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非常富于挑战性,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并存。创业是对人综合素质的检验,尤其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对于一个涉世未深、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创业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是知识社会,是竞争社会,一切由市场说了算,成功或失败往往发生在一瞬间。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创业的准备、开始阶段,到创业中的坚持,直至创业的最后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创业大学生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心理素质是影响人能否创业的主观前提,也是制约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本身内含一定程度的创新,需要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在创新方面智力、潜能的发挥;创业有风险,需要人的勇气和胆识;创业有挫折和失败,需要人的意志和毅力,这一切都是心理素质的体现。面对现实,应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坚定信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的前提和关键。它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导向、调节、推动、强化作用。
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抗挫折能力差、合作性差等。正因为坚韧性不够,才会导致在困难面前退缩,甚至半途而废,从而被人们形容为“三分钟热度”。合作性差主要是表现在创业团队意识不强。大学生创业时要么单打独斗,要么拉一帮同学,大家的年龄、经历、知识结构都差不多,不能形成互补。另外,同学们之间讲究兄弟义气,不能建立清晰的股权、财务架构,影响创业成功后公司的后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创业势头猛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创业成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如下心理素质:
1.热情和责任感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是一个自动自发的角色,不能够积极主动、充满热情,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事业是不会有起色的。创业者对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势必会感染员工,使得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积极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
2.克制和忍耐
克制和忍耐力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坚强意志的标志。在创业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如果缺少克制力和忍耐力而经常发脾气,必然会导致在决策过程中丧失理性,或者在企业内部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www.zuozong.com)
3.务实
创业需要务实的精神。创业者只有积极努力,脚踏实地的奋斗,从长远着眼,从小事做起,才有可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4.自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有恒心,特别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只有拥有自信,才能自强不息,才能使创业者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保持必胜的信念,才能使人为了创业成功而努力奋斗。
5.勇气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机会与风险共存。当一个机会突然出现的时候,风险肯定也会随之而来。创业者在把握机会的同时,要有勇气承担风险,这种特质在创业转折时刻至关重要。创业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风险。创业者不仅要具有承担风险的准备,更要具有化解风险的勇气。只有敢闯敢干,有胆有识,才能变理想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