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福文化研究:祈福门神的功效与意义

中国传统福文化研究:祈福门神的功效与意义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门神是贴于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辟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包括捉鬼门神、武将门神、祈福门神等。祈福门神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如河南朱仙镇门画《官带流传》《五子登科》和《五子天官》以及上海门神《如意加官》等。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以迎祥祉。至迟在明代,武士门神像上,已形成“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

中国传统福文化研究:祈福门神的功效与意义

祈福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以门为载体门神文化,门神为中国民间最受人普遍尊崇的神祇之一,上古时的门神不是人类的模样,门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门户,那只是为了自我保护和驱赶邪兽,发展到后期,才出现了传说中的门。同原始人在岩石壁画上做充满抽象装饰意味的动物形象或狩猎场面一样,门神文化也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在传统年节中,人们要郑重地在外门上装饰门神。自古至今,民间节令风俗,每当农历岁末,人们都将旧的门神画像剥下,在门楣上贴上新的门神画像。门神是“神”,自然来源于神话。过去门神是贴于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辟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包括捉鬼门神、武将门神、祈福门神等。

祈福门神是随着人们信仰意识的变化而产生的,早先人们把镇妖驱鬼的英雄好汉青睐当门神,渐渐地只有镇妖驱鬼一种功能的武士门神还远远不够,便又造出了以文官形象出现的祈福门神。《月令广义·十二月令》论及了门神的这种演变:

道家谓门神左曰门丞,右曰门尉。盖司门之神,其意本自桃符,以神茶、郁垒辟邪,故树之于门。后世画将军朝官诸式,附加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传来既久。

清人顾禄《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门神”条,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十二月·门神”条均论述门神演变,引《杂志》云:“后世多画将军朝官,附加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嘉祉。”所谓八种吉祥物,意在取其吉利,多用谐音双关方法,鹿、蝠、喜、宝、马、瓶、鞍谐音取之,以讨“绝路福喜、马报平安”的吉兆。

由此可见,至迟在明代,祈福门神已在民间广泛流行,似乎不太注重门神的祛祟驱鬼的作用,而特意强调的是祈福纳吉,也已不再是门户的保护者。祈福门神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如河南朱仙镇门画《官带流传》《五子登科》和《五子天官》以及上海门神《如意加官》等。以福禄寿为主体形象的有天津杨柳青门画《三星图》《福禄寿三星图》(图4-7)和朱仙镇门画《福禄图》《三星图》等。以送子娘娘为题材的有杨柳青门画、安徽芜湖房门画、朱仙镇门画《麒麟送子》等。以和合二仙、刘海为主题的则有《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图4-8)等,均寄托了人们纳吉迎祥的祈福愿望。(www.zuozong.com)

图4-7 天津杨柳青年画《三星图》

今天,我们在门上悬挂或张贴某种装饰器物或画像,也是秉承了先人祈福避祸的传统做法。然而,随着历史的沧桑演变,我们现在贴的门神已不是旧时的迷信色彩了,门神从驱鬼祛祟的滞重主题逐渐衍化为应祥纳吉的喜庆追求,祈福门神寄托着人们升官发财、福寿延年的祈福心愿。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以迎祥祉。体现了民间百姓的审美价值取向,符合世俗加官进禄、得利进财的祈福愿望。

图4-8 年画《刘海戏金蟾》

这些历史上的门神在千年的文化中福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人们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能给人带来福泽的吉祥门画,在欢度佳节时,增添一份喜气,让人们得到一种难以想象到的思想满足和精神满足。

至迟在明代,武士门神像上,已形成“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