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1)能说出抗滑挡土墙的病害类型。
(2)能对各种病害成因进行分析。
(3)能进行抗滑挡土墙防治崩塌的适宜性评价。
(4)能进行抗滑挡土墙整体安全状况评价。
【课时建议】
2学时。
【任务描述】
同项目四,此处不再赘述。
一、抗滑挡土墙结构病害
1.病害类型
当抗滑桩连续布设,并组成一个整体,就筑成了抗滑挡土墙。但是,抗滑挡土墙多为圬工或素(少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使用范围同抗滑桩。
根据重力式抗滑挡墙的破坏形式可将其缺损病害划分为以下五类:① 基础滑动破坏;②绕墙趾转动破坏;③ 基础不均匀沉陷;④ 墙身剪切破坏;⑤ 沿软弱层破裂面滑动。
2.病害成因分析
(1)基础滑动破坏。
基础滑动破坏的原因是抗滑挡墙的抗滑力不足。
(2)绕墙趾转动破坏。
挡土墙发生绕墙趾转动破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挡土墙抗倾覆力矩不足造成的。
(3)基础不均匀沉陷。
挡土墙发生的基础不均匀沉陷,多由于基底岩土的竖向承载力不足,靠近墙趾部分的竖向压力超过了地基的承载力。
(4)墙身剪切破坏。
挡土墙的墙身剪切破坏,是由于墙体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造成的,即墙体受到的横向剪切力大于墙体的抗剪强度。
(5)沿软弱层破裂面滑动。
当挡墙以下岩土的剪切强度较低,或存在下卧软层时,会产生沿墙踵的某一破裂面或沿下卧软弱层的滑动。
二、适宜性评价
1.防治崩塌的适宜性评价
由于抗滑挡墙的抗滑能力有限,对于大中型崩塌体的治理不适宜,对于小型崩塌体的治理可按表7-6-1进行适应性评价。(www.zuozong.com)
表7-6-1 抗滑挡墙防治崩塌的适宜性评价
2.防治滑坡的适宜性评价
抗滑挡土墙对于大中型滑坡的治理不适宜,对于小型滑坡的治理可按表7-6-2进行适宜性评价。
表7-6-2 抗滑挡土墙防治滑坡的适宜性评价
3.防治坍塌的适宜性评价
对于大中型边坡的坍塌采用抗滑挡墙防治不适宜,对于小型边坡坍塌,当坍塌体的底部高于地面超过6 m时不适宜,在4~6 m较不适宜,在2~4 m较适宜,不超过2 m适宜。
抗滑挡墙对于错落的防治不适宜,对坡面病害的防治较适宜。虽然抗滑挡墙能解决坡面病害的问题,但偏于保守。坡面病害一般采用防护措施即可。
三、抗滑软弱层滑动的工程效果评价
1.评价参数
采用沿通过墙踵的破裂面或沿下卧软弱层滑动的稳定系数K作为评价参数。
参数获取途径:研究分析滑动的破坏模式、范围、计算参数,用极限平衡分析法或数值计算法确定滑动的稳定系数。
2.评价方法
根据稳定系数K和规范要求的比较,按表7-6-3进行工程效果评价。
表7-6-3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沿软弱层滑动的工程效果评价
四、抗滑挡土墙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抗滑挡土墙的工程效果评价流程如图7-6-1所示。
图7-6-1 抗滑挡墙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1.抗滑挡土墙会产生哪些病害?
2.各种病害的成因是什么?
3.简述抗滑挡土墙防治崩塌的适宜性评价内容。
4.简述抗滑挡土墙整体安全状况评价方法。
5.简述抗滑挡土墙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