度,寄诗贺寿。
《七言律诗六·寄赠山东开府施君生日》。
○冬,与陆世楷晤于陆葇邸,时陆世楷以补思州知府至京。
《序三十·陆孝山诗集序》。
○为亡友黄开泰表墓。
《墓表三·故明兵部车驾司郎中黄君墓表》。
○单隆周卒。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 59岁
○春,陈维崧妻储氏讣至京,为志墓。
《墓志铭七·陈翰林孺人储氏墓志铭》。
○春,陆世楷出守思州,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五·送陆使君出守思州》。
○春,王元弼之任零陵,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六·王明府之任零陵》。
○春,博尔都送祖母榇归葬辽阳,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八·奉送觉罗博问亭归满洲和其留别原韵》、博尔都《问亭诗集》卷三《东行留别阮亭钝翁愚山其年大可蝶园诸子》、施闰章《学余堂诗集》卷四一《答博问亭留别时送祖母太夫人榇归葬辽阳》。
○春,钱捷由兵部主事迁贵州提督学政,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六·送钱刑部提学贵州》。
○春,陆光旭迁江安粮储道,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三·相望篇送陆少参督饷江南》。
○张梧随陆光旭南还,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五·张梧南还》。
○四月一日,钦简日讲官,宣入乾清门引见,做诗志喜。
《七言律诗七·钦简日讲官宣入乾清门引见志喜》。
○四月,李清八十初度,寄诗祝寿。
《七言古诗九·寄祝兴化李映碧先生廷尉初度》。
○徐元梦以小箱作枕函,外裹以绮,名曰“诗枕”,自题以诗,索先生和诗。
《七言律诗七·徐起部以小箱作枕函外裹以绮名曰诗枕自题索和》、《填词》六《念奴娇·徐都官裁枕函实诗名为诗枕制词索和漫次其韵》。
○寄书张岱,乞其所藏史书。
《书四·寄张岱乞藏史书》。
○七夕,沈以曦八十,寄诗祝寿。
《七言绝句五·寄祝湘潭沈使君八十》。
○七月八日,王熙初度,做诗祝寿。
《七言古诗十·宛平相公初度奉赠七月八日》。
○作《瀛台赐宴赋》。
《赋二·瀛台赐宴赋》。
○早秋,冯甦葬亲归里,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一·西台先生行奉送临海冯少司寇葬亲请假归里》。
○八月十八日,浙江总督李之芳六十初度,寄诗祝寿。
《五言格诗二·寄李制府生日作》。
○八月,刘始恢典试闽中,做诗赠之。
《七言律诗七·考功郎刘君主试闽中》。
○八月,同年范必英谢病南还,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九·送同年范太史还吴门》。
○秋仲,徐汾母邵氏七十初度,寄诗祝寿。
《七言古诗十一·徐母邵夫人寿诗》。
○秋,同年毛升芳假归,做诗送之。
《七言古诗十一·送家太史假归新安》。
○九月十九日,介陈维崧见贲琮于慈仁寺,读卉琮《望摩诃山诗》。
《序十一·贲黄理承闲堂集序》。
○九月,高佑釲南返,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九·送高生佑釲南还并游会稽和曹侍郎韵》
○十一月十八日,清军征西南宣捷,做诗志喜。
《七言律诗五·滇南大捷志喜四首》。
○弥壑和尚旋以诗相赠,先生和韵答之。
《七言律诗六·依韵答和弥壑和尚长椿寺说法见赠原韵》。
○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诰封父秉镜为征仕郎翰林院检讨,母张氏为孺人。
毛黼亭《萧山毛氏宗谱》卷首《诰敕》。
○冬,姜公铨客京师,从先生受业。
姜公铨《彭山诗稿》七言古诗《赠节烈毛氏》。
○题毛司百听月楼诗。
《七言律诗六·题家司百听月楼诗和益都夫子原韵》。
○史彩之任上海县知县,做诗送之,兼寄其兄史彬。
《五言格诗一·送史上海之任兼示旧明府暨伊兄娄县》。
○裘孔武之任东莞县知县,做诗送之。
《七言律诗七·送东莞令之任》。
○复书蒋平阶,言修史之苦。
《书七·复蒋杜陵书》。
○受施闰章之嘱,作《重建宣城徐烈妇祠碑记》。
《碑记六·重建宣城徐烈妇祠碑记》。
○王又旦补吏科给事中,为其亡妻张氏志墓。
《墓志铭七·王给事孺人张氏墓志铭》。
○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生日,做诗祝寿。
《七言古诗十三·陈掌院夫子生日作》。
○张杉卒。
参考文献
毛奇龄:《西河合集》,康熙书留草堂刻本。
毛万龄:《采山堂诗》,清康熙刻本。
毛远公:《菽畹集》,清康熙刻本。
蔡仲光:《谦斋诗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3册。
单隆周:《雪园诗赋初集》,《二集》,清康熙间刻本。
魏畊:《雪翁诗集》,民国四明丛书本。
陆圻:《威凤堂文集》,清康熙刻本。
姜希辙:《两水亭余稿》,清康熙刻本。
王先吉:《容安轩诗钞》,清康熙十七年刻本。
乔莱:《石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遗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丘象随:《西轩纪年集》,清稿本。
徐乾学:《憺园文集》,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孙枝蔚:《溉堂集》,清康熙刻本。
陈廷敬:《午亭文编》,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施闰章:《学余堂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潘耒:《遂初堂集》,清康熙刻本。
王士禛:《带经堂集》,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
徐釚:《南州草堂集》,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高士奇:《高士奇集》,清康熙刻本。
高咏:《遗山诗》,《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6册。
袁佑:《霁轩诗钞》,清康熙五十六年陆师等刻本。
沈珩:《耿岩文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19册。
吴雯:《莲洋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63册。
尤侗:《于京集》,清康熙刻本。
陆葇:《雅坪诗稿》,清康熙刻本。
庞垲:《丛碧山房诗初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55册。
徐嘉炎:《抱经斋诗集》,《四库全书存目存书》集部第250册。
李澄中:《卧象山房诗正集》,《四库全书存目存书》集部第250册。
彭松遹:《松桂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5册。
陈维崧:《湖海楼诗集》,清刊本。
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清康熙本。
周亮工:《赖古堂集》,康熙十四年周在浚刻本。
冯溥:《佳山堂诗集》,清康熙刻本。
李良年:《秋锦山房集》,清康熙间刻乾隆间续刻李氏家集四种本。
王顼龄:《世恩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5册。
方象瑛:《健松斋集》,清康熙间世美堂刻康熙四十年续刻本。
梁清标:《蕉林诗集》,《四库全书存目存书》集部第204册。
丘象升:《南斋诗集》,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汪楫:《悔斋集》,清康熙刻本。
沈胤范:《采山堂诗二集》,清康熙刻本。
刘谦吉:《雪作须眉诗钞》,清康熙刻本。
王嗣槐:《桂山堂诗文选》,清康熙青筠阁刻本。
宗元鼎:《新柳堂集》,清康熙刻本。
韩菼:《有怀堂文稿》,《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7册。
洪昇:《稗畦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65册。
茹泰:《漫兴篇》,清康熙十五年刻本。
李天馥:《容斋千首诗》,清康熙刻本。
李来泰:《莲龛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邵远平:《戒山诗存》《文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王熙:《王文靖公集》,清康熙四十六年王克昌刊本。
俞汝言:《俞渐川集》,清康熙刻本。
姜承烈:《乐志堂文钞》,清康熙刻本。
吴农祥:《梧园诗选》《流铅集》,清康熙刻本。
陆进:《巢青阁集》,清康熙刘愫等刻本。
毛际可:《会侯先生文钞》,《四库全书存目存书》集部第229册。
毛际可:《浣雪词钞》,清康熙刻本。
毛先舒:《潠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毛先舒:《思古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诸匡鼎:《说诗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王岱:《了庵诗集》,清康熙刻本。
董含:《艺葵草堂诗稿》,清康熙刻本。
吴阐思:《秋影园诗》,清康熙刻本。
李兴祖:《课慎堂初集》,清康熙刻本。
胡会恩:《清芬堂存稿》,清康熙间刻本。
张纲孙:《张秦亭诗集》,清康熙石甑山房刻本。
周体观:《晴鹤堂诗抄》,清康熙晴鹤山房刻本。
王晫:《霞举堂集》,清康熙刻本。
沈季友:《南疑集》《学古堂集》,清康熙刻本。
释宗渭:《芋香诗钞》,清康熙刻本。
张远:《梅庄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
孟远:《佣庵北游集》,清康熙刻本。
叶奕苞:《锄经堂诗》,清康熙十七年刻本。
博尔都:《白燕栖诗草》,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黄中:《黄雪瀑集》,清康熙泳古堂刻本。
李孚青:《野香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
姜公铨:《彭山诗稿》,清康熙刻本。
张永铨:《闲存堂文集》,清康熙刻增修本。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国史馆编:《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先谦:《东华录》,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
蒋良骐:《东华录》,清乾隆刻本。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1年版。
巴泰等:《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董含:《三冈识略》,清抄本。
叶梦珠:《阅世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秦瀛:《己未词科录》,清嘉庆刻本。
鄂尔泰:《词林典故》,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法式善:《清秘述闻》,嘉庆四年刻本。
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赵经达:《汪尧峰先生年谱》,民国刻《又满楼丛书》本。
章培恒:《洪昇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张宗友:《朱彝尊年谱》,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
胡春丽:《汪懋麟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毛奇龄年谱”(项目编号17FZS0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